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区临时固定系统及其固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0636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骨折区临时固定系统及其固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骨折区临时固定系统及其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骨科四肢骨折手术(特别是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手术)中,很大一部分是粉碎性骨折,如粉碎性尺桡骨骨折、粉碎性肱骨骨折、粉碎性胫腓骨骨折、粉碎性股骨骨折等,在对这种粉碎性骨折的手术过程中,需要先临时复位骨折碎块

目前骨科手术中常用持骨钳、鼠齿钳、三爪钳等骨科器械临时夹持碎骨块进行复位,在碎骨快复位后需要将两截断骨用钢板进行最终的固定,并将复位的碎骨块一同固定。但是,由于采用不规则的夹持器械对碎骨快进行复位,对植入钢板的操作空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通常需要撤掉以上的夹持器械才能在骨折的断骨合适位置植入钢板,但在实际上,碎骨块大部分有肌肉附着力以及自身重力,且形状各异,一旦撤掉夹持复位器械的固定后,碎骨块会在重力及肌肉的牵引力作用下再次迅速移位,严重影响碎骨块的复位效果,此时需要重新通过夹持器械对碎骨块进行再次复位,大大地增加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时间,进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增大,患者费用增加,感染机会增大,复位效果不满意等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骨折固定手术中碎骨块的复位固定难题,提供一种骨折区临时固定系统及其固定方法,实现骨折区碎骨块的可靠固定,提高骨折手术的效率和质量。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骨折区临时固定系统,包括:

若干负压吸嘴1,用于对骨折区的碎骨块进行吸附;

固定板2,与所述负压吸嘴1可拆卸固定连接;

负压控制连接件3,将负压吸嘴1与负压源连通,并实现负压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吸嘴1具有一硬质腔13,所述硬质腔13上设有与负压控制连接件3连接的负压接口12,所述硬质腔13两端分别设有一圈柔性的吸嘴边缘11,其中一个吸嘴边缘与固定板2负压吸附,另一个吸嘴边缘与碎骨块表面负压吸附。

进一步的,与碎骨块表面负压吸附的所述吸嘴边缘还设有预固定吸盘14。

优选的,所述吸嘴边缘11采用硅胶或柔性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2为硬质板,其至少其中一个表面为用于负压吸嘴1吸附的功能面21。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面21为非光滑平面,所述负压吸嘴1的吸嘴边缘11通过负压紧贴在功能面21上。

优选的,所述功能面21采用亚光表面处理。

在本发明中,所述负压控制连接件3包括与负压吸嘴连接的负压分支管31以及将所有负压分支管汇总连接的负压控制器32,所述负压控制器32上设有分别对应负压分支管的阀门,所述负压控制器32通过负压接头33与负压源连接。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骨折区临时固定系统的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逐步将各个负压吸嘴1的预固定吸盘14与临时定位好的碎骨块表面吸附,进行预固定,同时使该预固定吸盘14端的吸嘴边缘与碎步块表面贴合接触;

第二步,将所有负压吸嘴1另一个吸嘴边缘与固定板2的功能面21贴合,同时通过负压控制连接件3的负压控制器33,建立负压吸嘴1硬质腔内的负压,将碎骨块和固定板之间按照复位关系形成临时固定。

本发明通过负压吸嘴将断骨之间的碎骨块吸附,并通过固定板统一临时固定,不需要时刻通过夹持器械实时保持对碎骨块的固定,可同时实现多组碎骨块的临时固定,一次性将所有碎骨块固定到位,有效保证了骨折手术中的植入钢板的操作空间,减小了手术过程中的人手,提高了植入钢板后的手术复位效果,并且操作方便,可在骨折临床手术中广泛推广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骨折区临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负压吸嘴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负压吸嘴与固定板之间的吸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骨折区临时固定前的效果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骨折区临时固定后的效果示意图。

图中标号:1-负压吸嘴,11-吸嘴边缘,12-负压接口,13-硬质腔,14-预固定吸盘,2-固定板,3-负压控制连接件,31-负压分支管,32-负压控制器,33-负压接头,4-第一断骨,5-第二断骨,6-碎骨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图示中的骨折区临时固定系统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包括负压吸嘴1、固定板2和负压控制连接件3。根据碎骨块的数量,采用相应数量的负压吸嘴1将碎骨块和固定板2之间通过负压吸附固定,负压控制连接件3将连接负压吸嘴1和负压源,用于建立负压吸嘴1内部的负压。

