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7046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该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影响较大。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为主,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多在冬季加重。现有针对银屑病的治疗,多采用激素疗法,虽然见效快,但其对人体伤害也较大,且容易引起复发,无法根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包含有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穿山甲2份、全蝎1.5份、白芝麻12份、食盐10份、苦矾20份。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比量的穿山甲、全蝎、白芝麻、食盐和苦矾按比例混合制粉后,手抓成型为3cm直径的药物丸状物;

2)将步骤1)制得的药物丸状物均匀排列放在铁质托盘上,铁盘底部均匀分布设置有微孔,微孔孔径为3mm,间隔5mm设置,将枣木木炭燃烧成的直径为3cm的无明火红碳与药物丸状物交错间隔铺设成层,铺设好后,用按照重量份计的麦秆灰20份覆盖在红碳-药物丸状物上,无明火焙烧48小时;

3)收集焙烧期间从托盘微孔中渗出的淡黄色油状物,即为药物组合物粗品,将其采用两层医用棉布过滤两次滤除杂质后,得到的淡黄色清液即为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按照重量份计的穿山甲2份、全蝎1.5份、白芝麻12份、食盐10份、苦矾20份混合制粉后,手抓成型为3cm直径的药物丸状物;

2)将步骤1)制得的药物丸状物均匀排列放在铁质托盘上,铁盘底部均匀分布设置有微孔,微孔孔径为3mm,间隔5mm设置,将枣木木炭燃烧成的直径为3cm的无明火红碳与药物丸状物交错间隔铺设成层,铺设好后,用按照重量份计的麦秆灰20份覆盖在红碳-药物丸状物上,无明火焙烧48小时;

3)收集焙烧期间从托盘微孔中渗出的淡黄色油状物,即为药物组合物粗品,将其采用两层医用棉布过滤两次滤除杂质后,得到的淡黄色清液即为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上述的应用,所述制备得到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为外用药物,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每次于患处均匀涂抹100ml,依病症轻重使用2-4个疗程至基本痊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针对银屑病的发病机理研制,效果显著,对人体伤害小,且见效快,能有效根除银屑病,不易复发。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药品焙烧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为药物丸状物,2为枣木木炭燃烧成的无明火红碳,3为麦秆灰,4为铁质托盘,5为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包含有按照重量计的以下原料:穿山甲0.2kg、全蝎0.15kg、白芝麻1.2kg、食盐1kg、苦矾2kg。

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比量的穿山甲、全蝎、白芝麻、食盐和苦矾按比例混合制粉后,手抓成型为3cm直径的药物丸状物;

2)将步骤1)制得的药物丸状物均匀排列放在铁质托盘上,铁盘底部均匀分布设置有微孔,微孔孔径为3mm,间隔5mm设置,将枣木木炭燃烧成的直径为3cm的无明火红碳与药物丸状物交错间隔铺设成层,铺设好后,用按照重量份计的麦秆灰2kg覆盖在红碳-药物丸状物上,无明火焙烧48小时;

3)收集焙烧期间从托盘微孔中渗出的淡黄色油状物,即为药物组合物粗品,将其采用两层医用棉布过滤两次滤除杂质后,得到的淡黄色清液即为药物组合物。

制备得到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为外用药物,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每次于患处均匀涂抹100ml,依病症轻重使用2-4个疗程至基本痊愈。

实施例2:

应用病例:

病例1:

姓名:王某,男,35岁。

病情描述:患者7年前出现身上很痒,出现红色皮疹。之后出现掉白色皮屑的情况,医院诊断为银屑病,且治疗效果不理想,易反复发作。病人于2013年治疗,给予该药外用涂抹,1月左右痊愈,至今未有复发情况出现。

病例2:

姓名:范某,女,59岁。

病情描述:患者自述于约30年前出现银屑病,开始全身巨痒并出现红色丘疹,最后腰部出现直径约为15公分左右皮肤发硬底红,并伴随白色皮屑掉落的症状。经医院诊断为银屑病,治疗后红色丘疹和巨痒症状消失,但数年后反复发作,一直不愈。使用该药治疗后1月左右治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3:

姓名:王某,男,42岁。

病情描述:患者约10年前出现身上发痒,出现红色皮疹之后再身上的局部头部出现大块白色伴有脱屑现象的皮肤硬结,直径约5公分左右并伴有渗出。病人反映特别痒,在医院诊断为银屑病,给予肌注增强抵抗力药以及重要治疗。症状好转,但一直未彻底治愈。患者于4年前给予该药外用涂抹治疗,1月左右治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4:

姓名:陈某,男,47岁。

病情描述:患者自述于2年前身上出现绿豆大小红色点疹之后慢慢长大,最后转为硬币大小,边缘清楚。小红疹最后变成大片的块状。表面覆盖有干燥的白色皮屑病,并特别痒。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通过治疗后病情治愈,但1年后复发,用该药外用涂抹治疗1月后治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5:

姓名:朱某,女,80岁。

病情描述:患者于约40年前周身出现针尖样小红点,伴随巨痒。初步到医院诊断为皮肤过敏,给予抗过敏治疗。治疗后发痒程度减轻,但针尖样小红点逐步变大成片并伴有红色水样渗出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之后转诊至当地医院确诊为银屑病,在医院治疗2个月后症状消失,3年后再次复发,经反复治疗数次后仍然间断复发,一直未能彻底治愈。给予该药外用治疗40天后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病例6:

姓名:陈某,女,32岁。

病情描述:患者于4年前腰部出现3块红色斑疹,直径约3公分并伴随发痒,液体渗出。通过诊所诊断为过敏并给予抗过敏治疗,效果不佳。继而出现白色皮屑脱落并发斑疹发硬结痂,转院到当地医院通过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但一直不能根治。2年前开始治疗,35天后症状全部消失,至今未复发。

病例7:

姓名:娄某,男,35岁。

病情描述:患者于6年前全身出现红色针尖样皮疹并伴随发痒。自行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效果。后头部、肘部及腰部出现较大块的皮疹,直径约5公分并伴有液体渗出。经医院治疗后有所好转,一年后复发。病情为出现大块皮疹并伴有白色皮屑掉落。经市医院诊断为银屑病,经治疗后症状消失。2015年病情复发,用该药外用涂抹30天后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病例8:

姓名:黄某,男,31岁。

病情描述:患者于4年前腰部出现针尖大小红疹,并伴随有发痒的症状。经社区门诊诊断为过敏症状,给予抗过敏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后期病情转重,红疹转变为拇指大小,发痒程度加剧并伴随液体渗出。后转院至县级医院,诊断为银屑病,给予相关治疗后表面症状消失。2年前病情复发,给予该药物外用涂抹,1月左右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9:

姓名:米某,女,30岁。

病情描述:患者于3年前出现肘部、膝盖部出现米粒大小皮疹,并伴随发痒症状出现。经医院诊断为银屑病,给予相关治疗后症状减轻,继续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2015年病情复发,使用该药外用涂抹,30天后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病例10:

姓名:米某,女,27岁。

病情描述:患者3年前腰部出现针尖样皮疹,并伴随有发痒症状出现,经医院诊断为银屑病。在医院进行相关治疗后症状减轻,最后消失。2016年初病情复发并加重,出现红色皮疹出现于腰部、肘部,继发大块皮疹并伴有皮屑脱落。给予该药物外用涂抹35天后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