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0113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AS)的特点是病变从动脉内膜开始,先后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和钙化。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以高度特异性的细胞分子反应为特征的慢性炎症过程,主要因素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症,年龄因素和遗传因素等等。发病机制是血管内皮损伤,脂质积聚和纤维粥样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AS)主要引起整个循环系统或个别器官的病变,较多见的如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资料表明药物治疗,特别是强化降脂治疗后,病变可部分消退。而目前单纯使用降脂药物并不理想,且需长期服用。有时还需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副作用多,不良反应严重。扩张血管药物,调整血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溶血栓和抗血凝药物综合使用时治疗繁杂,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多,手术治疗的风险大。所以,探索集活血通脉、调脂软脉、抗炎复脉的综合性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医药治疗因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较多,但是针对动脉粥样硬化(AS),并且是早期介入治疗的药物较少,而且在药物组合上集活血通脉,调脂软脉,抗炎复脉综合作用的有效药物尚少,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通过活血通脉,调脂软脉,抗炎复脉的协同作用,有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组成:丹参9-30份、当归6-20份、乳香3-12份、没药3-15份、山楂根15-60份、茶树根9-15份、玉米须15-30份、岗梅根15-30份、葛根6-15份、徐长卿3-12份、瓜蒌皮9-30份。

作为优化,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组成:丹参 9份、当归 6份、乳香3份、没药3份、山楂根 15份、茶树根9份、玉米须15份、岗梅根15份、葛根6份、徐长卿3份、瓜蒌皮9份。

作为优化,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组成:丹参30份、当归20份、乳香12份、没药15份、山楂根 60份、茶树根15份、玉米须30份、岗梅根30份、葛根15份、徐长卿12份、瓜蒌皮30份。

作为优化,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组成:丹参20份、当归12份、乳香9份、没药12份、山楂根 45份、茶树根12份、玉米须20份、岗梅根20份、葛根12份、徐长卿9份、瓜蒌皮20份。

本发明可熬制汤剂服用,也可接受常规的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方便服用便于推广。

本发明优点在于:1、由丹参,当归,乳香,没药,山楂根,茶树根,玉米须,岗梅根,葛根,徐长卿,瓜蒌皮等十一味中草药原料组成,本发明组方药物按中医理论分为三类:以丹参、当归、乳香、没药活血通脉,以山楂根、茶树根、玉米须调脂软脉,以岗梅根、葛根、徐长卿、瓜蒌皮抗炎复脉。活血通脉类药物主要是扩张血管,改善组织品管供血,清除动脉粥样斑块,调脂软脉类药物主要是调节血脂异常,防止脂质积聚和纤维粥样斑块形成,抗炎复脉类药物主要是清除动脉壁的慢性类症反应性病变,恢复血管的正常形态和功能。2、本发明组方药物经过临床验证:通过活血通脉,调脂软脉,抗炎复脉的协同作用,有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效果明显,无毒安全,不良反应少,适宜较长疗程使用,不仅减少服药的繁杂性,而且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适宜长期服用,早期服用。3、本发明对于早期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防止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主要实践意义。

本发明药物的中草药作用机理如下。

丹参:性味苦,微寒;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当归: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乳香:性味辛,苦,微温;归经:心,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

没药:性味苦,平;归经:肝,脾,心,肾经;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

山楂根:性味甘,平,无毒;归经:胃,肝经;功能主治:消积和胃,止血,祛风,消肿;主食积,痢疾,反胃,风湿痹痛,咯血,痔漏,水肿。

茶树根:性味苦,凉;归经:心,肾经;功能主治:强心利尿,活血调经,清热解毒;主心脏病,水肿,肝炎,痛经,疮疡肿毒,口疮,汤火灼伤,带状疱疹,牛皮癣。

玉米须:性味甘,淡,平;归经:归膀胱,肝,胆经;功能主治: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小便不利,湿热黄胆等症。

岗梅根:性味苦,甘,寒;归经:肺,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散瘀,解毒;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烦渴,痧气,热泻,肺痈,百日咳,咽喉肿痛,痔血,淋病,疔疮肿毒,跌打损伤。

葛根:性味甘,辛,凉;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徐长卿: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

瓜蒌皮:性味甘,微苦,寒;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宽胸散结;主治肺热咳嗽,咽痛,胸痹,消渴,便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组成:丹参9份、当归6份、乳香3份、没药3份、山楂根15份、茶树根9份、玉米须15份、岗梅根15份、葛根6份、徐长卿3份、瓜蒌皮9份。

