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进气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5045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环氧乙烷进气保温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氧乙烷进气保温装置,属于环氧乙烷灭菌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环氧乙烷灭菌器是目前应用广泛,暂时无法替代的低温灭菌产品,特别对畏热畏湿的物品更是理想的灭菌产品,目前普通的方式是将储罐中的EO及混合气体经过换热器体换热,使其变成气态,然后传输到内室中进行灭菌。但是,环氧乙烷气体进柜之前就发生了气液变化严重影响气体利用及灭菌工艺;甚至易燃易爆,特别是环氧乙烷气体用于大截面、大容积的灭菌器时,环氧乙烷气体更容易发生气液变化,易发生易燃易爆的情况。环氧乙烷简称:EO,沸点10.7℃,通常呈液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氧乙烷进气保温装置,能够保持环氧乙烷气体适合的温度,达到灭菌要求,保持环氧乙烷气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氧乙烷进气保温装置,包括:

储气罐,用于存储环氧乙烷气体;

气体保温管,气体保温管一端连通储气罐,气体保温管另一端连通灭菌内室;

气体保温管外部设有加热结构。

从储气罐出来的环氧乙烷气体经过加热结构加热后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环氧乙烷气体进入灭菌内室进行灭菌。

优选地,加热结构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于气体保温管外部,换热器位于靠近储气罐的一端;加热结构还包括设于气体保温管外部的加热膜,加热膜位于换热器和灭菌内室之间,加热膜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加热膜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膜的加热温度。能够非常精确地控制加热膜加热的温度,能够满足环氧乙烷灭菌要求的温度,同时,保持环氧乙烷气体稳定性,减少环氧乙烷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危险。

优选地,加热结构包括设于气体保温管外部的至少两段分段加热膜,分段加热膜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分段加热膜均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分段加热膜的加热温度。控制器能够分别控制每一分段加热膜加热温度,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分段加热膜加热温度,分段加热膜能够分别设定加热温度,温度调节更方便,不必采用换热器加热,操作简便,维护也更加方便。

优选地,加热结构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于气体保温管外部,换热器位于靠近储气罐的一端;加热结构还包括设于气体保温管外部的加热管,加热管位于换热器和灭菌内室之间,加热管两端分别分别通过通入管和排出管连通加热器,通入管、加热管、排出管和加热器内有循环流动的加热介质。通过加热介质在通入管、加热管、排出管和加热器内循环流动实现对气体保温管的加热,保持气体保温管内环氧乙烷气体适合的温度。

优选地,加热介质为水或蒸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气体保温管外部设置加热结构,使得环氧乙烷气体进入灭菌内室前以及进入灭菌内室时始终保持灭菌要求的温度,确保环氧乙烷气体满足灭菌要求,避免环氧乙烷气体液化,同时,保持环氧乙烷气体的稳定性,减少易燃易爆的情况。

(2)通过在气体保温管外部设置加热膜或者分段加热膜,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温度,能够精确调整加热膜加热的温度,能够保持环氧乙烷气体保持适当的温度,能够满足灭菌要求,同时,稳定性也好,不会发生易燃易爆的情况。

(3)通过在气体保温管外部设置加热管,能够保持环氧乙烷气体保持适当的温度,不会在到达灭菌内室之前液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储气罐 12、第一车间 13、换热器 15、加热膜 16、加热管 17、气体保温管 18、第二车间 19、灭菌内室 20、通入管 21、控制器 22、加热器 23、排出管;

15.1、第一分段加热膜 15.2、第二分段加热膜 15.3、第三分段加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氧乙烷进气保温装置,包括:

储气罐11,用于存储环氧乙烷气体;

气体保温管17,气体保温管17一端连通储气罐11,气体保温管17另一端连通灭菌内室19;

气体保温管17外部设有加热结构。

如图1所示,加热结构包括换热器13,换热器13设于气体保温管17外部,换热器13位于靠近储气罐11的一端;加热结构还包括设于气体保温管17外部的加热膜15,加热膜15位于换热器13和灭菌内室19之间,加热膜15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加热膜15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器21,控制器21用于控制加热膜15的加热温度。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环氧乙烷气体从储气罐11进入气体保温管17,经过换热器13加热,温度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气体保温管17外部的加热膜15继续对气体保温管17加热,避免环氧乙烷气体因热损失导致温度下降,控制器21控制加热膜15加热的温度。环氧乙烷气体从气体保温管17直到进入灭菌内室19,一直保持适合的温度,既能够满足灭菌要求,又能够保持稳定性。

如图2所示,加热结构包括设于气体保温管17外部的至少两段分段加热膜,分段加热膜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分段加热膜均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器21,控制器21用于控制分段加热膜的加热温度。分段加热膜可以设置3段,分别为第一分段加热膜15.1、第二分段加热膜15.2和第三分段加热膜15.3。储气罐11位于第一车间12,灭菌内室19位于第二车间18,第一车间12和第二车间18相距较远,因此,气体保温管17长度较长,采用分段加热膜分段控制效果更好,温度调控更方便。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环氧乙烷气体从储气罐11进入气体保温管17,经过换热器13加热,温度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气体保温管17外部的第一分段加热膜15.1、第二分段加热膜15.2和第三分段加热膜继续对气体保温管17加热,避免环氧乙烷气体因热损失导致温度下降,控制器21可以分别控制第一分段加热膜15.1、第二分段加热膜15.2和第三分段加热膜15.3加热的温度,对第一分段加热膜15.1可以按照对环氧乙烷气体汽化要求设置加热温度;对第二分段加热膜15.2和第三分段加热膜15.3分别控制到需要保持环氧乙烷气体不液化同时满足灭菌要求的温度;环氧乙烷气体从气体保温管17直到进入灭菌内室19,一直保持适合的温度,既能够满足灭菌要求,又能够保持稳定性。

如图3所示,加热结构包括换热器13,换热器13设于气体保温管17外部,换热器13位于靠近储气罐11的一端;加热结构还包括设于气体保温管17外部的加热管16,加热管16位于换热器13和灭菌内室19之间,加热管16两端分别通过通入管20和排出管23连通加热器22,通入管20、加热管16、排出管23和加热器22内有循环流动的加热介质。加热介质为水或蒸汽。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环氧乙烷气体从储气罐11进入气体保温管17,经过换热器13加热,温度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气体保温管17外部的加热管16继续对气体保温管17加热,加热器22对加热介质,加热介质通过通入管20进入气体保温管17,然后经排出管23回流到加热器22。避免环氧乙烷气体因热损失导致温度下降,环氧乙烷气体从气体保温管17直到进入灭菌内室19,一直保持适合的温度,既能够满足灭菌要求,又能够保持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