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外露导管护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1355阅读:1524来源:国知局
PICC外露导管护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ICC外露导管护带,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PICC是将一条细长而柔软的导管,由手臂上的血管插入人体,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血管内,可以防治药物对外周小血管的刺激和损伤,可以保留很长时间(半年~1年)。PICC管,是一条由高等级医用硅胶制成的柔软的,有弹性的导管,与血管的相容性好。PICC管需要在体外露出一段便于注射,但由于病人运动或者外力等原因,PICC管容易脱管,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而且不利于病情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PICC管外置段收纳起来,避免污染,防止脱管,减轻病人痛苦的PICC外露导管护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ICC外露导管护带,包括带体,带体为弹性透气布料制成,带体两侧固定尼龙搭扣,带体缠绕在人的手臂上然后通过尼龙搭扣连接固定,带体上固定收纳袋,收纳袋呈长条形,收纳袋固定方向沿着手臂方向,收纳袋上下两端开口,收纳袋底端设掀盖,掀盖上固定按扣,掀盖通过按扣与收纳袋固定连接并将收纳袋底部封口,收纳袋为透明塑料材质,收纳袋上端固定限位块,限位块的工作面设有凹槽,其背面粘贴在收纳袋袋口内侧,袋体上设观察窗,观察窗对应穿刺点的位置,观察窗通过塑料膜覆盖。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将带体缠绕在人的手臂上然后通过尼龙搭扣连接固定,带体为弹性透气布料制成,不仅透气,而且有弹性,使得袋体固定牢固,观察窗对应穿刺点的位置,观察窗通过塑料膜覆盖,可以随时观察穿刺点的状况,PICC管外置段伸入收纳袋内,当需要输液操作时,将收纳袋的掀盖打开,然后进行输液操作,收纳袋上端固定限位块,限位块的工作面设有凹槽,其背面粘贴在收纳袋袋口内侧,限位块与PICC管的摩擦力较大,可以防止PICC管移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ICC外露导管护带,将带体缠绕在人的手臂上然后通过尼龙搭扣连接固定,带体为弹性透气布料制成,不仅透气,而且有弹性,使得袋体固定牢固,可以随时观察穿刺点的状况,PICC管外置段伸入收纳袋内,防止PICC管污染,限位块与PICC管的摩擦力较大,可以防止PICC管移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是图1所示实施例限位块的示意图。

图中:1、带体;2、尼龙搭扣;3、收纳袋;4、限位块;5、PICC管;6、按扣;7、掀盖;8、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ICC外露导管护带,包括带体1,带体1为弹性透气布料制成,带体1两侧固定尼龙搭扣2,带体1缠绕在人的手臂上然后通过尼龙搭扣2连接固定,带体1上固定收纳袋3,收纳袋3呈长条形,收纳袋3固定方向沿着手臂方向,收纳袋3上下两端开口,收纳袋3底端设掀盖7,掀盖7上固定按扣6,掀盖7通过按扣6与收纳袋3固定连接并将收纳袋3底部封口,收纳袋3为透明塑料材质,收纳袋3上端固定限位块4,限位块4的工作面设有凹槽,其背面粘贴在收纳袋3袋口内侧,袋体上设观察窗8,观察窗8对应穿刺点的位置,观察窗8通过塑料膜覆盖。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将带体1缠绕在人的手臂上然后通过尼龙搭扣2连接固定,带体1为弹性透气布料制成,不仅透气,而且有弹性,使得袋体固定牢固,观察窗8对应穿刺点的位置,观察窗8通过塑料膜覆盖,可以随时观察穿刺点的状况,PICC管5外置段伸入收纳袋3内,当需要输液操作时,将收纳袋3的掀盖7打开,然后进行输液操作,收纳袋3上端固定限位块4,限位块4的工作面设有凹槽,其背面粘贴在收纳袋3袋口内侧,限位块4与PICC管5的摩擦力较大,可以防止PICC管5移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