实施例2: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组成:丹参30份、当归20份、乳香12份、没药15份、山楂根 60份、茶树根15份、玉米须30份、岗梅根30份、葛根15份、徐长卿12份、瓜蒌皮30份。

实施例3: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组成:丹参20份、当归12份、乳香9份、没药12份、山楂根45份、茶树根12份、玉米须20份、岗梅根20份、葛根12份、徐长卿9份、瓜蒌皮20份。

汤剂煎煮与用法用量:按实施例3,选备一人一天用量的中草药饮片,将原料放置瓦煲或陶瓷煲内,第一次加入总药材量七倍的水煎煮一个半小时,取滤液;第二次加入总药村量五倍的水煎煮一个小时,取滤液,第三次加入总药村量三倍的水煎煮半小时,取滤液。将三次药液混合浓缩为600毫升。每天服三次,每次服200毫升,30天为一疗程,可服1-6个疗程。

诊断方法:1、有血脂异常,年龄在40岁以上。2、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或2型糖尿病。3、长期超重或肥胖症;4、临床可见脑力和体力衰退,确诊体表动脉如颈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粗,变长,迂曲和变硬;5、多排螺旋CT或磁共振成像(MRI)的血管造影以及超声显像可显示AS;6、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可直接观察SA病变情况等。前面4项只要有其中2项以上和辅助检查1项以上即可诊断为AS。

疗效判断:A有效:1、血脂异常恢复正常。2、临床症状消失。3、并发疾病明显改善。4、影像学检查病变消失或部分消退。B显效:1、血脂异常明显改善。2、临床症状消失。3、并发疾病得到控制。4、影像学检查改善不明显。C无效:以上项目无改善或恶化加重。

临床治疗总结:适用本发明药物共治疗AS3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5岁,平均患病年龄为48岁;有血脂异常20例,高血压15例,2型糖尿病5例;冠状AS15例,脑AS17例;有器官明显病变10例;无症状期或隐匿期22例。平均疗程为4个月(120天),结果:有效20例,显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

典型病例:1、廖某,男,45岁,诉一周前因劳累发生胸骨后闷胀性疼痛,伴见左肩部不适,到医院检查,血脂异常:TCHO 7.2mmol/L,TG 2.8mmol/L,HDL-CH 0.4mmol/L,LDL-CH 4.5mmol/L,血压130/95 mmHg,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冠状AS。诊断:1、血脂异常。2、冠状AS。3、稳定型心绞痛。给予本发明治疗AS的药物治疗,处方:丹参20g,当归12g,乳香9g 没药12g,山楂根 45g,茶树根12g,玉米须20g,岗梅根20g,葛根12g,徐长卿9g,瓜蒌皮20g。每天一付,按汤剂煎煮方法及用法用量服用。服药三个疗程(90天)临床症状消失,能做一般体力劳动,复查血脂基本正常,影像学复查冠状AS明显改善,治疗有效。

2、曾某,男性,52岁,诉眩晕三天,伴见共济失调,平衡障碍,有时自觉双下肢突然无力,无意识障碍,无跌倒发作,无恶心呕吐,到医院就医,实验室检查:TCHO 6.8mmol/L TG 3.0mmol/L,HDL-CH 0.38mmol/L ,LDL-CH 4.6mmol/L。头颅CT血管造影显示:椎基底AS。诊断:1、血脂异常。2、脑AS。3、短暂性脑血发作。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处方:丹参30g,当归20g,乳香12g 没药15g,山楂根60g,茶树根15g,玉米须30g,岗梅根30g,葛根15g,徐长卿12g,瓜蒌皮30g。每天一付,按汤剂煎煮方法及用法用量服用。服药四个疗程(120天)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血脂基本正常,影像学复查冠状AS明显改善,治疗有效。

3、陈某,男,45岁,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年,收缩压波动在130-160mmhg之间,舒张压波动在90-105mmhg之间,未规范治疗,近三天自觉头晕乏力,协调动力差,到医院检查提示脑AS诊断:1、高血压病, 2、脑AS,3、脑TIA。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处方:丹参20g,当归12g,乳香9g 没药12g,山楂根45g,茶树根12g,玉米须20g,岗梅根20g,葛根12g,徐长卿9g,瓜蒌皮20g。每天一付,按汤剂煎煮方法及用法用量治疗,服药五个月(150天)治疗后血压基本稳定,CT检查示脑AS改善,无临床症状,属治疗有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