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417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大分子,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是自然界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具有大量的氨基和羧基,能与金属离子结合。甲壳素的溶解性差,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壳聚糖能溶于稀酸,拓宽了甲壳素的应用范围。壳聚糖几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具有消炎、止血、抑菌,有助于伤口愈合,减少疤痕生长等作用,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生物材料。壳聚糖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的外壳、真菌和酵母的细胞壁中,资源量非常丰富,同时具有可生物降解性、无毒、抑菌等特性,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壳聚糖分子上具有大量的羟基和氨基,易被化学修饰,能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配合物,形成一系列新型壳聚糖衍生物,具有了更多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在医学、生物学领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是一种理想的医用材料。

纳米银是银单质粒径在纳米级的银粒子。纳米银粒径大多在1-100nm之间。纳米银是一种新兴的功能材料,由于纳米银的形貌、粒径及稳定性等使纳米银具有优良的性能。其杀菌作用是普通银的数百倍,对多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致病菌作用时间长,且不会产生耐药性。目前纳米银已经运用到多个领域。银离子在早期就由于其优异的抗菌杀菌性能被人们所广泛关注,其在医药材料和抗菌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用低浓度银离子处理后的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聚集、细胞变形、细胞溶解等的变化,由此可见少量的银离子对人体没有明显的伤害作用,同时银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纳米银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研制而成的新型抗菌产品,比ag+具有更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银由于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不易产生耐药性、强效杀菌,加速伤口的愈合,在医药材料和抗菌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温度敏感型水凝胶是指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刺激响应性的智能材料。温度敏感型水凝胶结构中具有一定比例的亲水和疏水基团,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这些基团的疏水作用和大分子链间的氢键作用,从而影响其形态变化。最常见的温敏性水凝胶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这种水凝胶的体系内既有疏水基团又有亲水基团,这些基团可以在分子内与水分子作用,在分子外也与水分子发生作用。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可根据温度变化处于不同物理形态。常温下为液态,进入人体组织后,在体温作用下凝胶化而固定在局部组织中。

如今抗生素使用比较广泛,细菌的抗药性很强,人们开始关注不会产生耐药性的材料,壳聚糖与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得到的复合材料能同时拥有两者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上述水凝胶,其在室温条件下为可流动胶体溶液,而在体温即36.5℃条件下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均匀喷洒后可在创伤表面形成一层凝胶薄膜,抑菌作用持久,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止血、止痛、抗炎杀菌作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壳聚糖80-90份、硝酸银0.05-0.08份、海藻酸钠2-4份、硫酸软骨素4-8份、甘油磷酸钠12-16份、大青叶6-13份、黄连7-12份、丹参6-10份、连翘5-9份、金银花9-15份、乙醇5-7份、冰片2.1-2.5份、柠檬酸钠适量。

一种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壳聚糖83-87份、硝酸银0.06-0.07份、海藻酸钠2.5-3.5份、硫酸软骨素5-7份、甘油磷酸钠13-15份、大青叶9-11份、黄连9-11份、丹参7-9份、连翘6-8份、金银花11-13份、乙醇5.5-6.5份、冰片2.2-2.4份、柠檬酸钠适量。

一种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更加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壳聚糖85份、硝酸银0.065份、海藻酸钠3份、硫酸软骨素6份、甘油磷酸钠14份、大青叶10份、黄连10份、丹参8份、连翘7份、金银花12份、乙醇6份、冰片2.3份、柠檬酸钠适量。

上述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大青叶和金银花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80℃-95℃的热水浸泡2-3次,每次浸泡30-40分钟,合并浸泡液,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2)将黄连、丹参和连翘置于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浸泡2-4小时,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渣,提取两次,每次提取40-50分钟,合并提取液;

(3)将壳聚糖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5-35分钟,过120-160目筛,得壳聚糖细粉,将其与硝酸银混合,充分快速研磨2-3小时,紫外光照射12-22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4)将硫酸软骨素和步骤(1)所得药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中,顺时针搅拌13-17分钟,制成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

