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肿败毒止痛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168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肿败毒止痛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消肿败毒止痛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消肿败毒止痛药。本发明消肿败毒止痛药,由内服药和外敷药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内服药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药物为原料药:土茯苓50~60、猫爪草40~50、夏枯草20~30、浙贝母20~30、连翘15~20、僵蚕15~20、甘草10~15。所述外敷药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药物为原料药:蜈蚣4~6、蜥蜴8~10、僵蚕20~30、皂角刺20~30、雄黄3~5、鸡蛋清20~30、鲜猪胆皮80~100。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消肿败毒止痛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消肿败毒止痛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机体在免疫功能低下时,愤怒气逆,过度忧虑,怒伤肝,思伤脾,造成肝气郁结,肝失条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火凝结,聚结成核。或者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之浸害,最终造成身体颈淋巴结核,中医指瘰疬、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大,乳腺增生及身体体表的疖肿等一切炎性肿物。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消肿败毒止痛药。
[0004]本发明消肿败毒止痛药,由内服药和外敷药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内服药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药物为原料药:土茯苓50?60、猫爪草40?50、夏枯草20?30、浙贝母20?30、连翘15?20、僵蚕15?20、甘草10?15。
[0005]所述外敷药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药物为原料药:蜈蚣4?6、蜥蜴8?10、僵蚕20?30、皂角刺20?30、雄黄3?5、鸡蛋清20?30、鲜猪胆皮80?100。
[0006]本发明消肿败毒止痛内服药的制备方法为:首先用麦麸将僵蚕炒黄,然后将炒黄的僵蚕与其余内服药的原料药混合烘干,制成80?100目的粉末,再将粉末制成散剂或者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剂或胶囊剂。
[0007]本发明消肿败毒止痛外敷药的制备方法为:取蜈蚣和蜥蜴置于瓦片上,再将瓦片于炭火上将蜈蚣和蜥蜴焙黄,再取僵蚕、皂角刺和雄黄烘干,然后将焙黄的蜈蚣和蜥蜴,烘干的僵蚕、皂角刺和雄黄混合制成80?100目的粉末,然后用鸡蛋清调和成膏状敷患处,再用鲜猪胆皮覆盖于膏上加以固定。
[0008]本发明消肿败毒止痛内服药组方中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疗疔疮、痈肿、瘰疬的功效;猫爪草具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猫爪草提取物有抗急性炎症的功效,还具有抗结核杆菌及其它细菌的作用,治疗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和肿瘤、淋巴肉瘤、慢性粒细胞性贫血、肺癌等证,故土茯苓与猫爪草为君药;夏枯草具有清热散结、软坚化痰、利尿消肿的功效,浙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散结消肿、降气止咳、开郁结、止疼痛、治瘰疬、疮疡肿毒的功效,故夏枯草和浙贝母为臣药;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痈肿、疮毒、痰核瘰疬的功效,僵蚕具有化痰散结、祛风通络、止痛止痒的功效,故连翘和僵蚕为佐药;甘草具有解百毒、调和诸药、化痰止痛的功效,为使药。
[0009]本发明消肿败毒止痛外服药组方中蜈蚣具有败毒抗癌、解痉息风、退炎疗疮、治疗療病、症积瘤块、疮瘍肿毒的功效,故为君药;晰赐具有消瘦散療、痛疮肿毒的功效,用于治疗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僵蚕具有祛风通络、利咽止痛止痒、化痰散结的功效,故蜥蜴和僵蚕为臣药;皂角刺具有消肿排脓的功效,用于痈疽肿毒,脓未成速消肿,脓已成速败退,能抑制癌细胞活性,雄黄一般不作内服,中医外科用药,有止痛,杀菌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它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皂角刺和雄黄为佐药。鸡蛋清具有清热解毒、润肤、增强皮肤的免疫功能,猪胆皮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故鸡蛋清和猪胆皮为使药。
[0010]为进一步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现提供病例如下:
[0011]1、患儿李某,男,10岁,2005年8月12日,其母带儿前来就诊,患儿左颈耳垂下约有3x4cm大小肿物,质地坚硬,触之即痛,患儿表情痛苦,精神萎靡,食欲不佳,舌苔厚腻,脉细数;经输液、吃西药,治疗7天,疗效不佳。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7天后痊愈,未复发。
