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贴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889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极贴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贴片。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人会因为压力和焦虑产生各种头痛和偏头痛,最常见的类型有: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丛急性头痛和三叉神经痛。这些病以慢性居多,在治疗方法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理疗方法,目前使用最多的理疗方法是电疗,主要用于缓解人们因为压力和焦虑产生的头痛。

电疗是将一定电压和频率的脉冲电信号,通过电极与人体相连,由于人体组织的很多组成部分都存在一定的电特性,所以当受到电刺激时,人体的肌肉、神经和体液、血液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理化反应。传统的电极贴片存在与人体的贴合度不高、无法准确定位待被刺激的特定神经元等缺点,因此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人体的贴合度高、能够准确定位并接触神经元、治疗效果好的电极贴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极贴片,包括电极贴片本体,所述电极贴片本体的的上端面设置为弧形,所述电极贴片本体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电极贴片本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纽扣,所述纽扣与所述电极贴片本体相连通,所述纽扣的内部设置有生物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芯片设置为组织芯片,所述组织芯片设置为扇形,所述组织芯片包括规则排列的多个圆柱形组织芯。

进一步的,所述纽扣包括相互连通的工字形上纽扣和圆形下纽扣,所述圆形下纽扣设置在所述电极贴片本体的背面,所述工字形上纽扣设置在所述电极贴片本体的正面。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贴片本体的正面设置为导电碳膜,所述电极贴片本体的背面设置为导电粘胶。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粘胶上开设有与所述圆形下纽扣相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粘胶的厚度与所述圆形下纽扣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碳膜上设置有两个矩形接口,两个所述矩形接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工字形上纽扣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碳膜的表面上设置有绝缘网格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粘胶的表面上设置有塑料保护膜。

进一步的,所述纽扣采用绝缘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电极贴片本体的上端面设置为弧形,且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缺口,使电极贴片呈蝴蝶形外观,其外形符合了人体工程,适合头部相应安置部位情况,可以同时作用多个面部穴位,配合治疗仪器,达到高效治疗目的。

电极贴片本体上设置有纽扣,纽扣中设置有生物芯片,生物芯片能产生场效应并自动搜索神经元,形成微谐振,使电极贴片本体可以准确定位神经元,缩短治疗时间;生物芯片采用扇形的组织芯片,使其更好地符合面部神经的分布。

导电碳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及力学性能,且其生产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制备出各种尺寸及形状的样品。

导电粘胶既具有导电性能,又具有反复使用的粘贴性;导电粘胶可粘贴于人体任何弯曲角度的皮肤上,其具有无毒、无致敏性、无刺激性、无皮肤残留物等优良特性,从而达到使用安全的目的;通过导电粘胶可以帮助患者更舒适方便地佩戴电极贴片,并将使用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分散,防止皮肤被热量灼伤。

导电碳膜上的两个矩形接口可与治疗仪形成接触式可滑动电极导电方式,大大方便实际使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绝缘网格层采用绝缘油墨,并通过丝印的方式印刷在导电碳膜的上表面,由于绝缘网格层为网格结构,其与导电碳膜连接部位的电阻值分布均匀,使用电极贴片时,可以使治疗仪产生的电脉冲均匀、轻柔地作用于人体。

导电粘胶的表面设置有塑料保护膜,对电极贴片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丧失粘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组织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极贴片本体;11、导电碳膜;12、导电粘胶;13、矩形接口;14、绝缘网格层;15、弧形缺口;16、凹槽;2、纽扣;21、工字形上纽扣;22、圆形下纽扣;3、组织芯片;31、组织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极贴片,包括电极贴片本体1,电极贴片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为弧形,电极贴片本体1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缺口15,使电极贴片本体1呈蝴蝶形外观,即左右两端向外伸展,与人体的额头相贴合;左右两侧的弧形缺口15符合眼眶的弧度;且其底端变小,与人体的鼻梁上端相贴合;因此电极贴片本体1的外形更符合人体工程,适合人体头部相应安置部位情况,通过电极贴片本体1可以同时作用多个穴位,再配合治疗仪器,能够达到缓解人们的各种压力,并且治疗和预防各种头痛和偏头痛的目的。

电极贴片本体1结构轻巧便捷,无任何外接电源,且其内部设置有作为其导电体的生物芯片,具体来说,电极贴片本体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纽扣2,纽扣2与电极贴片本体1相连通,纽扣2的内部设置有生物芯片;生物芯片能产生场效应并自动搜索神经元,形成微谐振,使其可以准确定位神经元,缩短治疗时间;生物芯片设置为组织芯片3,组织芯片3包括规则排列的多个圆柱形组织芯31,如图4所示,组织芯片3设置为扇形,能够更好地符合面部神经的分布。

如图2所示,纽扣2包括相互连通的工字形上纽扣21和圆形下纽扣22,圆形下纽扣22设置在电极贴片本体1的背面,工字形上纽扣21设置在电极贴片本体1的正面。圆形下纽扣22和人体接触,并测量人体皮肤的阻抗系数以及神经纤维的刺激系数;工字形上纽扣21中设置有对治疗仪进行信息反馈的模块,以便按照个体用户的具体要求准确调整脉冲的特性。

电极贴片本体1的正面设置为导电碳膜11,电极贴片本体1的背面设置为导电粘胶12。导电碳膜11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及力学性能,且其生产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制备出各种尺寸及形状的样品;导电粘胶12既具有导电性能,又具有反复使用的粘贴性;导电粘胶12可粘贴于人体任何弯曲角度的皮肤上,其具有无毒、无致敏性、无刺激性、无皮肤残留物等优良特性,从而达到使用安全的目的;此外,通过导电粘胶12可以帮助患者更舒适方便地佩戴电极贴片,并将使用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分散,防止皮肤被热量灼伤。

导电粘胶12的厚度与圆形下纽扣22的厚度相同;如图3所示,导电粘胶12上开设有与圆形下纽扣22相匹配的凹槽14,保证将电粘胶12与人体的额头稳固粘接后,圆形下纽扣22与人体的眉心处的皮肤相接处,以收集人体自身的生物电信号。

导电碳膜11上设置有两个矩形接口13,两个矩形接口13分别设置在工字形上纽扣21的两侧。矩形接口13可与治疗仪形成接触式可滑动电极导电方式,大大方便实际使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导电碳膜11的表面上设置有绝缘网格层14。绝缘网格层14采用绝缘油墨,并通过丝印的方式印刷在导电碳膜11的上表面上。印版呈网状结构、版面形成通孔和不通孔两部分,印刷时绝缘油墨在刮墨版的挤压下从版面通孔部分漏印在导电碳膜11上。由于绝缘网格层14为网格结构,其与导电碳膜11连接部位的电阻值分布均匀,使用电极贴片时,可以使治疗仪产生的电脉冲均匀、轻柔地作用于人体。

导电粘胶12的表面上设置有塑料保护膜,对电极贴片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丧失粘性。

纽扣2采用绝缘塑料制成,防止触电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极贴片,该电极贴片粘贴于在人体的额头部位,在治疗时能够产生场效应并自动搜索神经元,形成微谐振,并准确定位神经元,接收治疗仪产生高频率的脉冲,并通过将该脉冲作用于人体神经纤维,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是一种非药物治疗头痛和偏头痛的治疗手段。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