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疤痕疙瘩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7212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外用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疤痕疙瘩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疤痕疙瘩被中医称为蟹足肿或巨痕症,是纤维瘤的一种。此病与体质有关,是由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的产物,凡属疤痕体质者表皮若受到损伤,如创伤、烧烫伤、外伤、创伤、痤疮(青春痘)、打耳孔、打预防针、蚊虫叮咬等都可以形成不同程度的疤痕疙瘩和疤痕增生。疤痕疙瘩凸出皮肤表面呈瘤状增生,表面光滑,色红而发亮,常发现有扩张的毛细血管向外延伸。皮肤损坏至边缘向外伸出,蟹脚形变,感到奇痒或有刺痛灼热感。由于疼痛感敏锐,可能系神经末梢传导敏感或微神经瘤的形成,甚至衣服等轻轻触及即感疼痛,男女均可发生。疤痕疙瘩好发于胸、肩、颈、背与耳廓不但影响外观,而且局部疼痛、红痒疤痕收缩还影响功能运动,更会进一步影响四肢关节活动或五官之正常功能,这些疤痕更是非积极治疗不可。 本发明利用祖国中医学传统经验和现代西药结合,基于现有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疤痕疙瘩膏药,通过外治法,体表药物渗透到皮肤肌里,疏通经络,调合营卫,化瘀止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它使用方便,易于掌握,成本较低,因而被广泛农村和城市人民乐于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疤痕疙瘩膏药,并能清除疤痕,保持疗效持续性,治疗后期效果明显的去除疤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疤痕疙瘩膏药,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药料制备而成:五倍子 200-220份、白芷50-100份、白薇50-100份、蜈蚣 2-5 条、冰片 0.6-1.2份、白花蛇1-2条、肝素钠 0.1-0.2份、松香500-600份、植物油100-200份、黄丹300-400份、透皮渗透剂(氮酮)膏药量的0.5-3%、陈醋 1100-1500份、蜂蜜 430-470份。

进一步的,一种疤痕疙瘩膏药,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药料制备而成:五倍子 210份、蜈蚣 4 条(研粉)、冰片 0.8份、白花蛇1 条(研粉)、肝素钠 0.1份、松香550份、植物油150份、黄丹350份、透皮渗透剂(氮酮)0.5-3%、陈醋 1300份、蜂蜜 450份。

一种上述治疗疤痕疙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将药材分成两部分A五倍子、白芷、白薇焙干酌予碎断,过筛(40-60目);B蜈蚣 、冰片、白花蛇、肝素钠,烘干,粉碎,混匀,过筛(120目以上);

(2)制做流浸膏:将药料A浸入陈醋内120分钟后加热,煎沸后,继续再煎 60分钟后,过滤,去除药渣,把蜂蜜兑入滤液内溶化,文火熬制成流浸膏,备用;

(3)制作膏药基质:将植物油、松香加热沸腾炼制成老嫩合适、滴水(水温30度)成珠不分散为度,炼油时油温最高可达320度,稍放冷,下丹,将炼好的油在火上加热,边过筛边下丹,丹下完后,必须掌握仍能加热熬炼的程度,并随时检验,才能使基质的老、嫩合适。下丹撒布要匀,并不停的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锅底。下丹的速度太快而易溢锅,且基质的质地不匀;太慢时,又不易掌握其老嫩。如在下丹过程中着火,应暂时停止下丹,待熄灭后再下。下完丹后要及时观察其颜色,当视其变成深灰色或黑色时应立即做老、嫩检验,滴水(30℃)成柱,软而不粘,拉而不断。合格的膏药基质软化点 55—68 度。下丹成膏后离火,去火毒,用冷水喷洒锅中,即有黑烟冒出,反复多次,待稍冷时以细流倾入盛有较多冷水的水池或水盆中,并同时以木棒顺时针方向搅动,使其随水旋成带状。待冷却后,将其拧成适当小坨,浸于冷水内 7—10 天,每日换水 1—2 次;

(4)将膏药基质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70度,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时加入B和透皮渗透剂,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 45g,做好的膏药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3)中的植物油为芝麻香油或色拉油。

