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821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的趋势。

目前的治疗肝炎的中药领域,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效果不够明显,二是见效比较迟缓。以致于大批肝炎患者因得不到有效药物的治疗,肝病病情不断发展,临床症状得不到缓解,患者长期严重乏力、肝区隐痛、肝功能下降、肝纤维化严重等,此类药治疗中效果不够明显,见效比较迟缓的问题,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人在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吸取传统医学理论精华,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及现代理论,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针对乙型肝炎标本兼治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份:白茅根5-10份,大黄6-12份,栀子11-16份,虎杖8-13份,柴胡7-14份, 黄芩5-10份,垂盆草3-5份,半枝莲3-6份,沙参12-18份,竹茹7-10份。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

大黄,别名川军,将军,一味中药。其味苦、性寒,入胃、大肠、肝经。我国历代中医对大黄都很重视,将它与人参、附子、熟地一起称作“四大金刚”,推为“药中张飞”。大黄主要功能是泻热毒、破淤血、荡积滞、利胆退黄,对火眼赤痛、湿热黄疸、食积、泻痢、实热便秘、吐血、衄血、血淤闭经等多种病症有较好疗效。

栀子是常用的中成药,也叫做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等功效,长被临床应用于各种验方中。

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虎杖:祛风利湿,散瘀定痛,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垂盆草: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肝炎。

半枝莲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定痛。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竹茹用于清热止呕,涤痰开郁。沙参具有滋阴生津、清热凉血之功。

优选的,其制成汤剂、散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剂、糖浆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中成药经过常规中药加工工艺,制成的丸、散或汤剂。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15 天为一疗程,一般2-3 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通过科学配伍,相辅相成,共凑具有治疗乙型肝炎的功效,且无毒副作用。并且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张某某,女,50岁,病因病史:该母亲患乙肝小三阳,从小有遗传基因病史,乙肝携带者,年龄的增长,饮食治疗不当,疾病逐渐发展变化,肝超声有弥漫性改变,脾正常,血清检验AST 谷草转移酶、ALT 谷丙转移酶偏高正常值10.U/L。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E- 抗体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乙肝小三阳。

药用:汤剂:白茅根5克,大黄12克,栀子11克,虎杖13份,柴胡7克, 黄芩10克,垂盆草3克,半枝莲6克,沙参12克,竹茹10克。

复检:肝功血清AST、ALT 恢复正常值,乙肝病、毒E- 抗体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转阴,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没转阴。饮食增加、心悸气短虚汗消除、体重增加、精力充沛、微有头晕、耳鸣、失眠,现继续服药治疗。

实施例2

从某,46 岁,患乙型肝炎30 余年,体质肥胖,嗜酒,抽烟饮食不调,近一年体质逐渐消瘦,四肢无力,饮食减退,倦卧不起,腹满胀痛,面色晦黯,肝功血清检验各项超于正常值,中性粒细胞低1.70,嗜酸性粒细胞数0,肝超声左叶6X5cm,实质回声粗糙,肝CT6.2x5.1cm,占位,原发性肝癌。

药用:汤剂:白茅根10克,大黄6克,栀子16克,虎杖8克,柴胡14克, 黄芩5克,垂盆草5克,半枝莲6克。沙参18克,竹茹7克。

服用半年后,饮食增加、脘腹胀痛减轻,体重增加,肝超声肿块无扩大缩小,继续服药三年,肿块发展无扩散,精力充沛。

实施例3

王某某,15岁,胁痛,腹胀,食欲不振已月余,伴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失眠,口干,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肪弦数,查:右胁肋部叩击痛明显,肝功能转氨酶200单位,表面抗原(HBsAg)1:64.

药用:白茅根8克,大黄10克,栀子12克,虎杖11克,柴胡10克, 黄芩8克,垂盆草4克,半枝莲5克,沙参15克,竹茹9克。

服药1个月后,自觉症状全部消失,肝功能查HBsAg降至1:32,进药三月后肝功能全部正常,随访1年内未复发。

实施例4

临床资料 乙肝的治疗

选择50 例治疗对象,按2000 年9 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诊断。其中男性25 例,女性25 例,年龄18-60 岁。

对于50 例患者,服用实施例1 中制备的胶囊。1 天3 次,每次2 粒。治疗90 天。

疗效标准

显效:经治疗后,血清白蛋白、球蛋白、γ- 球蛋白、A/G、血清ALT 均正常;有效:经治疗后,上述指标有1 项改善者,即:①白蛋白上升5g/L 及以上;②球蛋白下降至少3g/L ;③ γ- 球蛋白下降至少1.5g/L ;④ A/G 上升至少0.5%;无效:经治疗后无上述改变者。

对于上述50 例患者,全部符合显效的标准。

对于50 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跟踪观察,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实验例5 丙肝的治疗

所选择的10 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符合2000 年西安会议修订的《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 :56),其中男8 例,女2 例,平均年龄34.5 岁,病程1 个月-15 年,治疗前血清抗HCV 及HCV-RNA 均为阳性,均排除混合感染甲、乙、戊型肝

炎病毒及艾滋病病毒等病毒感染,治疗前未接受过其他抗病毒治疗。

对于10 例患者,服用实施例1 中制备的胶囊。1 天3 次,每次2 粒。治疗90 天。

评价疗效标准参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 :131)。所有10 例患者在治疗后均治愈。

对于10 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跟踪观察,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实施例6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 只,雌雄各半,体重30—40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 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 制备的中药片剂溶解在水中,( 浓度为8.66g 生药/ml,最高浓度) 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 即单次给药剂量为43.3 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 次,给药间隔时间6 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 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 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药片即LD50>43.3 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86.6 生药/kg/ 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8.2g 生药/ 日/ 人,成人体重以60KG 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37g 生药/kg/ 日。按体重计:小鼠( 平均体重以35g 计) 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632 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 片剂对小鼠按14.55、22.36 和44.57g 生药/kg 连续用药15 周(1.0ml/100g 体重,每天2 次) 及停药3 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 周及停药3 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实施例7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 只,雌雄各半,体重30—40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 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 制备的中药片剂溶解在水中,( 浓度为8.66g 生药/ml,最高浓度) 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 即单次给药剂量为43.3 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 次,给药间隔时间6 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 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 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药片即LD50>43.3 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86.6 生药/kg/ 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8.2g 生药/ 日/ 人,成人体重以60KG 计,平均用药剂

量为0.137g 生药/kg/ 日。按体重计:小鼠( 平均体重以35g 计) 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632 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 片剂对小鼠按14.55、22.36 和44.57g 生药/kg 连续用药15 周(1.0ml/100g 体重,每天2 次) 及停药3 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 周及停药3 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