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09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材,尤其是按摩椅中的按摩机芯用按摩组件。



背景技术:

为实现按摩机芯要锤打和揉捏两个功能,其一般包括揉捏电机、揉捏轴、锤打电机、敲击轴、连杆及按摩组件。按摩组件包括安装座、设于安装座内的偏心轴套、与安装座连接的按摩臂和安装在按摩臂上的按摩轮。偏心轴套套在揉捏轴上,揉捏电机通过驱动揉捏轴旋转使偏心轴套实现偏心运动,进而实现按摩组件的揉捏动作。在敲击电机的输出轴和敲击轴之间设有敲击传动机构,所述的敲击传动机构包括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及皮带,主动皮带轮设在敲击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皮带轮设在敲击上,皮带套在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上;当敲击电机工作时,敲击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皮带轮旋转,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皮带轮旋转,从动皮带轮带动敲击轴旋转,敲击轴驱动连杆座运动,连杆座通过连杆带动按摩组件实现敲击动作。按摩组件为整个按摩机芯的核心部分,现有的按摩组件组装中,在偏心轴套的一端设置偏心短轴,其与偏心轴套配合,用于封堵轴承;偏心轴套的另一端设有凸缘,在凸缘与轴承之间设有封板,利用封板和偏心短轴就可将轴承完成限制。按摩球头一般为硅胶材料,硅胶材料较软,难以与金属材质的按摩臂连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且连接可靠的连接结构将按摩球头枢接在按摩臂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按摩组件,按摩球头与按摩臂的连接可靠、简单,按摩球头不容易掉落和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摩组件,包括按摩臂和按摩球头;所述按摩臂呈V形,按摩臂包括前臂和后臂,前臂的一端与后臂的一端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连接孔,前臂的另一端通过支撑件与前按摩球头枢接,后臂的另一端通过支撑件与后按摩球头枢接;所述前按摩球头的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后按摩球头的一侧直径大于另一侧直径并呈弧形过渡;所述前按摩球头和后按摩球头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圆环形,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一个以上的固定槽和一个以上的固定柱;所述支撑件由两个对称的支撑部组成,两个支撑部分别设置在连接件的两侧,所述支撑部包括环套和设置在环套一侧的挡边,所述挡边与环套之间设有与所述固定槽配合的定位片,所述挡边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配合的固定孔;所述支撑件套在枢接轴上。按摩球头成型过程中加入硬质的连接件,使按摩球头与连接件能够一体成型出来,二者的连接可靠;与按摩球头一体成型的连接件再与支撑件连接,使按摩球头够枢接在枢接轴上,再将枢接轴与按摩臂连接即可完成按摩球头与按摩臂的装配。连接件可作为按摩球头的骨架,不但可以起到连接的作用,而且可以支撑按摩球头,使按摩球头作用在人体上的力更有力量,按摩效果更显著。另外,后按摩球头的一侧直径大于另一侧直径并呈弧形过渡,按摩时,后按摩球头与人体的背部相抵,并且具有由外往里的按摩动作,由于人体的背部中间比两侧更凸出,所以该后按摩球头的结构更符合人体工学,按摩效果更好。

作为改进,所述前臂与后臂之间的夹角为()。

作为改进,所述前臂的长度为14~16cm,短臂的长度为6~8cm。

作为改进,所述前按摩球头的直径为40~50mm,后按摩球头的直径为60~70mm。

作为改进,所述前臂通过弯折形成第一前连接部、第二前连接部和第三前连接部,所述后臂通过弯折形成第一后连接部、第二后连接部和第三后连接部,第一前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后连接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前连接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前连接部与第三前连接部连接,第一后连接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后连接部与第三后连接部连接;第一前连接部、第三前连接部、第一后连接部和第三后连接部所在的平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按摩球头成型过程中加入硬质的连接件,使按摩球头与连接件能够一体成型出来,二者的连接可靠;与按摩球头一体成型的连接件再与支撑件连接,使按摩球头够枢接在枢接轴上,再将枢接轴与按摩臂连接即可完成按摩球头与按摩臂的装配,使按摩球头与按摩臂的连接可靠、简单,按摩球头不容易掉落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摩球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按摩球头与按摩臂的分解视图。

图4为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按摩组件,包括按摩臂1和按摩球头2、3。所述按摩臂1呈V形,按摩臂1包括前臂11和后臂12,所述前臂11与后臂12之间的夹角为120~140°,所述前臂11的长度为14~16cm,短臂的长度为6~8cm;本实用新型延长了前臂11的长度,使前臂11的前端能够延伸至颈椎适合位置。所述前臂11通过弯折形成第一前连接部111、第二前连接部112和第三前连接部113,所述后臂12通过弯折形成第一后连接部121、第二后连接部122和第三后连接部123,第一前连接部111的一端与第一后连接部121的一端连接,第一前连接部1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前连接部112与第三前连接部113连接,第一后连接部12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后连接部122与第三后连接部123连接;第一前连接部111、第三前连接部113、第一后连接部121和第三后连接部123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一前连接部111与第二前连接部112的夹角a1,第二前连接部112与第三前连接部113的夹角a2,a1和a2相等且为钝角;第一后连接部121与第二后连接部122的夹角b1,第二后连接部122与第三后连接部123的夹角b2,b1和b2相等且为钝角。所述第一前连接部111与第一后连接部121连接处设有连接孔13,按摩臂1通过该连接孔13与安装座连接固定,进而安装座通过偏心组件与揉扭轴连接。

如图1、2所示,所述按摩球头包括前按摩球头2和后按摩球头3,前按摩球头2通过支撑件6枢接在第三前连接部113上,后按摩球头3通过支撑件6枢接在第三后连接部123上。所述前按摩球头2的中间设有凹槽21。所述后按摩球头3的一侧直径大于另一侧直径并呈弧形过渡,按摩时,后按摩球头3与人体的背部相抵,并且具有由外往里的按摩动作,由于人体的背部中间比两侧更凸出,所以该后按摩球头3的结构更符合人体工学,按摩效果更好。所述前按摩球头2和后按摩球头3上均设有容置支撑件6的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内嵌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呈圆环形,连接件4与硅胶的按摩球头一体成型。所述连接件4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固定槽41和固定柱42,固定槽41和固定柱42呈圆周均匀分布。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件6由两个对称的支撑部61组成,两个支撑部61分别设置在连接件4的两侧。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部61包括环套611和设置在环套611一侧的挡边612,所述挡边612与环套611之间设有与所述固定槽41配合的定位片613,所述挡边612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42配合的固定孔614。通过装配可以将支撑件6与按摩球头的连接件4连接固定;所述支撑件6套在枢接轴上,所述枢接轴与按摩臂1连接,从而实现按摩球头与按摩臂1的枢接连接。

按摩球头成型过程中加入硬质的连接件4,使按摩球头与连接件4能够一体成型出来,二者的连接可靠;与按摩球头一体成型的连接件4再与支撑件6连接,使按摩球头够枢接在枢接轴上,再将枢接轴与按摩臂1连接即可完成按摩球头与按摩臂1的装配。连接件4可作为按摩球头的骨架,不但可以起到连接的作用,而且可以支撑按摩球头,使按摩球头作用在人体上的力更有力量,按摩效果更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