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手背湿敷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975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手背湿敷保护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用品,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手背湿敷保护套。



背景技术:

硫酸镁有消炎去肿的功效,硫酸镁稀释液湿敷现临床已广泛使用,病员手背进行硫酸镁湿敷治疗时,将浸有硫酸镁稀释液的湿纱布直接覆盖于病人手背,纱布表面没有固定物及保护层,治疗过程中由于病人活动,容易使纱布移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浸于纱布的稀释液流出会影响药液的浓度和纱布的保湿度,影响治疗效果;流出的稀释液也易污染病员床单、被套及病员服,影响病员舒适度,加之频繁更换床单、被套等也增加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一次性手背湿敷保护套,既能固定敷料避免移位,促进治疗效果;又能避免硫酸镁稀释液外漏后污染床单、被套及病员服,增加病人舒适度,减少更换床单、被套的频率,减轻临床工作量;同时避免药液外漏后影响敷料的湿度,进而保证疗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次性手背湿敷保护套,包括手套、敷料,所述手套为分指手套,所述分指手套为漏指手套,所述手套的五个漏指口均设有松紧带,手套手腕部外壁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一面设置粘胶,所述敷料附着在手套手背部的内表面。使用时,将硫酸镁溶液浸润在敷料上,然后手背朝下戴上手套,再将手背翻转朝上即可实施湿敷。漏指的分指手套能够增加病人佩戴本实用新型的舒适性,不影响其双手的使用。病人戴上手套后,拉紧手腕部的凸耳,通过凸耳一面的粘胶将凸耳粘接固定在手套的手腕部,让手套的手腕部密封,加上漏指口的松紧带密封,能够避免硫酸镁稀释液外漏,同时能够保持敷料的湿度。由于敷料附着在手套手背部的内表面,能够避免敷料移位。

优选的,所述手套手腕部内壁附着有防漏层。能够进一步防止硫酸镁稀释液外漏。

优选的,所述防漏层为棉布、海绵或者无纺布材质。能够将硫酸镁稀释液吸收,避免外漏。

进一步的,所述防漏层为水胶体敷料材质。能够将硫酸镁稀释液隔离,避免外漏。

进一步的,所述敷料含有硫酸镁溶液。可直接佩戴使用,不用另外配置硫酸镁稀释液。

优选的,所述敷料表面设有离型膜。能够避免使用前硫酸镁稀释液从敷料中浸出,污染手套。

优选的,所述手套为透明材质。方便医护人员观察病人的病情和湿敷状况。

进一步的,所述手套为PE材质。聚乙烯材质的手套成本低,同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松紧带为橡皮筋。成本低,密封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敷料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敷料与手套可拆卸粘接。可以适用于手背不同位置的湿敷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手套、2-敷料、3-离型膜、11-松紧带、12-凸耳、13-防漏层、14-粘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次性手背湿敷保护套,包括手套1、敷料2,手套1为分指手套,分指手套为漏指手套,手套1的五个漏指口均设有松紧带11,手套1手腕部外壁设有凸耳12,凸耳12一面设置粘胶14,敷料2附着在手套1手背部的内表面,手套1手腕部内壁附着有防漏层13,防漏层13为棉布、海绵、无纺布材质或者水胶体敷料材质,敷料2含有硫酸镁溶液,敷料2表面设有离型膜3,手套1为透明的PE材质,松紧带11为橡皮筋,敷料2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敷料2与手套1可拆卸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时,调整敷料2在手套1内的位置,撕去离型膜3,然后手背朝下戴上手套1,拉紧手腕部的凸耳12,通过凸耳12一面的粘胶14将凸耳12粘接固定在手套1的手腕部,再将手背翻转朝上即可实施湿敷。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