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轮椅。
背景技术:
传统轮椅的靠背调节一般采用销轴配合若干调节的孔销轴配合方式进行调节,每个调节孔对应一个靠背角度,调节时需将销轴从一个调节孔中拔出,然后插入到另一个合适的调节孔,十分麻烦,而且角度受到调节孔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靠背调节至任意角度,而且调节方便的靠背可调轮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靠背可调轮椅,具有靠背、座位、扶手管、前臂和后臂,所述靠背通过铰支座铰接在座位上,所述前臂的下端装有前轮,所述后臂的下端装有后轮,其改进在于:
a、还具有丝杆、丝母和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前臂固定连接或制成一体;
b、所述丝杆支承在扶手管上,所述丝母装在连接架上且与丝杆螺纹连接,扶手管后端铰支在靠背的中部;
c、所述后臂的上端铰支在连接架上,后臂的中部铰支在靠背与座位的铰支座上;
d、所述丝杆穿过前臂的上端,所述前臂的中部铰支在座位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丝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护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扶手管设有丝杆前支承板和丝杆后支承板,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丝杆前支承板的前支承孔,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丝杆后支承板的后支承孔,且端部装有卡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扶手管的截面呈U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座位的两侧侧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变档片,变档片上可拆式连接有前伸支脚,前伸支脚的下端铰支有踏脚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伸支脚为长度可调式,由上部套管套装在下部连接杆上,且由紧定螺钉紧定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所述丝杆固定在扶手管内,所述丝母穿过连接架并装配在丝杆上,所述后臂的一端铰支在连接架上,后臂的中部铰支在靠背与座位的铰支处,所述丝杆穿过前臂的一端,所述前臂的中部铰支在座位上,调节靠背角度时采用丝杆结构调节,使得靠背可以调整至任意角度,而且调节只需转动丝杆即可,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靠背处于一种状态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靠背处于另一种状态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扶手处的仰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靠背可调轮椅,具有靠背1、座位2、扶手管3、前臂4和后臂5,所述靠背1通过铰支座12铰接在座位2上,所述前臂4的下端装有前轮10,所述后臂5的下端装有后轮11。
如图4、5所示,还具有丝杆6、丝母7和连接架8,所述连接架8与前臂4固定连接或制成一体。
如图1、2、3、4所示,所述丝杆6支承在扶手管3上,所述丝母7装在连接架8上且与丝杆6螺纹连接,扶手管3的后端铰支在靠背1的中部,所述后臂5的上端铰支在连接架8上,后臂5的中部铰支在靠背1与座位2的铰支座12上,所述丝杆6穿过前臂4的上端,所述前臂4的中部铰支在座位2上。
如图1~5所示,所述丝杆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护套9。
如图5所示,所述扶手管3设有丝杆前支承板3-1和丝杆后支承板3-2,所述丝杆6的一端穿过丝杆前支承板3-1的前支承孔3-1-1,所述丝杆6的另一端穿过丝杆后支承板3-2的后支承孔3-2-1,且端部装有卡圈16。
如图1、5所示,所述扶手管3的截面呈U形。
如图1所示,所述座位2的两侧侧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变档片13,变档片13上可拆式连接有前伸支脚14,前伸支脚14的下端铰支有踏脚板15,所述前伸支脚14为长度可调式,由上部套管14-1套装在下部连接杆14-3上,且由紧定螺钉14-2紧定连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