具体的,参见图2,图示中的负压吸嘴1为一筒体结构,在筒体内部为硬质腔13,筒体两端开口并分别设置一圈柔性的吸嘴边缘11,通过柔性的吸嘴边缘11与对应表面贴合,将硬质腔13内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硬质腔13的筒体上设有负压接口12,将硬质腔13内部通过负压控制连接件3中的管路连接至负压源,实现封闭后的硬质腔内的负压建立。

在本实施例中,负压吸嘴1其中一端的吸嘴边缘用于与固定板1的表面负压吸附,另一端的吸嘴边缘则用于与碎骨块的负压吸附,通过负压吸嘴1将碎骨块按照复位的位置状态固定在固定板1上。硬质腔13的刚性外筒能够保证碎骨块的位置在固定后不发生移动。

考虑到在通过连接碎骨块和固定板的过程中,难以满足同时将两个吸嘴边缘11同时贴合固定,本实施例在与碎骨块的表面负压吸附的吸嘴边缘11内圈设有预固定吸盘14,该预固定吸盘14为独立结构,不依靠负压吸嘴1内部的负压吸附固定,在连接碎骨块和固定板之前,先将预固定吸盘14压紧吸附在碎骨块上,对碎骨块形成一定的预吸附力,此时预固定吸盘14周边的吸嘴边缘与碎骨块表面贴合,然后在通过将另一端的吸嘴边缘与固定板贴合后,即可在负压吸嘴1内部形成负压,将碎骨块和固定板可靠地固定住。

吸嘴边缘11采用柔性材质制成,优选硅胶或柔性塑料,在与碎骨块表面和固定板表面贴合后具有优良的密封性。

将固定板1与负压吸嘴1吸附的一侧表面设定为功能面21,该功能面21设置成非光滑平面,如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面板作为固定板1,将功能面3处理成磨砂等亚光表面结构,如图3所示,柔软的吸嘴边缘11在负压吸附作用力下,能够与功能面21的表面完全吻合,保证负压吸嘴1的硬质腔13内部的密封,同时非光滑的表面能够防止负压吸嘴1在将碎骨块固定在固定板上后发生滑移。

如图1中所示,负压控制连接件3包括负压分支管31、负压控制器32和负压接头33,负压分支管31根据负压吸嘴1的数量确定,负压分支管31一端与负压吸嘴1上的负压接口12对接,另一端汇总至负压控制器32上,负压控制器32通过负压总管连接负压接头33,通过负压接头33与负压源连接,负压控制器32起到一个分流的作用,内设置若干分别对应到负压分支管31的阀门,将负压源产生的负压分配到各个负压吸嘴1,同时能够对负压压力大小进行调节。负压源可采用医用真空发生器,关于如何负压分流以及压力调节为常规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用设计,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下结合图4和图5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固定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在粉碎性骨折区域,三块主要的碎骨块6因为肌肉牵引力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无规则地分布在第一断骨4和第二断骨5之间,手术需要将第一断骨4和第二断骨5通过钢板固定,在这之前需要将较大这三块碎骨块6按照正常骨骼的位置关系进行临时定位,保证固定后的第一断骨4和第二断骨5固定复位后的效果。

采用本实施例将碎骨块6固定,首先,采用三个负压吸嘴1,逐步将各个负压吸嘴1的预固定吸盘14与临时定位好的碎骨块6表面吸附,进行预固定,可通过夹持器械夹持住碎骨块后与预固定吸盘14贴合,与预固定吸盘14预固定后的碎骨块6表面与周边的吸嘴边缘与碎步块表面贴合接触。然后,将所有负压吸嘴1另一个吸嘴边缘与固定板2的功能面21贴合,同时通过负压控制连接件3的负压控制器33将负压吸嘴1的硬质腔13内部与负压源连通,建立负压吸嘴1硬质腔内的负压,将碎骨块和固定板之间按照复位关系形成临时固定。固定好的碎骨块不需要其他的工具进行辅助,将固定板1及负压控制连接件3放置在断骨的上方,从第一断骨4和第二断骨5的两侧面进行钢板固定,固定后的碎骨块6通过接合的断骨固定,通过负压控制器33解除负压,即可将本实施例的临时固定系统撤出。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