(5)向一定量的纯水中不断加入柠檬酸钠,使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持续搅拌,直到加入的柠檬酸钠不再溶解为止,得柠檬酸钠饱和溶液;

(6)将54%-58%的甘油磷酸钠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的提取液,静置2-4小时,加入步骤(5)所得的柠檬酸钠饱和溶液调节ph值至6.85-7.06;

(7)将冰片置于50%-60%乙醇中,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海藻酸钠,混合均匀;

(8)将(7)所得产物加入到步骤(6)所的溶液中,静置30-40分钟,放入35-39℃恒温水浴锅中,5-7分钟后即发生相转变,由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转变为不流动的水凝胶,即得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

上述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1)优选加入85℃-90℃的热水,更加优选加入88℃的热水。

上述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2)优选每次提取43-47分钟,更加优选每次提取45分钟。

上述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3)优选紫外光照射14-18小时,更加优选紫外光照射16小时。

上述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5)优选搅拌时的转速为70-80转/分钟,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45%-65%,更加优选搅拌时的转速为75转/分钟,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5%。

上述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6)优选调节ph值至6.94-7.00,更加优选调节ph值至6.97。

上述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8)优选放入36-38℃恒温水浴锅中,更加优选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发明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在室温条件下为可流动胶体溶液,而在体温即36.5℃条件下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

2、本发明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抗菌谱广、无细胞毒性,高效低毒。

3、本发明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均匀喷洒后可在创伤表面形成一层凝胶薄膜,抑菌作用持久,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止血、止痛、抗炎杀菌作用。可用于烧伤、烫伤、创伤等不规则创伤,褥疮、皮肤溃疡、手足癣、女性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其症。

4、本发明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中的壳聚糖能形成凝胶,可用于治疗创伤,水凝胶有弹性,可以随关节活动,还可以通过透明的凝胶观察伤口的情况。

5、本发明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能较好的预防创面感染、减少疤痕生成,同时有良好的保湿、透气性,集多功能为一体。并且制备工艺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主要原料简介如下:

壳聚糖:为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或粉状固体,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大分子,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是自然界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具有大量的氨基和羧基,能与金属离子结合。壳聚糖具有可降解性、吸附性、成膜性等,并且由于其分子结构含有大量氨基和羟基等基团,易被化学修饰,生成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壳聚糖衍生物,如抗癌、抑菌、控释、抗凝血活性等生物学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批号20140318c(购于浙江金壳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硝酸银: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和氨水,溶于乙醚和甘油,微溶于无水乙醇,几乎不溶于浓硝酸。其水溶液呈弱酸性,硝酸银溶液由于含有大量银离子,故氧化性较强。纳米银有很强的抗菌、杀菌及修复再生作用,对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等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少量纳米银即能产生强力的抗菌作用,近年来人们对纳米银研究较多,纳米银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海藻酸钠:一种天然多糖,主要由海藻酸的钠盐组成,具有药物制剂辅料所需的稳定性、溶解性、粘性和安全性。用于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压,排除烧伤所产生的组胺类毒素以及创伤失血、大量出血性休克、高烧和急性痢疾等。在药剂上主要用作助悬剂、乳化剂、黏稠剂、微囊的囊材等。

硫酸软骨素:存在于从线虫到人除植物外的所有生物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共价连接在蛋白质上形成蛋白聚糖的一类糖胺聚糖。硫酸软骨素广泛分布于动物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和细胞表面,糖链由交替的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半乳糖胺(又称n-乙酰氨基半乳糖)二糖单位组成,通过一个似糖链接区连接到核心蛋白的丝氨酸残基上。

甘油磷酸钠: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状粉末,为α-甘油磷酸钠与β-甘油磷酸钠的混合物,无臭,味咸。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丙酮中不溶。主要用于医药上作补药和辅助剂。可由碳酸钠中和甘油磷酸而制得。