[0012]2、陈某某,女,58岁,2006年10月5日,家诊,食道癌晚期转移颈下、两侧淋巴结肿大,大的约2x4cm,疼痛难忍,精神萎靡,颈部不能动,动则痛甚,用本发明药治疗10天,患者精神大好,颈部淋巴肿块明显缩小,颈部活动自如,触之微痛,患者很满意。
[0013]3、王某,男,22岁,2010年9月25日,初诊左颈部耳垂后约4x6cm大小疖肿,局部红肿患者疼痛难忍,表情痛苦,用本发明药治疗3天后,肿物缩小2x2cm大小,自然破顶流脓,继续治疗两天痊愈。
[0014]4、张某某,女,54岁,2014年3月10日就诊,患者体胖,患有2型糖尿病8年,甲状腺肿大,初诊咽部疼痛,喉咙有坠痛感,咳痰,甲状腺明显肿大,在镇医院内科门诊服用罗红霉素和咽炎片,服药三天后无效,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其中内服药每次一包,一包10克左右,一日三次,用丝瓜络煎汤每次150ml送服,丝瓜络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同时用外敷药外敷,治疗5天症状消失,甲状腺肿大逐渐缩小,患者比较满意。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本实施例消肿败毒止痛药,由内服药和外敷药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内服药是以下述重量的药物为原料药:土茯苓50g、猫爪草40g、夏枯草20g、浙贝母20g、连翘15g、僵蚕15g、甘草 1g0
[0017]所述外敷药是以下述重量的药物为原料药:蜈蚣4g、蜥蜴8g、僵蚕20g、皂角刺20g、雄黄3g、鸡蛋清20、鲜猪胆皮80。
[0018]本实施例消肿败毒止痛内服药的制备方法为:首先用麦麸将僵蚕炒黄,然后将炒黄的僵蚕与其余内服药的原料药混合烘干,制成80?100目的粉末,再将粉末制成散剂或者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剂或胶囊剂。
[0019]本实施例消肿败毒止痛外敷药的制备方法为:取蜈蚣和蜥蜴置于瓦片上,再将瓦片于炭火上将蜈蚣和蜥蜴焙黄,再取僵蚕、皂角刺和雄黄烘干,然后将焙黄的蜈蚣和蜥蜴,烘干的僵蚕、皂角刺和雄黄混合制成80?100目的粉末,然后用鸡蛋清调和成膏状敷患处,再用鲜猪胆皮覆盖膏上,加以固定。
[0020]实施例2
[0021]本实施例消肿败毒止痛药,由内服药和外敷药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内服药是以下述重量的药物为原料药:土茯苓55g、猫爪草45g、夏枯草25g、浙贝母25g、连翘18g、僵蚕17g、甘草 12g。
[0022]所述外敷药是以下述重量的药物为原料药:蜈蚣5g、蜥蜴9g、僵蚕25g、皂角刺25g、雄黄4g、鸡蛋清25、鲜猪胆皮90。
[0023]本实施例消肿败毒止痛内服药的制备方法为:首先用麦麸将僵蚕炒黄,然后将炒黄的僵蚕与其余内服药的原料药混合烘干,制成80?100目的粉末,再将粉末制成散剂或者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剂或胶囊剂。
[0024]本实施例消肿败毒止痛外敷药的制备方法为:取蜈蚣和蜥蜴置于瓦片上,再将瓦片于炭火上将蜈蚣和蜥蜴焙黄,再取僵蚕、皂角刺和雄黄烘干,然后将焙黄的蜈蚣和蜥蜴,烘干的僵蚕、皂角刺和雄黄混合制成80?100目的粉末,然后用鸡蛋清调和成膏状敷患处,再用鲜猪胆皮覆盖膏上,加以固定。
[0025]实施例3
[0026]本实施例消肿败毒止痛药,由内服药和外敷药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内服药是以下述重量的药物为原料药:土茯苓60g、猫爪草50g、夏枯草30g、浙贝母30g、连翘20g、僵蚕20g、甘草 15g。
[0027]所述外敷药是以下述重量的药物为原料药:蜈蚣6g、蜥蜴10g、僵蚕30g、皂角刺30g、雄黄5g、鸡蛋清30、鲜猪胆皮100。
[0028]本实施例消肿败毒止痛内服药的制备方法为:首先用麦麸将僵蚕炒黄,然后将炒黄的僵蚕与其余内服药的原料药混合烘干,制成80?100目的粉末,再将粉末制成散剂或者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剂或胶囊剂。
[0029]本实施例消肿败毒止痛外敷药的制备方法为:取蜈蚣和蜥蜴置于瓦片上,再将瓦片于炭火上将蜈蚣和蜥蜴焙黄,再取僵蚕、皂角刺和雄黄烘干,然后将焙黄的蜈蚣和蜥蜴,烘干的僵蚕、皂角刺和雄黄混合制成80?100目的粉末,然后用鸡蛋清调和成膏状敷患处,再用鲜猪胆皮覆盖膏上,加以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消肿败毒止痛药,其特征是:由内服药和外敷药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内服药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药物为原料药:土茯苓50?60、猫爪草40?50、夏枯草20?30、浙贝母20?30、连翘15?20、僵蚕15?20、甘草10?15 ; 所述外敷药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药物为原料药:蜈蚣4?6、蜥蜴8?10、僵蚕20?30、皂角刺20?30、雄黄3?5、鸡蛋清20?30、鲜猪胆皮8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肿败毒止痛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内服药的制备方法为:首先用麦麸将僵蚕炒黄,然后将炒黄的僵蚕与其余内服药的原料药混合烘干,制成80?100目的粉末,再将粉末制成散剂或者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剂或胶囊剂; 所述外敷药的制备方法为:取蜈蚣和蜥蜴置于瓦片上,再将瓦片于炭火上将蜈蚣和蜥蜴焙黄,再取僵蚕、皂角刺和雄黄烘干,然后将焙黄的蜈蚣和蜥蜴,烘干的僵蚕、皂角刺和雄黄混合制成80?100目的粉末,然后用鸡蛋清调和成膏状敷患处,再用鲜猪胆皮覆盖于膏上加以固定。
【文档编号】A61K35/413GK104225390SQ20141049407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4日
【发明者】卢卫平 申请人:卢卫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