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普外科用灌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 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普外科用灌肠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是普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而腹部手术更是普外科手术的主要部分,在对患者进行腹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灌肠处理可以充分的清楚患者肠腔内的粪便,为腹部手术提供便利条件,而灌肠往往会造成患者强烈的便意,有的患者往往会控制不住而导致灌肠液等污物排出污染就医环境,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灌肠器主要包括灌肠筒、橡胶管和肛管,橡胶管一端与灌肠桶连通,另一端与肛管相连通,具体应用时,将灌肠桶挂在一定高度,利用重力原理使灌肠液通过橡胶管和肛管进入直肠,由于受灌肠筒悬挂高度的限制,肛管插入肛门后,由于压力不大,肛管顶部的出液孔常被粪便堵塞,影响灌肠的顺利进行;并且在灌肠过程中,时常有灌肠液沿肛管外壁流出,污染床面,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是如此,难以达到好的灌肠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普外科用灌肠装置,该新型普外科用灌肠装置通过加压器的设计,使得药液能很好的进入患者的直肠内,并且压力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普外科用灌肠装置,包括肛管,所述肛管末端设有硅胶管,所述肛管尾部设有排便控制开关,所述硅胶管内靠近所述肛管一端设有单向排便阀,所述硅胶管末端设有集便箱,所述肛管中部设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靠近所述肛管一端设有输液控制开关,所述输液管内靠近所述输液控制开关处设有单向进液阀,所述输液管末端设有输液瓶,所述输液瓶上部设有加压器。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廉,加压、加液可以控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医疗操作的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普外科用灌肠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I-肛管;2_硅胶管;3_排便控制开关;4_单向排便阀;5_集便箱;6_输液管;7-输液控制开关;8_单向进液阀;9_加压器;10-输液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普外科用灌肠装置,包括肛管1,所述肛管I末端设有硅胶管2,所述肛管I尾部设有排便控制开关3,所述硅胶管2内靠近所述肛管I 一端设有单向排便阀4,所述硅胶管2末端设有集便箱5,这样在打开排便控制开关3时,肠道排泄物通过肛管I、硅胶管2排入集便箱5,由于有单向排便阀4的控制不会导致倒流情况的发生,所述肛管I中部设有输液管6,所述输液管6上靠近所述肛管I 一端设有输液控制开关7,所述输液管6内靠近所述输液控制开关7处设有单向进液阀8,这样患者体内的排泄物不会倒流入输液瓶10内,所述输液管6末端设有输液瓶10,所述输液瓶10上部设有加压器9,通过加压器9进行加压,输液瓶10内的灌肠液就会通过输液管6、肛管I输入患者体内,而且压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医疗和患者的承受能力来调节。使用时,先将肛管I上的排便控制开关3和输液管6上的控制开关均关闭,然后将肛管I插入患者的肛肠内,将输液控制开关7打开,通过加压器9进行加压,输液瓶10内的灌肠液就会通过输液管6、肛管I输入患者体内,当患者产生强烈的便意时将输液控制开关7关上,同时打开排便控制开关3,使肠道排泄物通过肛管I、硅胶管2排入集便箱5。·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普外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肛管,所述肛管末端设有硅胶管,所述肛管尾部设有排便控制开关,所述硅胶管内靠近所述肛管一端设有单向排便阀,所述硅胶管末端设有集便箱,所述肛管中部设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靠近所述肛管一端设有输液控制开关,所述输液管内靠近所述输液控制开关处设有单向进液阀,所述输液管末端设有输液瓶,所述输液瓶上部设有加压器。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普外科用灌肠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新型普外科用灌肠装置,包括肛管,所述肛管末端设有硅胶管,所述肛管尾部设有排便控制开关,所述硅胶管内靠近所述肛管一端设有单向排便阀,所述硅胶管末端设有集便箱,所述肛管中部设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靠近所述肛管一端设有输液控制开关,所述输液管内靠近所述输液控制开关处设有单向进液阀,所述输液管末端设有输液瓶,所述输液瓶上部设有加压器。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廉,加压、加液可以控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医疗操作的效率。
文档编号A61M3/02GK202777243SQ20122050874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5日
发明者王君 申请人: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