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15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每剂配方组成中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分别为:当归10-15g;白芍10-15g;白术10-15g;茯苓15-20g;柴胡5-8g;香附10-12g;乌药10-12g;蒲公英10-15g;丹参15-20g;甘草3-5g。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其制作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中药制剂中各组分的药用价值,以及相互之间的配伍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协调肝肾、活血化瘀、消除气滞的良好功效,能够有效治疗痛经。
【专利说明】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尤其是属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 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属于中药配方及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现代女性多有痛经之苦,即在经期及月经前后出现明显下腹痉挛性疼 痛、坠胀或腰酸腿痛等不适。痛经发生的原因多为气血虚弱、肝肾亏损,或气滞血瘀、寒湿凝 滞造成的不通则痛。且其反复发作,经年不愈,给女性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甚至严重影响工 作生活。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费用低,治疗 效果明显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剂中药制剂的配方组成中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 分的质量分别为: 当归 10-15g ; 白芍 10-15g; 白术 10-15g; 获考:15-20g ; 柴胡5-8g ; 香附 10-12g ; 乌药 10-12g; 蒲公英l〇-15g ; 丹参 15-20g ; 甘草3-5g。
[0005] 优选,每剂中药制剂的配方组成中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分别为:当归 15g ;白巧15g ;白术IOg ;获茶15g ;柴胡5g ;香附IOg ;乌药IOg ;蒲公英15g ;丹参15g ;甘 草5g。
[0006] 进一步,上述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还可以包括炒田三七3-5g;青皮3-5g。
[0007] 优选,每剂中药制剂的配方组成中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分别为:当归 15g ;白巧15g ;白术IOg ;获茶15g ;柴胡5g ;香附IOg ;乌药IOg ;蒲公英15g ;丹参15g ;甘 草5g ;田三七5g ;青皮3g。
[0008] 上述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用于治疗痛 经的中药制剂中各组分的质量配比混合后,进行粉碎研磨成细粉,过100-150目筛,然后将 过筛后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并按照每剂的计量分装备用。
[0009] 上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痛经药物上的应用。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中药制剂中各组分的药用价值,以及相互之间 的配伍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协调肝肾、活血化瘀、消除气滞的良好功效,能够有效治疗痛 经。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2] 针对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中组分的药理分析情况如下: 主要成分及方义分析: 当归、白芍、丹参:具有养血、活血、通经的功效; 柴胡、香附、乌药、青皮: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功效; 白术、茯苓、甘草:具有健脾和胃,协调肝脾的功效; 田三七:具有进一步加强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0013] 实施例1: 将所述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中的组分:当归IOg ;白芍15g ;白术IOg ;茯苓20g ; 柴胡5g ;香附12g ;乌药12g ;蒲公英IOg ;丹参20g ;甘草3g,进行粉碎研磨成细粉,过100目 筛,然后将过筛后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将每剂中药制剂的细粉每日分两次, 用温水在饭前半小时冲服。
[0014] 实施例2: 将所述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中的组分:当归15g ;白芍IOg ;白术15g ;茯苓15g ; 柴胡8g ;香附IOg ;乌药IOg ;蒲公英15g ;丹参15g ;甘草5g,进行粉碎研磨成细粉,过150目 筛,然后将过筛后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将每剂中药制剂的细粉每日分两次, 用温水在饭前半小时冲服。
[0015] 实施例3: 将所述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中的组分:当归12g ;白芍12g ;白术12g ;茯苓18g ; 柴胡6g ;香附IOg ;乌药IOg ;蒲公英12g ;丹参18g ;甘草4g,进行粉碎研磨成细粉,过130目 筛,然后将过筛后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将每剂中药制剂的细粉每日分两次, 用温水在饭前半小时冲服。
