一种全锁式肩部骨折内固定装置及定位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476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锁式肩部骨折内固定装置及定位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锁骨骨折及肩锁关节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及定位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难免受到意外伤害而导致骨折的发生,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治疗不当还可能留下终生残疾,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甚至丧失生活自理的能力。骨折后,术中达到良好的复位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是骨科医生追求的目标。然而,人体骨头的形状复杂,受伤害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有时要做到完全恢复,不借助器具是不可能的。于是,医疗科技工作者研制开发了多种适于不同部位骨折复位与固定的器具,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为千千万万的骨折患者解除了伤痛。但是,骨折固定器具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现有的锁骨骨折固定器主要有挂钩结构、Z字板形结构。挂钩结构使用时通过固定器端面挂钩挂在人体肩锁关节处,这种固定器只能解决人体锁骨的垂直受力问题,不能解决人体锁骨的水平受力的问题,因而易对肩锁关节造成磨损切割,且使整个肩锁关节不稳定,影响骨折的愈合。Z字板型结构则是一端用螺钉穿过板上的固定孔与人体锁骨相连,另一端用挂钩或带孔锁板与人体肩峰相连,使用挂钩与人体肩峰相连仍不能提供稳定的水平受力,使整个肩锁关节不稳定。为此,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及临床实践,研制开发了一种全锁式肩部骨折内固定装置治疗锁骨骨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试验证明应用效果良好。术中使用带孔锁板结构时,提供了一定的水平稳固力,但由于接触面积的扩大,钢板对肩锁关节的磨损切割则会加剧,且因锁板的位置位于人体肩峰下方,术中由于遮挡视线,使得穿孔定位工作不易完成。因此,为患者提供一种稳定,不易磨损肩锁关节且易于安装使用的锁骨骨折固定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受力均匀的全锁式肩部骨折内固定装置;第二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装置装配辅助工具——定位导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主固定板、过渡板、副固定板,主固定板通过过渡板与副固定板相连为一整体,在主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锁定固定孔和副固定板上设有两个锁定固定孔,所述的螺钉与锁定固定孔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支架、定位导向孔及锁定固定孔,所述的支架之前端设置定位导向孔,所述的定位导向孔与副固定板上的肩峰螺钉孔相对应;所述的支架之后端设置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与主固定板上的锁骨螺钉孔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主固定板、副固定板通过螺钉分别与人体锁骨、肩峰连接为一体,提供了可靠的固定力。定位导向器上的定位导向孔与副固定板上的锁定固定孔轴心正对,尺寸匹配,操作更加准确、便捷,通过定位导向孔在人体肩峰上钻孔,拧好肩峰锁定螺钉,以固定肩峰与副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装配快速牢固,特别适合于肩锁骨骨折复位固定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3为图2俯侧视图;图4为定位导向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图中1-主固定板,2-过渡板,3-副固定板,4-肩峰,5-肩峰螺钉孔,6-肩峰螺钉,7-锁骨,8-锁骨螺钉孔,9-锁骨螺钉,10-凹槽,11-支架,111-定位导向孔,112-固定孔,12-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f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固定板1、过渡板2、副固定板3,主固定板I通过过渡板2与副固定板3相连,在主固定板I上设有若干锁定固定孔,副固定板3上设有两个锁定固定孔,所述的螺钉与锁定固定孔相配合。所述的主固定板1、过渡板2和副固定板3的边缘有设置凹槽10。所述的主固定板I或副固定板3与过渡板2的连接角度为11(T150°。所述的锁定固定孔为肩峰螺钉孔5与锁骨螺钉孔8。所述的肩峰锁定螺钉孔5与肩峰锁定螺钉6相配合。所述的锁骨锁定螺钉孔8带有一定的锥度与锁骨锁定螺钉9相配合。本发明的便于固定装置安装的定位导向器,包括支架11、定位导向孔111及固定孔112,所述的支架11之前端设置定位导向孔111,所述的定位导向孔111与副固定板3上的肩峰锁定螺钉孔5相对应;所述的支架11之后端设置固定孔112,所述的固定孔112与主固定板I上的锁骨锁定螺钉孔8相对应。所述的固定孔112通过手旋螺钉与主固定板I上的锁骨锁定螺钉孔8相配合。