大青叶:味苦,性寒。归心、胃经。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用于温邪人营,高热神昏,发斑发疹,黄疽,热痢,痄腮,喉痹,丹毒,痈肿。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丹参: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肝经。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连翘:味苦,性寒。归肺、心、小肠经。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的功效。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工业、医疗卫生、有机合成、食品工业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冰片:味辛、苦,性凉。为樟科植物樟的新鲜技、叶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用于热病种昏、痉厥,中风痰厥,惊痫痰迷,喉痹齿痛,目疮痈疡,目赤。

柠檬酸钠:为白色到无色晶体,无臭,易溶于水、可溶于甘油、难溶于醇类及其他有机溶剂,过热分解,在潮湿的环境中微有潮解,在热空气中微有风化,其溶液ph值约为8。在食品、饮料工业中用作酸度调节剂、风味剂、稳定剂;在医药工业中用作抗血凝剂、化痰药和利尿药;还用于注射液。

实施例1一种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70g):壳聚糖80份、硝酸银0.05份、海藻酸钠2份、硫酸软骨素4份、甘油磷酸钠12份、大青叶6份、黄连7份、丹参6份、连翘5份、金银花9份、乙醇5份、冰片2.1份、柠檬酸钠适量。

上述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大青叶和金银花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80℃的热水浸泡2次,每次浸泡30分钟,合并浸泡液,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2)将黄连、丹参和连翘置于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浸泡2小时,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渣,提取两次,每次提取40分钟,合并提取液;

(3)将壳聚糖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5分钟,过120目筛,得壳聚糖细粉,将其与硝酸银混合,充分快速研磨2小时,紫外光照射12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4)将硫酸软骨素和步骤(1)所得药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中,顺时针搅拌13分钟,制成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

(5)向一定量的纯水中不断加入柠檬酸钠,使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持续搅拌(搅拌时的转速为70转/分钟,环境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45%),直到加入的柠檬酸钠不再溶解为止,得柠檬酸钠饱和溶液;

(6)将54%的甘油磷酸钠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的提取液,静置2小时,加入步骤(5)所得的柠檬酸钠饱和溶液调节ph值至6.85;

(7)将冰片置于50%乙醇中,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海藻酸钠,混合均匀;

(8)将(7)所得产物加入到步骤(6)所的溶液中,静置30分钟,放入35℃恒温水浴锅中,5分钟后即发生相转变,由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转变为不流动的水凝胶,即得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

实施例2一种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0g):壳聚糖90份、硝酸银0.08份、海藻酸钠4份、硫酸软骨素8份、甘油磷酸钠16份、大青叶13份、黄连12份、丹参10份、连翘9份、金银花15份、乙醇7份、冰片2.5份、柠檬酸钠适量。

上述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大青叶和金银花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95℃的热水浸泡3次,每次浸泡40分钟,合并浸泡液,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2)将黄连、丹参和连翘置于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浸泡4小时,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渣,提取两次,每次提取50分钟,合并提取液;

(3)将壳聚糖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5分钟,过160目筛,得壳聚糖细粉,将其与硝酸银混合,充分快速研磨3小时,紫外光照射22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4)将硫酸软骨素和步骤(1)所得药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中,顺时针搅拌17分钟,制成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

(5)向一定量的纯水中不断加入柠檬酸钠,使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持续搅拌(搅拌时的转速为80转/分钟,环境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65%),直到加入的柠檬酸钠不再溶解为止,得柠檬酸钠饱和溶液;

(6)将54%-58%的甘油磷酸钠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的提取液,静置4小时,加入步骤(5)所得的柠檬酸钠饱和溶液调节ph值至7.06;

(7)将冰片置于60%乙醇中,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海藻酸钠,混合均匀;

(8)将(7)所得产物加入到步骤(6)所的溶液中,静置40分钟,放入39℃恒温水浴锅中,7分钟后即发生相转变,由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转变为不流动的水凝胶,即得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

实施例3一种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60g):壳聚糖83份、硝酸银0.06份、海藻酸钠2.5份、硫酸软骨素5份、甘油磷酸钠13份、大青叶9份、黄连9份、丹参7份、连翘6份、金银花11份、乙醇5.5份、冰片2.2份、柠檬酸钠适量。