本发明能破瘀软坚,提高疤痕面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阻止疤痕增生的发展和恶化,对硬化性肥厚性疼痛疤痕组织起到软化、使之变平的作用;本发明对皮肤无刺激,无毒副作用,化瘀消肿,减少疤痕增生,止痛生肌,调整了血液循环,加快了新陈代谢,促进对细胞组织的修复,同时达到养护和疏通经络的目的, 既绿色健康又解决了一般药物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本发明利用了中药精华,将药效由表及里,深层次处理病灶,标本兼治,重点突出,全面合理,且换药简单,方便病人的使用,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治疗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 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疤痕疙瘩膏药,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药料制备而成:五倍子 210份、蜈蚣 4 条(研粉)、冰片 0.8份、白花蛇1 条(研粉)、肝素钠 0.1份、松香550份、麻油150份、黄丹350份、透皮渗透剂(氮酮)0.8%;

(1)药材分成两部分:A五倍子、白芷、白薇焙干酌予碎断;B蜈蚣 、白花蛇、肝素钠,烘干,粉碎,混匀,过筛(120目以上);C冰片单独粉碎过筛(120目以上);

(2)炼油、制作膏药基质:将麻油、松香加温至40-80度时,入药料A煎熬,至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去除药渣,然后将药油复入锅,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搅动。此过程是熬制膏药的一个关键,因熬油适中与否决定膏药的质量。如油熬的不到火候则膏药质量较松,贴着后,受热流动不能固着患部,如熬油大过,不但出膏少,更主要的是使膏药质硬,贴着力小,易于脱落或成废品,熬油恰到好处的标志是滴水成珠不分散为度。滴水(水温30度)成珠后,立即将锅离火,等油降至200-250度左右时,下黄丹并不停的顺一个方向搅动,一般约为5-10分钟。下丹后约3-5分钟做老嫩试验,到位后离火降温,然后将膏药倾入备好冷水中,浸泡3-7天,每日换水1-2次去火毒;

(3)摊膏时,将膏药基质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降温到70度,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药粉B和透皮渗透剂,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度时加冰片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摊贴和收藏。

实施例2:一种疤痕疙瘩膏药,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药料制备而成:五倍子 200份、蜈蚣 4 条(研粉)、冰片 0.8份、白花蛇1 条(研粉)、肝素钠 0.1份、陈醋 1300份、蜂蜜 450份、松香550份、色拉油100份、黄丹300份、透皮渗透剂(氮酮)1%;

(1)药材分成两部分:A五倍子、白芷、白薇焙干酌予碎断;B蜈蚣 、白花蛇、肝素钠,烘干,粉碎,混匀,过筛(120目以上);C冰片单独粉碎过筛(120目以上);

(2)制做流浸膏:将药料A浸入陈醋内120分钟后加热,煎沸后,继续再煎 60分钟后,过滤,去除药渣,把蜂蜜兑入滤液内溶化,文火熬制成流浸膏,备用;

(3)炼油、制作膏药基质:将植物油、松香加热沸腾炼制成老嫩合适、滴水(水温30度)成珠不分散为度,炼油时油温最高可达320度,稍放冷,下丹,将炼好的油在火上加热,边过筛边下丹,丹下完后,及时观察其颜色,当视其变成深灰色或黑色时应立即做老、嫩检验,滴水(30℃)成柱,软而不粘,拉而不断。合格的膏药基质软化点 55—68 度。下丹成膏后离火,去火毒,待冷却后,将其拧成适当小坨,浸于冷水内 3—7 天,每日换水 1—2 次;

(4)摊膏时将膏药基质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70度,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时加入B和透皮渗透剂,继续冷却至40度,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一种疤痕疙瘩膏药,由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药料制备而成:五倍子 210份、蜈蚣 3 条(研粉)、冰片 0.8份、白花蛇1 条(研粉)、肝素钠 0.1份、松香750份、麻油150份、黄丹90份、透皮渗透剂(氮酮)2%。并按照下述的方法制成疤痕疙瘩膏:

(1)药材分成两部分:A五倍子、白芷、白薇焙干酌予碎断;B蜈蚣 、白花蛇、肝素钠,烘干,粉碎,混匀,过筛(120目以上);C冰片单独粉碎;

