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50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套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套筒。



背景技术:

在内窥镜检查/手术中,采用柔性器械沿体腔插入到诸如胃、十二指肠、小肠或大肠之类的身体内部,该器械设置有光纤或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机,使得图像能够围绕弯曲传输以及能够生成图像在屏幕上显示。例如,结肠镜和小肠镜检查,用以评估肠的健康状态。由于肠长且卷曲,结肠内层为褶皱结构,因此在镜检时往往存在巨大困难,例如内窥镜的末端进入结肠肠腔中进行检查时,这些褶皱会妨碍医护人员观察肠壁黏膜表面,特别是隐藏在褶皱里的癌前病变和恶性病变;也常会出现粪便和液体残余隐藏在结肠壁,妨碍结肠组织的正确检查等情况。

为了克服镜检所面临的问题,人们已经做了各种努力,例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采用双气囊的肠镜,然而双气囊肠镜需要大量附加套件、操作者在控制气囊的顺序充气和放气方面的高技巧,它还是一个长时间的手术,有时需要花费几个小时,且存在肠壁内“打滑”、不能用于活组织检查或治疗等问题。PCT/GB2011/050981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内窥器械的、具有多个可动的、在外部倾斜的突出元件的覆盖物,该覆盖物包括套设在内窥镜上的细长管状构件,管状构件外表面设有间隔开的突出元件,每一个突出元件具有末端和基部,突出元件能绕其基部转动,突出元件成扇形展开,以与已插有医疗内窥器械的人体通道的内腔壁接触,并对内腔壁提供支撑并扩大该内腔壁。但是,该款产品在退镜检查阶段,对肠壁的褶皱拨开力不足,检查时,支撑肠壁力不足,没办法有效地扩大视野,且与肠壁的摩擦力太小,容易打滑。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管状构件太软,需要管状构件的外边表面加设套筒,作为外壁支撑,但是外壁往往比较硬,会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且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PCT/US2013/044407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套筒,该内窥镜套筒包括管状构件,隔开的凸出元件从管状构件延伸。凸出元件在朝管状构件的近侧和远侧方向上都可弯曲。朝近侧方向弯曲凸出元件所需的力(插入力)小于朝远侧方向弯曲凸出元件所需的力(拔出力)。凸出元件的外周长随拔出力增加而减小。这款产品的缺点是进入大肠阶段,阻力很大,患者很痛苦;由于外径过大,进入回盲瓣很困难,没办法对回盲瓣处的病变,进行筛查,容易漏检病变,产品很厚重,耽误内窥镜镜头部位转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公开一种内窥镜套筒,具有筒状本体和若干个设置在筒状本体上的突出元件,通过对筒状本体和突出元件的结构进行改进,在与内窥镜组装使用时,有效借助内窥镜外壁的作用,使得内窥镜与套筒进入人体时阻力小,患者没有痛苦,退镜检查时利用突出元件中的第一突出部与内窥镜镜壁相互作用配合,使得突出元件中的第二突出部,有足够的支撑力支撑住人体/器官/组织腔体的腔壁,给内窥镜前端形成足够大的空间,使得内窥镜视野更加清晰,有效提高镜检准确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内窥镜套筒,用于套设在内窥镜前端,具有筒状本体和若干个设置在筒状本体上的突出元件,所述筒状本体的筒壁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突出元件具有向筒状本体内部延伸的第一突出部和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连接处通过连接孔铰接或附连在筒壁上,所述突出元件以连接处为轴心在0°~180°的范围内绕其转动;所述第一突出部与内窥镜外壁相互作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夹角α为90°~270°,第二突出部与中轴线的夹角β为25°~155°。

所述的内窥镜套筒,当突出元件在趋于0°位置时,第二突出部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末端指向内窥镜后端;当突出元件在90°位置时,第二突出部垂直套筒中轴线;当突出元件在趋于180°位置时,第二突出部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末端指向内窥镜前端。

所述的内窥镜套筒,所述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形成转角状结构,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的夹角α为120°~130°;

