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鳄嘴花抗癌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7075阅读:16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抗癌药物,具体为一种鳄嘴花抗癌液。



背景技术:

鳄嘴花(Clinacanthus nutans(Burm.f.)Lindau),俗称优(忧)遁草、竹枝黄、扭序花等,属于爵床科鳄嘴花属,是东南亚传统药物中广泛应用的药用植物,分布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地,以及马来西亚,泰国等地。鳄嘴花作为一种传统的药材用于治疗精神紧张、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蛇叮咬、肝炎以及抗病毒等,其中,鳄嘴花叶子的提取物可以作为消炎药治疗蚊虫叮咬,作为补救措施治疗皮肤疱疹和病毒病变的水痘带状疱疹。此外,鳄嘴花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衍生物有抗疱疹病毒的活性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研究者发现鳄嘴花还具有抗癌作用并因此倍受医药研究人员的重视,但是,目前鳄嘴花抗癌成分及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没有关于采用鳄嘴花抗癌的有效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没有关于采用鳄嘴花抗癌的有效方案的缺陷,提供一种Rh血型抗原检测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鳄嘴花抗癌液,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1)、采摘鳄嘴花新鲜叶片,用清水清洗干净;

2)、双蒸水清洗2遍,冻干,粉碎成10~20mm的碎片,50℃保温1~2小时;

3)、加入鲜叶碎片体积100~120倍的蒸馏水,加入鲜叶质量0.02~0.05倍的复合酶制剂进行酶解;

4)、加入EDTA至终浓度0.5mmol/L,加入甘油至终浓度0.1g/L,加入芳樟醇至终浓度千分之一;

5)、4~8℃保存。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冻干时,先-10~-20℃预冷冻3~6小时,然后-20℃~-30℃冷冻6~8小时,然后-30~-60℃冷冻6~12小时。通过预冷冻和分步骤冻干,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鳄嘴花新鲜叶片的有效成分;

进一步的的粉碎,在-16℃~-10℃的条件下低温粉碎;通过冷冻和低温粉碎,可以保留鳄嘴花新鲜叶片89%以上的有效成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复合酶制剂由过氧化物酶、蛋白酶、脲酶、漆酶和酸性淀粉酶组成。优选的,复合酶制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过氧化物酶1~5份、蛋白酶8~12份、脲酶4~10份、漆酶4~6份和酸性淀粉酶组成6~8份。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酶解时间为10~20min。通过酶制剂处理,将鳄嘴花的抗癌性能发挥到最大。

本发明的鳄嘴花抗癌液,制备方法简单,对肝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等癌细胞的抑制率达到50%以上;不需要长期服用,可有效控制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肾病等各种并发症,全面调理人体各器官的微循环,改善代谢功能,无毒付作用可长期服用,安全性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鳄嘴花抗癌液,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1)、采摘鳄嘴花新鲜叶片,用清水清洗干净;

2)、双蒸水清洗2遍,先-10℃预冷冻3小时,然后-20℃冷冻8小时,然后-60℃冷冻6小时;在-10℃的条件下低温粉碎成20mm的碎片,50℃保温2小时;

3)、加入鲜叶碎片体积100倍的蒸馏水,加入鲜叶质量0.02倍的复合酶制剂进行酶解;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过氧化物酶1份、蛋白酶12份、脲酶4份、漆酶4份和酸性淀粉酶组成8份;酶解时间为20min;

4)、加入EDTA至终浓度0.5mmol/L,加入甘油至终浓度0.1g/L,加入芳樟醇至终浓度千分之一;

5)、4~8℃保存。

实施例2

一种鳄嘴花抗癌液,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1)、采摘鳄嘴花新鲜叶片,用清水清洗干净;

2)、双蒸水清洗2遍,先-20℃预冷冻6小时,然后-30℃冷冻6小时,然后-30℃冷冻12小时;在-16℃的条件下低温粉碎成10mm的碎片,50℃保温1小时;

3)、加入鲜叶碎片体积120倍的蒸馏水,加入鲜叶质量0.05倍的复合酶制剂进行酶解;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过氧化物酶5份、蛋白酶8份、脲酶10份、漆酶6份和酸性淀粉酶组成6份;酶解时间为10min;

4)、加入EDTA至终浓度0.5mmol/L,加入甘油至终浓度0.1g/L,加入芳樟醇至终浓度千分之一;

5)、4~8℃保存。

实施例3

一种鳄嘴花抗癌液,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1)、采摘鳄嘴花新鲜叶片,用清水清洗干净;

2)、双蒸水清洗2遍,先-15℃预冷冻5小时,然后-25℃冷冻7小时,然后-45℃冷冻10小时;在-13℃的条件下低温粉碎成15mm的碎片,50℃保温1小时;

3)、加入鲜叶碎片体积110倍的蒸馏水,加入鲜叶质量0.03倍的复合酶制剂进行酶解;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过氧化物酶3份、蛋白酶10份、脲酶7份、漆酶5份和酸性淀粉酶组成7份;酶解时间为15min;

4)、加入EDTA至终浓度0.5mmol/L,加入甘油至终浓度0.1g/L,加入芳樟醇至终浓度千分之一;

5)、4~8℃保存。

临床实验

增殖实验:

用的是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根据活细胞中的线粒体中具有脱氢酶可将WST-8氧化生产橙黄色的物质溶解在组织培养基中,细胞增殖越快则颜色越深。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基中本发明的鳄嘴花抗癌液可对肝癌细胞7402起到很好的机制作用,抑制率达到50%以。

细胞的凋亡实验

选用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Annexin V选择性结合磷酯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简称PS),用带有绿色荧光的荧光探针FITC标记的Annexin V,即Annexin V-FITC,就可以用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非常简单而直接地检测到磷酯酰丝氨酸的外翻这一细胞凋亡的重要特征。该试剂盒还提供了碘化丙啶染色液,碘化丙啶可以染色坏死细胞或凋亡晚期丧失细胞膜完整性的细胞,呈现红色荧光。对于坏死细胞,由于细胞膜的完整性已经丧失,Annexin V-FITC可以进入到细胞浆内,与位于细胞膜内侧的磷酯酰丝氨酸结合,从而也使坏死细胞呈现绿色荧光。我们对细胞凋亡的研究结果显示,一本发明的鳄嘴花抗癌液可对对癌细胞起到很大的杀伤作用,24小时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细胞死亡。

体内抗癌实验:

将荧光蛋白标记后的Bel7402肝癌组织种植在裸鼠的肝脏部位,成活后对小鼠进行本发明的鄂嘴花抗癌液灌胃处理,每隔5天对小鼠肿瘤进行活体观察。结果表明,鄂嘴花抗癌液处理组的肿瘤抑制情况明显优于阴性对照组及低浓度处理组。这初步揭示鄂嘴花提取物对于体内的活体肿瘤组织具有抑制作用。

雄性大白鼠体内护肝作用的研究结果:

由于在体外细胞增殖实验中发现鳄嘴花抗癌液具有增进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因此我们考虑鄂嘴花中是否含有促进肝脏细胞修复及再生的成分。为了验证该观点我们对大白鼠进行了酒精损伤喂养实验。结果发现,80%白酒喂养2个月的大白鼠肝脏中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脂肪滴,而在白酒中加入鄂嘴花粉末喂养的白鼠肝脏切片基本无病理学变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