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9113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易反复发作,其症状多表现为脾虚气滞、饮食停聚、脘腹痞满、积痛肠鸣、便溏便泻、大便干燥、口苦咽干、短气乏力、多汗等,其病因主要是身体虚弱或饮食不节。目前的治疗药物一般是采用西药治疗如胃仙U、胃必治、果胶铋、斯达舒等,治疗成本高,治疗时间长,反复性大,还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对人体脏腑器官损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具有健脾益气、醒脾化湿、消痞破积、行气止痛、养血益阴之功效,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胃病,且效果持久。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连10~20份、白芍4~12份、马蹄香10~18份、广木香6~16份、白术10~18份、丹参8~18份、枳实10~20份、半夏10~20份、蒲公英10~18份、白豆蔻6~16份和升麻10~20份。

进一步,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连15份、白芍8份、马蹄香14份、广木香11份、白术14份、丹参13份、枳实15份、半夏15份、蒲公英14份、白豆蔻11份和升麻15份。

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药原料的功效分别为: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有泻火、燥湿、解毒、杀虫之功效;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之功效;马蹄香,味辛、微苦,性温,有理气和中、散寒除湿、活血消肿之功效;广木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胆、胃、大肠、三焦经,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之功效;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有活血通经、凉血消肿、清心除烦之功效;枳实,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经,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之功效;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经,有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白豆蔻,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之功效;升麻,味辛、微苦,性凉,归肺、脾、胃经,有升阳、发表、透疹、解毒之功效。以上诸药在发挥单一功效的同时,共奏健脾益气、醒脾化湿、消痞破积、行气止痛、养血益阴之功效。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充分干燥后的原料:黄连10~20份、白芍4~12份、马蹄香10~18份、广木香6~16份、白术10~18份、丹参8~18份、枳实10~20份、半夏10~20份、蒲公英10~18份、白豆蔻6~16份和升麻10~20份,分别粉碎后,混合均匀,按常规方法制成药丸或胶囊,即得所述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黄连15份、白芍8份、马蹄香14份、广木香11份、白术14份、丹参13份、枳实15份、半夏15份、蒲公英14份、白豆蔻11份和升麻15份。

进一步,所述粉碎的粒径为为120目。

进一步,所述药丸或胶囊的重量为1~2g/丸或粒。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每次服6~8g,每日2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中药,具有健脾益气、醒脾化湿、消痞破积、行气止痛、养血益阴之功效,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胃病,且效果持久。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黄连10kg、白芍12kg、马蹄香10kg、广木香16kg、白术10kg、丹参18kg、枳实10kg、半夏20kg、蒲公英10kg、白豆蔻16kg和升麻10kg。

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称取以下重量的充分干燥后的原料:黄连10kg、白芍12kg、马蹄香10kg、广木香16kg、白术10kg、丹参18kg、枳实10kg、半夏20kg、蒲公英10kg、白豆蔻16kg和升麻10kg,分别粉碎成120目后,混合均匀,按常规方法制成药丸,每丸1g,即得所述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黄连15kg、白芍8kg、马蹄香14kg、广木香11kg、白术14kg、丹参13kg、枳实15kg、半夏15kg、蒲公英14kg、白豆蔻11kg和升麻15kg。

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称取以下重量的充分干燥后的原料:黄连15kg、白芍8kg、马蹄香14kg、广木香11kg、白术14kg、丹参13kg、枳实15kg、半夏15kg、蒲公英14kg、白豆蔻11kg和升麻15kg,分别粉碎成120目后,混合均匀,按常规方法制成药丸,每丸2g,即得所述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黄连20kg、白芍4kg、马蹄香18kg、广木香6kg、白术18kg、丹参8kg、枳实20kg、半夏10kg、蒲公英18kg、白豆蔻6kg和升麻20kg。

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称取以下重量的充分干燥后的原料:黄黄连20kg、白芍4kg、马蹄香18kg、广木香6kg、白术18kg、丹参8kg、枳实20kg、半夏10kg、蒲公英18kg、白豆蔻6kg和升麻20kg,分别粉碎成120目后,混合均匀,按常规方法制成药丸,每丸2g,即得所述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

案例

陈××,男,42岁,经胃镜检查后,查出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食道管炎、胃溃疡、喷门炎和胆汁反流,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一疗程(每次服6~8g,每日2次,服用30天)后,病情明显好转,两个疗程后痊愈。

崔××,男,65岁,经胃镜检查后,查出患有食道炎和糜烂性胃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一疗程(每次服6~8g,每日2次,服用30天)后,病情好转,两个疗程后痊愈。

杨××,女,43岁,经胃镜检查后,查出患有食道炎、食道溃疡、结肠炎和胃痘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一疗程(每次服6~8g,每日2次,服用30天)后,病情好转,三个疗程后痊愈。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中药,具有健脾益气、醒脾化湿、消痞破积、行气止痛、养血益阴之功效,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胃病,且效果持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