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45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控制系统一般为采用机械结构来调整各种气体的单独流量,然后再共同输出,这种方式产生了其浓度大小还需要人为计算的问题,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控制系统存在浓度值无法自动显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液晶控制屏,电路板,安装板,安全阀,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一比例阀,第一进气块,第一常闭开关阀,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二比例阀,第二进气块,第二常闭开关阀,出气块。所述液晶控制屏安装在面板上,所述面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上,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内侧,且与所述面板相对;所述出气块隐藏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在所述出气块的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设置所述安全阀,在所述出气块的横截面积较大的顶部设有接头,所述出气块隐藏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均安装在所述出气块的底部,且二者互相平行;所述第一进气块安装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比例阀之间,在所述第一进气块旁边安装所述第一常闭开关阀;所述第二进气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比例阀之间,在所述第二进气块旁边安装所述第二常闭开关阀。

在所述液晶控制屏上设定好浓度值和流量值,通过所述电路板中的控制程序和所述第一常闭开关阀以及所述第二常闭开关阀来实现空气和氧气的气源通断,再通过第一比例阀和第二比例阀来控制空气和氧气的流量的输出,空气和氧气分别进入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进行测定其流量输出,再通过电路板程序闭环来控制所要求的流量输出和实际的流量输出,再分别调整所述第一比例阀和所述第二比例阀给出正确的流量输出值,空气和氧气在所述出气块中进行混合,并通过输出口得到所述混合气体,最后输送到患者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对流量和浓度的精确控制,可以直接在控制屏上设置浓度值及总流量值,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简单易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系统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系统的背面示意图(带有电路板)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系统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系统的背面示意图(除去电路板)

1、电路板 2、第二流量传感器

3、第二常闭开关阀 4、第二进气块

5、第二比例阀 6、面板

7、液晶控制屏 8、安全阀

9、出气块 10、安装板

11、第一流量传感器 12、第一常闭开关阀

13、第一进气块 14、第一比例阀

15、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液晶控制屏7,电路板1,安装板10,安全阀8,第一流量传感器2,第一比例阀5,第一进气块4,第一常闭开关阀3,第二流量传感器11,第二比例阀14,第二进气块13,第二常闭开关阀12,出气块9。如图1所示,所述液晶控制屏7安装在面板6上,所述面板6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0的外侧上(即垂直纸面向外的一侧),所述电路板1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0的内侧(即垂直纸面向里的一侧),且与所述面板6相对;如图3所示,所述出气块9隐藏在所述安装板10和所述电路板1之间;如图3和4所示,在所述出气块9的横截面积较大的左端设置所述安全阀8,在所述出气块9的横截面积较大的顶部设有接头15;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2和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11均安装在所述出气块9的底部,且二者互相平行;所述第一进气块4安装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2与所述第一比例阀5之间,在所述第一进气块4的左侧安装所述第一常闭开关阀3,用以控制空气的流量;所述第二进气块13安装在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11与所述第二比例阀14之间,在所述第二进气块13左侧安装所述第二常闭开关阀12,用以控制氧气的流量。

在所述液晶控制屏7上设定好浓度值和流量值,通过所述电路板1中的控制程序和所述第一常闭开关阀3以及所述第二常闭开关阀12来实现空气和氧气的气源通断,再通过第一比例阀5和第二比例阀14来控制空气和氧气的流量的输出,空气和氧气分别进入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2和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11进行测定其流量输出,再通过电路板程序闭环来控制所要求的流量输出和实际的流量输出,再分别调整所述第一比例阀5和所述第二比例阀14给出正确的流量输出值,空气和氧气在所述出气块9中进行混合,并通过输出口得到所述混合气体,最后输送到患者端。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