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外伤性血肿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93304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外伤性血肿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血肿:是由于种种外力作用,导致血管破裂、溢出的血液分离周围组织,形成充满血液的腔洞。病症名,因血瘀说只所致水肿。《丹溪心法·水肿》:“其皮间有红缕赤痕者,此血肿也。”多因瘀血留滞,血化为水所致。证见四肢浮肿,皮肉间有红丝血痕,或妇女经水先断,后见水肿,少腹胀痛拒按,小便清长等。血肿也就是说皮下出血,没有伤口,血液凝聚在一个局部的地方。西药采用散瘀、消肿止痛等治疗大法取得了虽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人体的五脏六腑有所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外伤性血肿的中药组合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外伤性血肿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外伤性血肿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自然铜12-15份、赤芍8-10份、蒲黄6-8份、银杏叶8-12份、五灵脂10-13份、延胡索8-10份、骨碎补8-10份、血竭10-13份、没药8-12份、丹皮10-12份、莪术12-15份、三棱12-15份、苏木12-15份、乳香8-12份、马钱子10-12份。

将各种组分混合均匀,然后粉碎,加水煎熬3-4小时,过滤去除滤渣得药液。

作为优选,由以下原料制成:自然铜12份、赤芍8份、蒲黄6份、银杏叶8份、五灵脂10份、延胡索8份、骨碎补8份、血竭10份、没药8份、丹皮10份、莪术12份、三棱12份、苏木12份、乳香8份、马钱子10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原料制成::自然铜14份、赤芍9份、蒲黄7份、银杏叶10份、五灵脂12份、延胡索9份、骨碎补9份、血竭12份、没药10份、丹皮11份、莪术14份、三棱14份、苏木14份、乳香10份、马钱子11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原料制成:自然铜15份、赤芍10份、蒲黄8份、银杏叶12份、五灵脂13份、延胡索10份、骨碎补10份、血竭13份、没药12份、丹皮12份、莪术15份、三棱15份、苏木15份、乳香12份、马钱子12份.

本发明中各个组分的功效:

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续筋。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血瘀疼痛,积聚,瘿瘤,疮疡,烫伤。

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蒲黄:止血;祛瘀;利尿。

银杏叶:活血化瘀通络。

五灵脂:通利血脉,散瘀止痛,祛瘀止血。

延胡索:活血,利气,止痛。

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

血竭: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三棱: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

苏木:行血祛瘀,消肿止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组分以及质量配比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出奇的好,适用于治疗外伤引起血肿的中药组合物,。达到治疗时间短,疗效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适用人群广、无副作用的目的,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自然铜12份、赤芍8份、蒲黄6份、银杏叶8份、五灵脂10份、延胡索8份、骨碎补8份、血竭10份、没药8份、丹皮10份、莪术12份、三棱12份、苏木12份、乳香8份、马钱子10份。

用法用量:将药方药材混合一起加水煎煮2次,2次过滤的滤液合并,浓缩成100g-120g,作为成人一天的剂量。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5天作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二:自然铜14份、赤芍9份、蒲黄7份、银杏叶10份、五灵脂12份、延胡索9份、骨碎补9份、血竭12份、没药10份、丹皮11份、莪术14份、三棱14份、苏木14份、乳香10份、马钱子11份。

用法用量:将药方药材混合一起加水煎煮2次,2次过滤的滤液合并,浓缩成100g-120g,作为成人一天的剂量。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5天作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三:自然铜15份、赤芍10份、蒲黄8份、银杏叶12份、五灵脂13份、延胡索10份、骨碎补10份、血竭13份、没药12份、丹皮12份、莪术15份、三棱15份、苏木15份、乳香12份、马钱子12份。

用法用量:将药方药材混合一起加水煎煮2次,2次过滤的滤液合并,浓缩成100g-120g,作为成人一天的剂量。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5天作为一个疗程。

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于2014年至今对18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采用本发明中药治疗:治愈168人,显效人5,有效6人,无效1人,总治愈率达93.3%。

(2)治疗方法:

治疗外伤性血肿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5天一个疗程。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主要症状消除。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无效:与治疗前无变化。

典型案例:

(一)葛家峰,男,54岁,农民,2014年4月一天,从5米高的草树上掉落,右臀部着于硬地上,即感右臀部疼痛剧烈,右下肢活动受限,伴腰部疼痛。去医院拍x光片,病例上写着:无昏迷、恶心、呕吐及大小便失禁,右臀部疼痛、有包块等无异常。回家休息,病痛不见缓解。活动困难,后服用了此发明药方,两天后,包块以及疼痛明显减小,五天基本痊愈。

(二)王明宝,男,14岁,初二年级学生,2015年6月一天被自行车撞及左小腿后侧腓肠肌处,该处皮肤上略有损伤,事后小腿肿胀,疼痛难忍。第二天出现红肿热痛,第3天体温升高达39℃。第4天下肢高度肿胀,下达足背,最大周径为40cm,疼痛难忍,在皮肤裂口处流出血水。在当地医院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未见效果。后服用了此发明药方,两天后,包块以及疼痛有所好转,五天基本痊愈,后家人为了巩固病情,又连续给他服用一个疗程的中药,两个疗程后痊愈。

本发明制成的中药治疗疗效与西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治疗的疗效比较:

以上表1中采用西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治疗夜热的数据来自马鞍山鼓楼医院,本发明中药数据采用了马鞍山第二人民医院外科,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的数据。

以上观察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治疗夜热的中药组合物疗效高,见效快,无副作用,治愈率高达90%以上,其疗效明显高于西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治疗组。尤其是对于那些久治不愈、,病情反复以及对西药耐药性强的患者,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也均获得治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