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57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本实用新型结构为导丝的前端连接头部,在头部后的导丝上设置弹性刷子,其末端向后,导丝在空肠喂养管内,刷子采用纤维材料制成,具有弹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操作复杂,需要特殊设备,并且增加病人痛苦,病人和操作人员需暴露在放射线环境中,以及三维定位引导下喂养管置放:需要特殊的用于体内三维定位的专用导丝和设备,非常昂贵等缺陷。本实用新型保证其钝性,向前推进时不会穿通胃壁或肠壁,引导导丝向前滑行并钻过幽门等狭窄部位,瓶刷状结构,纤维尾端向后倾斜,推动导丝向前运动,导丝上有刻度显示所标处离顶端的距离,从而判断导丝所到达位置。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学领域,涉及一种帮助经鼻空肠喂养管顺利置入空肠的导丝装置,即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

【背景技术】
[0002]临床许多危重症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常需经鼻置入喂养管至十二指肠以下,进行管饲喂养。置管至胃较容易,但到胃后,由于胃是一较大的空腔脏器,喂养管在胃腔内会反折盘旋,很难再向前进入空肠。(虽然一般喂养管也有导丝,但导丝在插管过程中仅起支撑作用,对喂养管进入空肠无任何帮助。)临床为解决这一问题,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但都各有缺点:1.经胃镜引导:虽可大大提高成功率,但操作复杂,需要特殊设备,并且增加病人痛苦,还有些病人因病情特殊不能进行或无法耐受胃镜操作;2.X线透视下置放:也可提高成功率,但也需要特殊设备仪器,而且操作过程中病人和操作人员需暴露在放射线环境中。;3.通过对导管的外形作改进的新型的空肠喂养管,如前端螺旋形、前端加铅坠、水囊等特殊构造,希望借助这些特殊构造使喂养管在胃肠蠕动或重力作用下自动进入十二指肠,对部分病人确实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总的成功率仍不高,缺乏普遍性;4.三维定位引导下喂养管置放:需要特殊的用于体内三维定位的专用导丝和设备,非常昂贵,性价比很低,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不可能配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导丝的前端连接头部,在头部后的导丝上设置弹性刷子,其末端向后,导丝在空肠喂养管内。
[0006]所述头部为表面光滑的子弹头形状。
[0007]所述刷子采用纤维材料制成,具有弹性。
[0008]所述刷子在头部后3-4厘米的导丝上。
[0009]所述刷子从前向后与导丝之间的夹角范围为呈45-60度角。
[0010]所述导丝上从头端到尾端依次印有表示距头端距离的刻度。
[0011]所述导丝末端设置有较大直径的导丝末端端子。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与常规导丝不同之处或优于之处在于以下几个部分:①导丝的顶端连接一个表面光滑的子弹头样的头部,外径0.3-0.5厘米,所起作用是首先保证其钝性,向前推进时不会穿通胃壁或肠壁;其次其外形呈子弹头样流线型,表面光滑,容易引导导丝向前滑行并钻过幽门等狭窄部位;同时有一定重量,可以依靠重力调整导丝方向。②紧随头部的颈部由纤维所形成的瓶刷状结构,纤维尾端向后倾斜,这一结构是该导丝的关键所在:如常规单纯的导丝在胃腔内,胃虽然有自发蠕动,但由于导丝细且光滑,无着力点,不能推动导丝向前运动。而张开的纤维恰好提供了很好的着力点,使导丝随胃蠕动向前运动;纤维尾端向后,类似倒刺状,使导丝易进难退,导丝即使在胃蠕动不规则时也能产生向前动力。③导丝上有刻度,显示刻度所标处离顶端的距离,可以根据露出体外部分的刻度判断导丝进入的长度,从而间接判断导丝所到达位置。④导丝末端5为一直径大于鼻肠管内径的结构,目的是防止导丝完全进入鼻肠管而导致无法退出。
[0013]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与多种临床常用的喂养管可以完全匹配。
[001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实用新型中导丝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17]图3—经鼻插入直至到胃部时导丝与喂养管位置状态示意图。
[0018]图4——到胃部后导丝和喂养管位置状态示意图。
[0019]图中各标号表示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20]头部(子弹头)1、刷子(瓶刷样结构)2、导丝(延长段)3、刻度4、(导丝末端)端子5、空肠喂养管6、(喂养管)标准接头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路是:
[0022]总结了临床上置放空肠喂养管的经验教训,根据力学原理,对引导空肠喂养管的导丝作了完全创新性设计,使导丝能在胃肠动力的推动下自行前进而进入空肠,从而引导经鼻空肠喂养管顺利置入空肠。
[0023]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说明。
[0024]如图1、图2所示:
[0025]在导丝(延长段)3的顶(前)端连接呈子弹头形表面光滑的头部I。在头部I后的导丝3上粘附纤维形成刷子2,该刷子采用纤维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自然状态下张开成洗瓶用的瓶刷状,纤维与导丝呈45-60度锐角,游离端朝向导丝尾端。导丝3上有表示离导丝最顶端距离的刻度4。导丝3末端有直径较大端子5,端子5直径应明显大于喂养管管体6的内径。空肠喂养管6是一个管状体,在其末端连接标准接头7 ;导丝3的总长度应当相较空肠喂养管6长20-30厘米,空肠喂养管6内径稍大于导丝3前端的头部I外径。
[0026]本实用新型应用过程说明:
[0027]操作时,首先将导丝3的头部I从标准接头7处插入,直至头部I稍露出空肠喂养管6前端,固定后形成导丝3及空肠喂养管6组合体(如图3);然后如常规插鼻胃管操作手法一样,将导丝3及空肠喂养管6组合体插入至胃体中部,然后空肠喂养管6位置不变,导丝3继续向前推动5厘米,使带瓶刷样结构的颈部2伸出空肠喂养管6的管腔,纤维依靠弹性自动张开(如图4);用胶布固定空肠喂养管6于鼻翼,但不固定导丝3,记录导丝3在空肠喂养管标准接头7后部露出的刻度;导丝3在胃肠蠕动作用下即可缓缓前行,最终进入十二指肠。随后固定导丝3,将空肠喂养管6沿导丝3缓慢推进,即可将鼻肠管6置入十二指肠;再次固定空肠喂养管6,导丝3还可随胃肠蠕动继续深入,重复上述操作,最终使鼻肠管6进入理想深度后,固定空肠喂养管6,轻柔退出导丝3,置管成功。由于端子5的存在,导丝3不会由于胃肠蠕动过快而完全进入体内造成意外。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其特征在于导丝的前端连接头部,在头部后的导丝上设置弹性刷子,其末端向后,导丝在空肠喂养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其特征在于头部为表面光滑的子弹头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其特征在于刷子采用纤维材料制成,具有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其特征在于刷子在头部后3-4厘米的导丝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其特征在于刷子从前向后与导丝之间的夹角范围为呈45-60度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其特征在于导丝上从头端到尾端依次印有表示距头端距离的刻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其特征在于导丝末端设置有导丝末端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喂养管导丝,其特征在于导丝长度比空肠喂养管长。
【文档编号】A61J15/00GK203989417SQ201320763602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朱章华 申请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