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安全式防回血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693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留置针安全式防回血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留置针安全式防回血夹。



背景技术:

从留置针引进我国以来,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反映出来,病人由于长时间的输送药液,往复的穿刺会增加病人的痛苦,留置针由于留置人体的时间长,减少了往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当输液动作中断时,为了防止人体血液回流,必须使用止液夹将管路封闭。但是,由于现有的止液夹结构上存在缺陷,使得止液效果不理想,从而导致人体血液回流。血液顺着留置针流入管路会对病人造成心理负担,且血液长时间在体外管路内存留会导致血液凝固,从而形成血栓造成医患纠纷。

回血是临床的普遍现象,但处理不及时后果是很严重的。这就要求有一种能够防止血液回流的留置针来解决这一问题。而留置针的回血问题主要是由于止液夹的卡紧不到位或卡紧后回弹造成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置针安全式防回血夹以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留置针安全式防回血夹,包括一体化结构的压片、锁扣和底板,压片下有压头,其特征是:底板上有前凸起和后凸起;当压头位于下止位时,位于两个凸起之间,且前凸起的后侧面与压头的前侧面、后凸起的前侧面与压头的后侧面配合完成夹紧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起到封闭任务的凸起设计成双模封闭形式,形成了二次夹紧的作用,使封闭的效果更明显。而且在二次夹紧的过程中由于缓慢挤压,会在输液管内形成正压。人体血液流动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会对卡夹形成挤压。而本实用新型由于形成了一个管路曲线,这就对血液的挤压形成一种缓慢释放。而由于压头是硬性塑料,不会被挤压变形。最终让血液不回流到套管中,从而形成血栓。而留置在人体的部分套管由于血液的温度会把该部分血液软化,不会凝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留置针血液回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于自由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夹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图中,1是压头,2是前凸起,3是后凸起,4是锁扣,5是压片,6是底板,7是输液管。

使用时:

当本实用新型处于自由状态时,即正常输液状态时,液体通过输液管7、留置针进入人体。

当输液过程需要中断时,压下压片5,压片5与压头1同时下移,压头1会压迫着输液管7向前凸起2和后凸起3之间靠拢,直到到达止位,此时:前凸起3的后侧面与压头1的前侧面对输液管起到主封闭作用;后凸起3的前侧面与压头1的后侧面起到二次封闭作用。

上述状态,压片5的末端已经跨过锁扣4(整体材质都是由塑料制成,故锁扣4有弹性),并被锁扣4反向锁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