(2)炼油、制作膏药基质:将麻油、松香加温至40-80度时,入药料A煎熬,至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去除药渣,然后将药油复入锅,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搅动。炼油至滴水(水温30度)成珠后,立即将锅离火,等油降至200-250度左右时,下黄丹并不停的顺一个方向搅动,一般约为5-10分钟。下丹后约3-5分钟做老嫩试验,到位后离火降温,然后将膏药倾入备好冷水中,浸泡3-7天,每日换水1-2次去火毒;

(3)摊膏时,将膏药基质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降温到70度,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药粉B和透皮渗透剂,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度时加冰片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摊贴和收藏。

本发明的一种疤痕疙瘩中主要原材料的作用:

五倍子: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蜈蚣: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白花蛇:主治中风及肢体麻木不仁、筋脉拘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脚软不能长久站立。瘙痒及疥癣。又能治瘾疹、身上自癜风、疠疡斑点。李时珍说:风善行数变,蛇亦善行数蜕,又食石南藤,所以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瘀癣恶疮之要药;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宜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白蔹:清热解毒,清痈散结,敛疮生肌。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烧烫伤;

肝素钠:是粘多糖硫酸酯类抗凝血药。近年来研究证明肝素钠还有降血脂作用。治疗各种疾病并发的早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陈醋:散瘀消积;止血;安蛔;解毒。症瘕积聚;吐血;衄血;便血;虫积腹痛;鱼肉菜毒;痈肿疮毒。治痃癖癥瘕,吐血,衄血,大便下血,阴部瘙痒,痈疽疮肿,解鱼肉菜毒;

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疮,水火烫伤;

黄丹:外用:拔毒生肌,杀虫止痒;攻毒截疟。用于痈疽疮疡,湿疹癣疮,惊痫癫狂,疟疾。能直接杀灭细菌寄生虫,有制止粘液分泌的作用;

芝麻油:祛斑滋润皮肤,容易被人体分解吸收和利用,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

松香: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主痈疽恶疮;瘰疬;瘘症;疥癣;白秃;疠风;痹症;金疮;扭伤;妇女白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适用于痈疖疮疡,湿疹,外伤出血,烧烫伤。

以上各原料在发挥各自单一作用的同时,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抗菌、排脓拔毒、生肌止痛之功。能有效修复疤痕、促进皮肤再生;该中药膏剂还可用于治疗痘痘;另外,用本中药膏剂涂抹在正常皮肤上,可使肌肤变得细腻光滑、有弹性。

本发明的疤痕疙瘩膏药使用方法:疤痕面积较大时,取用无菌白棉布一块,将按照上述步骤,将制得的中药膏药均匀平摊于棉布上,涂于斑痕及边缘,厚度 2-3 毫米,3 天换药 1 次,换药前清洗掉残留物,3个月一疗程,一般需两个疗程,即连续治疗半年,不能间断。按上述操作制作,换药不要提前。疤痕面积较小时,可制成贴膏使用。

本方治疗后,皮肤逐层脱落长平完全治愈,对斑痕疙瘩治疗有效率100%。

主治功用:破瘀软坚,凉血消肿、抗菌、排脓拔毒、生肌止痛。对硬化性肥厚性疼痛疤痕组织、疤痕疙瘩软化,使之变平的作用。

为表明本发明疤痕疙瘩膏药的治疗效果,特提供临床典型病历:

例 1 :刘某,女,63岁,胸部蟹型顽固疤痕疙瘩,面积较大,多年治疗未愈,凸出皮肤表面,质硬色红,一旦温度变化就会感到疼痛刺痒,到我处治疗,敷药膏患处,十五天后疤痕平复,症状得到控制,两个疗程后康复。

例 2 :王某,女,28岁,由于洗浴不慎,胸部感染形成疤痕,因无痛痒未有治疗,疤痕开始增生,凸起皮肤表面,色泽鲜红,天气变化时有时痒,有刺痛感。到我处治疗,敷药膏于痛处,五天后疼痛感消失,一个疗程后康复。

例 3:某女,55岁,背部、肩部出汗感染形成多个疤痕疙瘩,多年未愈并不断增加,凸出皮肤表面,气候变化感到刺痒,到我处治疗,敷药膏患处, 十天后疤痕疙瘩症状得到控制,两个疗程后康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