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用多功能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915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用多功能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儿科用多功能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结构单一,操作不便,对长期卧床患儿具有褥疮的风险,同时,传统的牵引方式就是直接使用胶布贴于患儿下肢的皮肤,再将患儿的下肢至少悬吊两到三周,患儿都是三岁以下,皮肤娇嫩,时间长了取下时必定会对患儿皮肤有损伤,对患儿造成严重的伤害,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儿科用多功能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儿科用多功能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的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对患儿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科用多功能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包括床架、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真空泵、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支架、旋转轴、滑轮、连接杆、手摇器、绑带、第三气垫、第三进气管、第一拉绳、第二拉绳,所述的第一气垫位于床架顶部左侧中端,所述的第一气垫与床架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气垫位于床架顶部左侧前后两端,所述的第二气垫与床架胶水相连,所述的真空泵位于床架底部中端,所述的真空泵与床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进气管位于真空泵左侧,所述的第一进气管一端与真空泵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进气管另一端与第一气垫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进气管位于第一进气管左侧,所述的第二进气管一端与第一进气管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进气管另一端与第二气垫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架位于床架顶部中端,所述的支架与床架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旋转轴贯穿支架上端,所述的旋转轴与支架转动相连,所述的滑轮贯穿于旋转轴,所述的滑轮与旋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连接杆位于支架右侧底部,所述的连接杆与支架螺纹相连,所述的手摇器位于支架底部,所述的手摇器与支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绑带位于床架顶部右侧前后两端,所述的绑带与床架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三气垫位于绑带内壁,所述的第三气垫与绑带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三进气管位于第一进气管右侧,所述的第三进气管一端与第一进气管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进气管另一端与第三气垫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拉绳位于绑带右侧,所述的第一拉绳一端与绑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拉绳首端缠绕于手摇器内部,所述的第二拉绳与手摇器绳系相连,所述的第二拉绳尾端与第一拉绳另一端绳系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拉绳缠绕于滑轮。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进气管外壁还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的第一调节阀与第一进气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进气管外壁还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的第二调节阀与第二进气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三进气管外壁还设有第三调节阀,所述的第三调节阀与第三进气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左侧上端还设有显示器,所述的显示器与支架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床架底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床架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绑带外壁左侧上端还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绑带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绑带内壁右侧上端还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绑带缝合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儿科用多功能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患儿已平躺的姿势移至床架上,并将患儿的背部与第一气垫相贴合,医护人员再使用绑带将患儿的双腿包裹住,在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相互粘贴的作用下,使得绑带与患儿的双腿连接稳固,医护人员再用手关闭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并打开第三调节阀和真空泵,所述的真空泵具有充气和吸气功能,通过开启真空泵的充气功能,使得充气气压由第三进气管排入第三气垫内,在气压的作用下,使得第三气垫逐渐膨胀,通过第三气垫的膨胀,使得绑带对患儿双腿进行软夹紧,当第三气垫膨胀的状态满足医护人员所需的要求后,医护人员先关闭第三调节阀和真空泵,再打开第一调节阀和真空泵,此时,真空泵的充气气压由第一进气管排入第一气垫内,在气压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垫逐渐膨胀,通过第一气垫的膨胀使得患儿背部处于气压的支撑状态,当第一气垫膨胀的状态满足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再用手关闭第一调节阀和真空泵,再用手打开第二调节阀和真空泵,此时真空泵的充气气压由第二进气管排入第二气垫内,在气压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气垫逐渐膨胀,通过第二气垫的膨胀使得患儿两侧的双臂被阻挡住,即对患儿的上肢进行有效的定位,防止患儿翻身,当第二气垫膨胀的状态满足医护人员所需的要求后,医护人员再用手关闭第二调节阀和真空泵,此时医护人员可手握手摇器,通过顺时针旋转手摇器,使得手摇器拉动第二拉绳,并将第二拉绳沿着滑轮的轨道拉动第一拉绳,最终将绑带连同患儿的下肢做抬起运动,直至患儿的下肢与上肢处于90°直角状态后,医护人员再手放手摇器,所述的手摇器具有自锁功能,即患儿下肢与上肢90°直角状态被锁定,通过以上方式,最终使得患儿处于股骨骨折皮牵引治疗的状态,该儿科用多功能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通过使用该装置,避免患儿因长期卧床治疗而造成褥疮现象的发生,对患儿起到保护作用,且对患儿的下肢实行软夹紧悬吊的方式,进一步对患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该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开启显示器,通过显示器所显示的护眼图案或播放的音乐,有效的缓解患儿因长期卧床造成的烦躁和哭闹,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儿科用多功能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的局部主视图;