[0016] 实施例4: 将所述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中的组分:当归15g ;白芍15g ;白术IOg ;茯苓15g ; 柴胡5g ;香附IOg ;乌药IOg ;蒲公英15g ;丹参15g ;甘草5g,进行粉碎研磨成细粉,过120目 筛,然后将过筛后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将每剂中药制剂的细粉每日分两次, 用温水在饭前半小时冲服。
[0017] 实施例5: 将所述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中的组分:当归15g ;白芍15g ;白术IOg ;茯苓15g ; 柴胡8g ;香附12g ;乌药12g ;蒲公英IOg ;丹参15g ;甘草3g ;田三七3g ;青皮3g,进行粉碎 研磨成细粉,过100目筛,然后将过筛后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将每剂中药制 剂的细粉每日分两次,用温水在饭前半小时冲服。
[0018] 实施例6: 将所述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中的组分:当归IOg ;白芍IOg ;白术15g ;茯苓20g ; 柴胡5g ;香附IOg ;乌药IOg ;蒲公英15g ;丹参20g ;甘草5g ;田三七5g ;青皮5g,进行粉碎 研磨成细粉,过150目筛,然后将过筛后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将每剂中药制 剂的细粉每日分两次,用温水在饭前半小时冲服。
[0019] 实施例7 将所述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中的组分:当归15g ;白芍15g ;白术IOg ;茯苓15g ; 柴胡5g ;香附IOg ;乌药IOg ;蒲公英15g ;丹参15g ;甘草5g ;田三七5g ;青皮3g,进行粉碎 研磨成细粉,过150目筛,然后将过筛后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将每剂中药制 剂的细粉每日分两次,用温水在饭前半小时冲服。
[0020] 为验证本发明制剂的临床效果,进行了临床实验。
[0021] 1、病例选择标准: 凡临床上妇女在经期及月经前后出现明显下腹痉挛性胀痛、坠胀或腰酸痛等不是者均 具作为选择病例的标准。
[0022] 2、诊断标准 经期小腹疼痛,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经前乳房胀痛,心烦气躁、食欲不佳,舌质紫黯 有瘀点,舌体稍胖,舌苔薄、脉沉潘弦。
[0023] 3、治疗方案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中药制剂,每日一剂,每日两次,7天为一个疗程,月艮 用3-5个疗程,对照组服用止痛及消炎西药。
[0024] 4、疗程评定标准: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无任何不适症状; 显效:症状消失,一年以内无复发; 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或部分症状消失,需继续治疗; 无效:症状未有任何改善,甚而有加重之趋势。
[0025] 5、一般资料 86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其中,年龄22? 44岁,平均31岁;对照组43例,年龄20?43岁,平均29岁。两组中,病程最长12年, 最短2年,平均为4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 05)。
[0026] 6、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3% ;对照组治 愈2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 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具体见表1。
[0027]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权利要求】
1. 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剂中药制剂的配方组成中包括以下组分 且各组分的质量分别为: 当归 10-15g ; 白芍 10-15g; 白术 10-15g; 获考:15-20g ; 柴胡5-8g ; 香附 10-12g ; 乌药 10-12g; 蒲公英l〇-15g ; 丹参 15-20g ; 甘草3-5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剂中药制剂的配 方组成中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分别为:当归15g ;白芍15g ;白术10g ;茯苓15g ;柴 胡5g ;香附10g ;乌药10g ;蒲公英15g ;丹参15g ;甘草5g。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炒田三七 3_5g ;青皮 3_5g〇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剂中药制剂的 配方组成中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分别为:当归15g ;白芍15g ;白术10g ;茯苓15g ; 柴胡5g ;香附10g ;乌药10g ;蒲公英15g ;丹参15g ;甘草5g ;田三七5g ;青皮3g。
5. 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 制剂中各组分的质量配比混合后,进行粉碎研磨成细粉,过100-150目筛,然后将过筛后的 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充分混匀,并按照每剂的计量分装备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痛经药物上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4491288SQ201410755010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1日
【发明者】朱静, 赵兰 申请人:青岛百瑞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