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65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腰椎骨折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椎骨折复位器。
背景技术
脊柱骨折脱位及腰椎滑脱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其损伤严重,病残率高。临床常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术,如后纵韧带断裂,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时椎体后壁骨折块不能通过借助后纵韧带的张力而复位,常需将硬膜囊、神经根牵向一侧,使用器械敲击骨块使之复位。目前使用的器械多为普通的骨锤,使用不方便,针对治疗腰椎骨折无特殊的敲击复位器。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腰椎骨折复位手术中使用方便的腰椎骨折复位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腰椎骨折复位器,包括手柄、锤体、锤头,所述锤体的一端中间设有凹槽,手柄一端置于凹槽内通过转轴与锤体连接,手柄上设有指槽,所述锤体的另一端设有锤槽,锤槽内设有锤头,锤头的直径与锤槽的内径相适应,所述锤体在凹槽的下方设有两个方形孔,所述两个方形孔设置的角度不同。所述锤头一端端面形状呈圆弧面,另一端端面形状呈斜切面,所述锤头为无毒橡胶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手柄上的指槽方便握持,将与方形孔配套的支撑板插入不同角度的方形孔中,手柄绕转轴旋转调节手柄与锤体之间的角度,从而可方便手术中视野不好或空间不够时从不同角度施力敲击骨块使之复位,另外手术中可根据需要 选择使用圆弧面或斜切面锤头,方便更换。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是锤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2、转轴,3、锤体,4、锤槽,5、锤头,6、指槽,7、凹槽,8、方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腰椎骨折复位器,包括手柄1、锤体3、锤头5,所述锤体3的一端中间设有凹槽7,手柄I 一端置于凹槽7内通过转轴2与锤体3连接,手柄I上设有指槽6,所述锤体3的另一端设有锤槽4,锤槽4内设有锤头5,锤头5的直径与锤槽4的内径相适应,所述锤体3在凹槽7的下方设有两个方形孔8,所述两个方形孔8设置的角度不同。[0013]所述锤头5 —端端面形状呈圆弧面,另一端端面形状呈斜切面,所述锤头5为无毒橡胶 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1.腰椎骨折复位器,包括手柄(I)、锤体(3)、锤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3)的一端中间设有凹槽(7),手柄(I) 一端置于凹槽(7)内通过转轴(2)与锤体(3)连接,手柄(I)上设有指槽出),所述锤体(3)的另一端设有锤槽(4),锤槽(4)内设有锤头(5),锤头(5)的直径与锤槽(4)的内径相适应,所述锤体(3)在凹槽(7)的下方设有两个方形孔(8),所述两个方形孔(8)设置的角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骨折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5)—端端面形状呈圆弧面,另一端端面形状呈斜切面。
3.根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骨折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5)为无毒橡胶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椎骨折复位器,包括手柄、锤体、锤头,所述锤体的一端中间设有凹槽,手柄一端置于凹槽内通过转轴与锤体连接,手柄上设有指槽,所述锤体的另一端设有锤槽,锤槽内设有锤头,锤头的直径与锤槽的内径相适应,所述锤体在凹槽的下方设有两个方形孔,所述两个方形孔设置的角度不同。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手柄上的指槽方便握持,将与方形孔配套的支撑板插入不同角度的方形孔中,手柄绕转轴旋转调节手柄与锤体之间的角度,从而可方便手术中视野不好或空间不够时从不同角度施力敲击骨块使之复位,另外手术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圆弧面或斜切面锤头,方便更换。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3089330SQ20132011066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郭钦佩, 鞠玉亮, 张倚, 冯玉玲 申请人:郭钦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