所述的内窥镜套筒,当套筒处于正常状态下,即套筒未套设在内窥镜上,所述第二突出部与套筒中轴线的夹角β为90°。

所述的内窥镜套筒,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与内窥镜外壁作用的第一转角侧壁和与第一转角侧壁相背的第二转角侧壁;当套筒套设在内窥镜上,内窥镜外壁与第一转角侧壁作用时,使得突出元件转动,第二突出部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末端指向内窥镜后端;即第二突出部与套筒中轴线的夹角β为0°~85°。

所述的内窥镜套筒,当套筒套设在内窥镜上,内窥镜外壁与第一转角侧壁作用时,使得突出元件转动,第二突出部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末端指向内窥镜后端,即第二突出部与套筒中轴线的夹角β为5°~85°,第二转角侧壁与筒状本体的外壁趋于同一曲面内。

所述的内窥镜套筒,若干个连接孔沿筒状本体的筒壁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孔在筒壁上的设置方式为若干个连接孔呈多楼层状沿筒壁周向均匀布置、或若干个连接孔呈单楼层状沿筒壁周向均匀布置。

所述的内窥镜套筒,在筒状本体内壁上位于相邻两个连接孔之间设有凸筋,且所述凸筋与套筒中轴线平行设置。

所述的内窥镜套筒,所述第二突出部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末端的端壁上还设有若干个凸起或凹陷。

所述的内窥镜套筒,所述筒状本体位于内窥镜前端的开口设置成弧形收口式结构,使得该开口与内窥镜前端的外壁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内窥镜套筒进入身体/器官/组织(例如大肠)腔阶段阻力小,患者没有痛苦。退镜检查阶段,由于本实用新型突出元件采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第一突出部与内窥镜外壁相互作用,使得第二突出部有足够的支撑力支撑住身体/器官/组织腔的腔壁(例如肠壁),给内窥镜前端形成足够大的空间,使得内窥镜视野更加清晰;第二突出部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末端还设有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能增加与身体/器官/组织腔腔壁(例如肠壁)的摩擦,使得本实用新型套筒可以像手指一样能轻松的拨开身体/器官/组织腔腔壁(例如肠壁)的褶皱,更清晰明了的将病变展现在医医护人员视野中;

通过在筒状本体内壁上位于相邻两个连接孔之间设有凸筋,凸筋与套筒中轴线平行设置,一方面增加筒状本体筒壁的硬度,另一方面当套筒与内窥镜组装后,在筒状本体外壁上位于两个凸筋之间可以形成一凹陷部,当进入人体时,突出元件中的第二突出部可以陷入该凹陷部内,有效减小套筒整体的外径,降低阻力,达到患者没有痛苦的优异效果。

本实用新型套筒整体为软质结构,对人身体/器官/组织无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内窥镜套筒的轴测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内窥镜套筒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内窥镜套筒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A-A剖视图。

图4.1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内窥镜和图1所示内窥镜套筒的示意图。

图6为内窥镜和图1所示内窥镜套筒组装后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内窥镜套筒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8为图6所示内窥镜套筒组装后进入腔体阶段的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内窥镜套筒组装后从腔体退镜检查阶段的示意图。

图10为突出元件在筒状本体外壁的不同设置图一。

图11为突出元件在筒状本体外壁的不同设置图二。

图12为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夹角α为217°。

其中,1-内窥镜,11-内窥镜后端,12-内窥镜前端,13-内窥镜外壁,2-筒状本体,21-筒状本体外壁,22-筒状本体内壁,23-连接孔,24-凸筋,25-弧形收口式结构,3-突出元件,31-第一突出部,32-第二突出部,33-连接处,34-第一转角侧壁,35-第二转角侧壁,36-第二突出部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末端,37-凸起,4-套筒中轴线,5-身体/器官/组织腔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窥镜套筒进行具体描述,但不限于此。如图1-11的内窥镜套筒,用于套设在内窥镜前端12,该套筒整体为软质结构,采用对人身体/器官/组织无伤害的聚合物、弹性体、或橡胶,例如聚氨酯、天然橡胶、硅树脂和硅树脂弹性材料,该材料优选为透明的,不仅能够支撑身体/器官/组织,还具有可视化。

内窥镜套筒具有筒状本体2和若干个设置在筒状本体2上的突出元件3,筒状本体2的筒壁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23,突出元件3具有向筒状本体2内部延伸的第一突出部31和向筒状本体2外部延伸的第二突出部32,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形状可为楔形,条形,长方条形,扇形、翼片状等。