图2是儿科用多功能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绑带的内部局部主视图。

床架 1 第一气垫 2

第二气垫 3 真空泵 4

第一进气管 5 第二进气管 6

支架 7 旋转轴 8

滑轮 9 连接杆 10

手摇器 11 绑带 12

第三气垫 13 第三进气管 14

第一拉绳 15 第二拉绳 16

第三调节阀 101 蓄电池 102

第一魔术贴 103 第二魔术贴 104

第一调节阀 501 第二调节阀 601

显示器 7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儿科用多功能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包括床架1、第一气垫2、第二气垫3、真空泵4、第一进气管5、第二进气管6、支架7、旋转轴8、滑轮9、连接杆10、手摇器11、绑带12、第三气垫13、第三进气管14、第一拉绳15、第二拉绳16,所述的第一气垫2位于床架1顶部左侧中端,所述的第一气垫2与床架1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气垫3位于床架1顶部左侧前后两端,所述的第二气垫3与床架1胶水相连,所述的真空泵4位于床架1底部中端,所述的真空泵4与床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进气管5位于真空泵4左侧,所述的第一进气管5一端与真空泵4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进气管5另一端与第一气垫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进气管6位于第一进气管5左侧,所述的第二进气管6一端与第一进气管5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进气管6另一端与第二气垫3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架7位于床架1顶部中端,所述的支架7与床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8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旋转轴8贯穿支架7上端,所述的旋转轴8与支架7转动相连,所述的滑轮9贯穿于旋转轴8,所述的滑轮9与旋转轴8紧配相连,所述的连接杆10位于支架7右侧底部,所述的连接杆10与支架7螺纹相连,所述的手摇器11位于支架7底部,所述的手摇器11与支架7螺纹相连,所述的绑带12位于床架1顶部右侧前后两端,所述的绑带12与床架1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三气垫13位于绑带12内壁,所述的第三气垫13与绑带12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三进气管14位于第一进气管5右侧,所述的第三进气管14一端与第一进气管5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进气管14另一端与第三气垫1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拉绳15位于绑带12右侧,所述的第一拉绳15一端与绑带12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拉绳16首端缠绕于手摇器11内部,所述的第二拉绳16与手摇器11绳系相连,所述的第二拉绳16尾端与第一拉绳15另一端绳系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拉绳16缠绕于滑轮9,所述的第一进气管5外壁还设有第一调节阀501,所述的第一调节阀501与第一进气管5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进气管6外壁还设有第二调节阀601,所述的第二调节阀601与第二进气管6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进气管14外壁还设有第三调节阀101,所述的第三调节阀101与第三进气管14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架7左侧上端还设有显示器701,所述的显示器701与支架7螺纹相连,所述的床架1底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102,所述的蓄电池102与床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绑带12外壁左侧上端还设有第一魔术贴103,所述的第一魔术贴103与绑带12缝合相连,所述的绑带12内壁右侧上端还设有第二魔术贴104,所述的第二魔术贴104与绑带12缝合相连。

该儿科用多功能股骨骨折皮牵引装置,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患儿已平躺的姿势移至床架1上,并将患儿的背部与第一气垫2相贴合,医护人员再使用绑带12将患儿的双腿包裹住,在第一魔术贴103和第二魔术贴104相互粘贴的作用下,使得绑带12与患儿的双腿连接稳固,医护人员再用手关闭第一调节阀501和第二调节阀601,并打开第三调节阀101和真空泵4,所述的真空泵4具有充气和吸气功能,通过开启真空泵4的充气功能,使得充气气压由第三进气管14排入第三气垫13内,在气压的作用下,使得第三气垫13逐渐膨胀,通过第三气垫13的膨胀,使得绑带12对患儿双腿进行软夹紧,当第三气垫13膨胀的状态满足医护人员所需的要求后,医护人员先关闭第三调节阀101和真空泵4,再打开第一调节阀501和真空泵4,此时,真空泵4的充气气压由第一进气管5排入第一气垫2内,在气压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垫2逐渐膨胀,通过第一气垫2的膨胀使得患儿背部处于气压的支撑状态,当第一气垫2膨胀的状态满足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再用手关闭第一调节阀501和真空泵4,再用手打开第二调节阀601和真空泵4,此时真空泵4的充气气压由第二进气管6排入第二气垫3内,在气压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气垫3逐渐膨胀,通过第二气垫3的膨胀使得患儿两侧的双臂被阻挡住,即对患儿的上肢进行有效的定位,防止患儿翻身,当第二气垫3膨胀的状态满足医护人员所需的要求后,医护人员再用手关闭第二调节阀601和真空泵4,此时医护人员可手握手摇器11,通过顺时针旋转手摇器11,使得手摇器11拉动第二拉绳16,并将第二拉绳16沿着滑轮9的轨道拉动第一拉绳15,最终将绑带12连同患儿的下肢做抬起运动,直至患儿的下肢与上肢处于90°直角状态后,医护人员再手放手摇器11,所述的手摇器11具有自锁功能,即患儿下肢与上肢90°直角状态被锁定,通过以上方式,最终使得患儿处于股骨骨折皮牵引治疗的状态,同时,在该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开启显示器701,通过显示器701所显示的护眼图案或播放的音乐,有效的缓解患儿因长期卧床造成的烦躁和哭闹,蓄电池102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