上述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大青叶和金银花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85℃的热水浸泡2次,每次浸泡33分钟,合并浸泡液,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2)将黄连、丹参和连翘置于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浸泡2小时,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渣,提取两次,每次提取43分钟,合并提取液;

(3)将壳聚糖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8分钟,过130目筛,得壳聚糖细粉,将其与硝酸银混合,充分快速研磨2小时,紫外光照射15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4)将硫酸软骨素和步骤(1)所得药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中,顺时针搅拌13分钟,制成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

(5)向一定量的纯水中不断加入柠檬酸钠,使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持续搅拌(搅拌时的转速为73转/分钟,环境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直到加入的柠檬酸钠不再溶解为止,得柠檬酸钠饱和溶液;

(6)将55%的甘油磷酸钠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的提取液,静置2小时,加入步骤(5)所得的柠檬酸钠饱和溶液调节ph值至6.94;

(7)将冰片置于53%乙醇中,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海藻酸钠,混合均匀;

(8)将(7)所得产物加入到步骤(6)所的溶液中,静置33分钟,放入36℃恒温水浴锅中,5分钟后即发生相转变,由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转变为不流动的水凝胶,即得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

实施例4一种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30g):壳聚糖87份、硝酸银0.07份、海藻酸钠3.5份、硫酸软骨素7份、甘油磷酸钠15份、大青叶11份、黄连11份、丹参9份、连翘8份、金银花13份、乙醇6.5份、冰片2.4份、柠檬酸钠适量。

上述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大青叶和金银花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85℃的热水浸泡2次,每次浸泡33分钟,合并浸泡液,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2)将黄连、丹参和连翘置于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浸泡2小时,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渣,提取两次,每次提取43分钟,合并提取液;

(3)将壳聚糖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0分钟,过150目筛,得壳聚糖细粉,将其与硝酸银混合,充分快速研磨3小时,紫外光照射18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4)将硫酸软骨素和步骤(1)所得药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中,顺时针搅拌16分钟,制成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

(5)向一定量的纯水中不断加入柠檬酸钠,使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持续搅拌(搅拌时的转速为77转/分钟,环境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60%),直到加入的柠檬酸钠不再溶解为止,得柠檬酸钠饱和溶液;

(6)将57%的甘油磷酸钠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的提取液,静置4小时,加入步骤(5)所得的柠檬酸钠饱和溶液调节ph值至7.00;

(7)将冰片置于57%乙醇中,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海藻酸钠,混合均匀;

(8)将(7)所得产物加入到步骤(6)所的溶液中,静置37分钟,放入38℃恒温水浴锅中,7分钟后即发生相转变,由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转变为不流动的水凝胶,即得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

实施例5一种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50g):壳聚糖85份、硝酸银0.065份、海藻酸钠3份、硫酸软骨素6份、甘油磷酸钠14份、大青叶10份、黄连10份、丹参8份、连翘7份、金银花12份、乙醇6份、冰片2.3份、柠檬酸钠适量。

上述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大青叶和金银花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88℃的热水浸泡3次,每次浸泡35分钟,合并浸泡液,过滤,得药液和药渣;

(2)将黄连、丹参和连翘置于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浸泡2-4小时,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渣,提取两次,每次提取45分钟,合并提取液;

(3)将壳聚糖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0分钟,过140目筛,得壳聚糖细粉,将其与硝酸银混合,充分快速研磨3小时,紫外光照射16小时,得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

(4)将硫酸软骨素和步骤(1)所得药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中,顺时针搅拌15分钟,制成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

(5)向一定量的纯水中不断加入柠檬酸钠,使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持续搅拌(搅拌时的转速为75转/分钟,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5%),直到加入的柠檬酸钠不再溶解为止,得柠檬酸钠饱和溶液;

(6)将56%的甘油磷酸钠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壳聚糖纳米银复合物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的提取液,静置3小时,加入步骤(5)所得的柠檬酸钠饱和溶液调节ph值至6.97;

(7)将冰片置于55%乙醇中,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海藻酸钠,混合均匀;