突出元件3通过连接孔33穿过筒状本体2的筒壁,第一突出部31和第二突出部32的连接处33在连接孔23内铰接或附连在筒状本体2的筒壁上,突出元件3以连接处33为轴心可在0°~180°的范围内绕其转动;所述第一突出部31与内窥镜外壁相互作用;突出元件3中第一突出部31和第二突出部32的夹角α为90°~270°。图12示出了第一突出部31和第二突出部32的夹角α为217°的情况。

优选地,第一突出部31与第二突出部32形成转角状结构,第一突出部31与第二突出部32的夹角α为120°~130°,更为优选的α是125°如图4.1所示;

第二突出部32与套筒中轴线的夹角β为25°~155°,优选的夹角β为90°。套筒与内窥镜组装时,第一突出部31与内窥镜外壁13相互作用;当突出元件3在趋于0°位置时,第二突出部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末端36指向内窥镜后端11;当突出元件3在90°位置时,第二突出部32垂直套筒中轴线4;当突出元件3在趋于180°位置时,第二突出部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末端36指向内窥镜前端12。第二突出部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末端36的端壁上还设有若干个凸起37或凹陷,用于增加第二突出部与身体/器官/组织腔壁(简称腔壁)的摩擦,该凸起37形状为凸点、凸棱或凸纹等,凹陷形状为凹坑、凹槽或凹纹等。筒状本体2位于内窥镜前端12的开口设置成弧形收口式结构25,使得该开口与内窥镜前端12的外壁紧密贴合。

所述第一突出部31具有与内窥镜外壁13作用的第一转角侧壁31和与第一转角侧壁31相背的第二转角侧壁35。当套筒套设在内窥镜1上,内窥镜外壁13与第一转角侧壁34作用时,使得突出元件3转动,第二突出部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末端36指向内窥镜后端11,即第二突出部32与套筒中轴线4的夹角β为0°~85°;优选为5°~85°,第二转角侧壁35与筒状本体外壁21趋于同一曲面内。

当套筒未套设在内窥镜1上,第二突出部32与套筒中轴线4的夹角β可为25°~155°,优选的夹角β为90°。

如图1、10和11所示,若干个连接孔23沿筒状本体1的筒壁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孔在筒壁上的设置方式为若干个连接孔23呈多楼层状沿筒壁周向均匀布置如图10和11所示、或若干个连接孔23呈单楼层状沿筒壁周向均匀布置。在筒状本体内壁22上位于相邻两单元连接孔23之间设有凸筋24,且所述凸筋24与套筒中轴线4平行设置。若干个连接孔23也可呈交错式沿筒壁周向布置。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内窥镜套筒实例,具有筒状本体2和若干个设置在筒状本体2上的突出元件3,突出元件3中第一突出部31和第二突出部32的夹角α为125°,第二突出部32与套筒中轴线的夹角β为90°,如图6所示套筒与内窥镜组装时,第一突出部31与内窥镜外壁13相互作用,使得突出元件3转动,第二突出部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末端36指向内窥镜后端11,即第二突出部32与套筒中轴线4的夹角β为50°~60°;第二转角侧壁35与筒状本体外壁21趋于同一曲面内。如图8所示,当该组装后的内窥镜套筒进入身体/器官/组织腔5内阶段时,由于突出元件3中的第二突出部32呈顺插(顺茬)状,且为软质材料,第二突出部32向筒状本体外部延伸的末端36指向内窥镜后端,使得第二突出部32具有贴合筒状本体外壁的趋势,如遇更为狭小的身体/器官/组织腔5腔径,第二突出部32可以陷入由凸筋24形成的凹陷部内,因此可最大程度地缩小内窥镜套筒外径,从而减小阻力,真正实现患者没有痛苦的目的。如图9所示,当该组装后的内窥镜套筒由身体/器官/组织腔5内退出检查阶段时,突出元件3中的第二突出部32在腔壁的作用下呈张开式结构;同时第一突出部31与内窥镜外壁相互作用,使得第二突出部32有足够的支撑力支撑住身体/器官/组织腔的腔壁,给内窥镜前端形成足够大的空间,使得内窥镜视野更加清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