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血祛瘀的川芎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血祛瘀的川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芎160-180、紫米25-30、枸杞叶1-2、山楂叶1-2、芡实叶1-2、三七2-3、红景天2-3、紫金牛2-3、马鞭草1-2、茜草1-2、黄酒24-28;本发明用多种具有活血祛瘀功效的中药炮制川芎,使其活血祛瘀的功效得到突出,并且显著增强;将川芎与膨化处理后的紫米粉混合炒制,充分吸收紫米的营养成分,温和川芎的药性,发挥出更好的活血疗效。
【专利说明】一种活血祛瘀的川芎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炮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活血祛瘀的川芎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但未经炮制其功效并不突出显著,本发明用具有活血祛瘀功效的中药炮制川芎,使其活血祛瘀的功效显著增强。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活血祛瘀的川芎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活血祛瘀的川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川芎160-180、紫米25-30、枸杞叶1-2、山楂叶1-2、芡实叶1-2、三七2-3、红景天2-3、紫金牛2-3、马鞭草1-2、茜草1-2、黄酒24-28。
[0005]一种活血祛瘀的川芎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川芎除去杂质及须根后洗净,于通风干燥处晾干,将紫米膨化处理后磨成粉,过100-120目筛,得到紫米粉;
(2)将枸杞叶、山楂叶、芡实叶等八种中药原料混合粉碎,加入7-8倍清水,文火煎煮40-50分钟,过滤,滤液喷雾干燥,得到中药颗粒;
(3)将上述中药颗粒用黄酒化开,与晾干的川芎混合,小火焖润至基本吸干,取出川芎,切成2-3mm的厚片,送入锅中,加入上述紫米粉,文火炒至川芎片含水量为10-12%即可,筛去紫米粉,将川芎片密封包装,即得成品。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用多种具有活血祛瘀功效的中药炮制川芎,使其活血祛瘀的功效得到突出,同时,多味中药炮制,具有小复方的效果,对于病情不太严重的情况,直接使用单味药即有效果,扩大了使用范围。将川芎与膨化处理后的紫米粉混合炒制,充分吸收紫米的营养成分,温和川芎的药性,发挥出更好的活血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活血祛瘀的川芎,是由下述重量份(斤)的原料制成:
川芎180、紫米30、枸杞叶2、山楂叶2、芡实叶2、三七3、红景天3、紫金牛3、马鞭草2、
茜草2、黄酒28。
[0008]一种活血祛瘀的川芎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川芎除去杂质及须根后洗净,于通风干燥处晾干,将紫米膨化处理后磨成粉,过100目筛,得到紫米粉;(2)将枸杞叶、山楂叶、芡实叶等八种中药原料混合粉碎,加入7倍清水,文火煎煮40分钟,过滤,滤液喷雾干燥,得到中药颗粒;
(3)将上述中药颗粒用黄酒化开,与晾干的川芎混合,小火焖润至基本吸干,取出川芎,切成3mm的厚片,送入锅中,加入上述紫米粉,文火炒至川芎片含水量为12%即可,筛去紫米粉,将川芎片密封包装 ,即得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活血祛瘀的川芎,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川芎160-180、紫米25-30、枸杞叶1-2、山楂叶1-2、芡实叶1-2、三七2-3、红景天2-3、紫金牛2-3、马鞭草1-2、茜草1-2、黄酒24-28。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血祛瘀的川芎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川芎除去杂质及须根后洗净,于通风干燥处晾干,将紫米膨化处理后磨成粉,过100-120目筛,得到紫米粉; (2)将枸杞叶、山楂叶、芡实叶等八种中药原料混合粉碎,加入7-8倍清水,文火煎煮40-50分钟,过滤,滤液喷雾干燥,得到中药颗粒; (3)将上述中药颗粒用黄酒化开,与晾干的川芎混合,小火焖润至基本吸干,取出川芎,切成2-3mm的厚片,送入锅中,加入上述紫米粉,文火炒至川芎片含水量为10-12%即可,筛去紫米粉,将川芎片密封包装,`即得成品。
【文档编号】A61P7/02GK103585213SQ201310434429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尹光和 申请人:尹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