(8)将(7)所得产物加入到步骤(6)所的溶液中,静置35分钟,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6分钟后即发生相转变,由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转变为不流动的水凝胶,即得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

试验例:本实验制备得到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分别做了产品性能试验和抑菌性能试验。

试验1产品性能试验:分别测定本产品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含水率、溶胀度和保湿度。

1.1含水率的测定

取本发明所得水凝胶(实施例1-5),用滤纸吸去凝胶表面的水分,用电子天平称重,记录为m1,然后放入55℃的烘箱中,每3个小时称重一次,烘干至恒重,称重记录其质量为m2,其含水率=(m1-m2)/m1×100%,其中m1为烘干前凝胶样品的重量;m2为烘干时凝胶样品的重量。测定试验50次(分别以实施例1-5所得产品进行测定,每个实施例所得产品进行10次测定),统计数据并求平均值,含水率为91.86%。

1.2溶胀度的测定

取本发明所得水凝胶(实施例1-5),放入-78℃的冰箱中过夜,冷冻干燥机干燥,将冻干后的水凝胶称重,记为m0,然后浸泡于ph为7.12的pbs中,pbs缓冲液的盐浓度与体内环境的相似,还能保持组织细胞需要的ph范围。每隔一定时间取出,用滤纸吸干凝胶表面的水分,用分析天平称重,记录不同时刻水凝胶的质量mt,饱和溶胀度是达到平衡状态时水凝胶中水的质量与干凝胶的质量之比。其溶胀度=(mt-m0)/m0,其中,m0为水凝胶初始时的干重,mt为每隔一定时间水凝胶吸水后的湿重。测定试验50次(分别以实施例1-5所得产品进行测定,每个实施例所得产品进行10次测定),统计数据并求平均值,溶胀度为6.49。

1.3保湿度的测定

取本发明所得水凝胶(实施例5),放入干燥器内,干燥器的下层放上变色硅胶、无水氯化钙,将质量为m1的水凝胶放置上层,让凝胶样品充分失水,每隔20分钟称重一次,并记录下数据mt,则保湿度=mt/m1,其中,m1为水凝胶初始的重量;mt为水凝胶干燥一定时间时的重量。共称重20次,每隔20分钟称重一次,统计数据,具体情况如下表1:

表1水凝胶的保湿度

从表1水凝胶中水分随时间情况可以发现,该水凝胶具有较好的保湿性能。

试验2抑菌性能试验:取本发明所得水凝胶(实施例1-5),研究了其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情况。

菌种材料

革兰氏染色阳性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标准菌株),均由济南市中医医院提供;

革兰氏染色阴性菌(g-):大肠杆菌(临床菌株)、大肠杆菌atcc25922(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标准菌株)、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及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均由济南市中医医院提供。

实验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标准菌株)、大肠杆菌(临床菌株)、大肠杆菌atcc25922(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标准菌株)、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及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为实验菌株,分别进行活化培养,长出单菌落后,分别用接种环挑取少许菌体于盛有10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荡均匀,分别制备107cfu/ml的悬浮液。在无菌条件下,在90mm的培养皿中加适量的培养基,凝固后加100微升菌液,涂布均匀,静置20-30分钟。将本发明所得水凝胶和其他水凝胶分别做成直径为0.4cm的圆形,放置在固体培养基上,同一培养皿上依次放置其他水凝胶、本发明所得水凝胶,重复10次,细菌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观察各样品与培养基接触面有无细菌生长,并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采用spssv11.5软件处理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具体情况见表2:

表2:各样品对菌种的接触抑菌抑菌圈直径(单位:cm;样品直径0.4cm)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与其他水凝胶对菌种的接触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和其他水凝胶均具有较好的接触抑菌作用,样品与培养基的接触面均无细菌生长。但本发明用于抗菌消炎的水凝胶的抑菌效果更强,比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的试验,本产品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接触抑菌抑菌圈直径为0.786±0.0183cm,而其他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接触抑菌抑菌圈直径为0.506±0.0149cm。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