所述的定位导向孔111之孔径与钻头12直径相适应,两者滑动配合。所述的定位导向孔111之孔深为3 20mm。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肩锁部位的皮肤切开,将骨折端组织适当剥离,骨折端复位,将主固定板I置于锁骨7的远端,副固定板3置于肩峰4的下面,用锁骨锁定螺钉9将锁骨7的近端固定好,然后将定位导向器固定于主固定板I的主体前端,定位导向器的另一端朝向肩峰4,再用钻头12通过定位导向器的定位导向孔111打孔至肩峰4下的副固定板3上,撤销定位导向器,拧好肩峰锁定螺钉5使肩峰4和副固定板3成为一体。锁骨螺钉9通过主固定板I上交错分布的锁骨锁定螺钉孔8与锁骨7相连,交错的固定连接结构为锁骨7的固定提供了稳定的水平和竖直受力。肩峰4与副固定板3的连接,通过过渡板2的杠杆传力作用进一步稳定了锁骨7的受力,使得主、副固定板形成整体夹紧断骨,从而有效的为肩锁关节提供了的稳固力,使断骨固定坚强,促进骨折愈合。过渡板3与主固定板I符合人体骨骼结构的曲面结构有效减小了植入物对肩锁关节的磨损、切割,定位导向器的定位作用则增加了安装肩峰螺钉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的特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方便的为肩锁关节提供稳定的固定力。2、本实用新型曲面形状符合人体骨骼结构,有效的减少了植入物对肩锁关节的磨损切割。3、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导向器为固定装置快速、准确的安装提供了精确的定位引导,大大增强了固定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权利要求1.一种全锁式肩部骨折内固定装置,包括主固定板(I)、过渡板(2)、副固定板(3),主固定板(I)通过过渡板(2)与副固定板(3)相连为一整体,在主固定板(I)上设有若干锁定固定孔,副固定板(3)上设有两个锁定固定孔,所述的螺钉与锁定固定孔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锁式肩部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固定板(I)、过渡板(2)和副固定板(3)的边缘有设置凹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全锁式肩部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固定板(I)或副固定板(3)与过渡板(2)的连接角度为11(Γ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锁式肩部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锁定固定孔为肩峰锁定螺钉孔(5 )与锁骨锁定螺钉孔(8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锁式肩部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肩峰锁定螺钉孔(5)与肩峰锁定螺钉(6)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锁式肩部骨折内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锁骨锁定螺钉孔(8)带有一定的锥度与锁骨锁定螺钉(9)相配合。
7.一种便于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安装定位导向器,包括支架(11)、定位导向孔(111)及固定孔(112),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11)之前端设置定位导向孔(111),所述的定位导向孔(111)与副固定板(3)上的肩峰螺钉孔(5)相对应;所述的支架(II)之后端设置固定孔(112),所述的固定孔(112)与主固定板(I)上的锁骨螺钉孔(8)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导向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孔(112)通过手旋螺钉与主固定板(I)上的锁骨锁定螺钉孔(8)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导向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导向孔(111)之孔径与钻头(12)直径相适应,两者滑动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锁式肩部骨折内固定装置,包括主固定板(1)、过渡板(2)、副固定板(3),主固定板(1)通过过渡板(2)与副固定板(3)相连为一整体,在主固定板(1)设有若干锁定固定孔,副固定板(3)上设有两个锁定固定孔,所述的螺钉与锁定固定孔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主固定板、副固定板通过螺钉分别与人体锁骨、肩峰连接为一体,提供了可靠的固定力。定位导向器上的定位导向孔与副固定板上的锁定固定孔轴心正对,尺寸匹配,操作更加准确、便捷,通过定位导向孔在人体肩峰上钻孔,拧好肩峰螺钉,以固定肩峰与副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装配快速牢固,特别适合于肩锁骨骨折复位固定以及肩锁关节脱位使用。
文档编号A61B17/80GK202821574SQ2012204256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熊鹰, 王大兴, 甘学文 申请人:熊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