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503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贫血属于中医学“虚劳”、“黄病”、“虚黄”等范畴,多由于先天禀賦不足、饮食不节、长期失血、烦劳过度、妊娠失养和大病久病虚损等引起脾肾亏损,脾虚则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肾虚则精气不足,无以生髓化血,导致气血亏虚。虽然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贫血病的药物品种很多,但由于导致贫血病的因素有多种,因此贫血病也分多种类型,所以这些药物缺乏针对性,疗程相对较长,且部分药物具有一定副作用或过敏反应,所以服用后对于治疗属于脾虚血虚所致的贫血病这种疾病来说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太子参6-15炙黄芪18-48炒白术9-24茯苓9-24当归6-15

炒白芍9-24熟地黄9-24黄精6-15玉竹6-15莲子6-15

大枣9-24炙甘草4-10

所述的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原料按照配比进行称量并混合,然后加水浸泡25分钟,之后煎煮30分钟,过滤去渣即可制成所述的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能够与常用的药用辅料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糖浆剂、口服液、丸剂和膏剂。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是采用水煮提取的方法来提取原料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并保持其活性,这样不仅可使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大大提高,而且有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能够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另外,本发明的药物为纯中药复方制剂,因而患者长期服用后不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安全性好。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贫血病症状复杂,病程迁延,并发症较多。临床常见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等。此方立法于益气健脾,养阴生血。方中太子参甘微苦平,补气健脾,生津润肺,为君药。炙黄芪甘微温,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为补中益气之要药;茯苓甘淡平,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炒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黄精甘平,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莲子甘涩平,固精止带,补脾止泻,益肾养心,以上诸药,健脾益气,利水化痰,养阴补血,共为臣药。炒白术甘苦温,益气健脾,燥湿利尿,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止痛;熟地黄甘微温,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玉竹甘微寒,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大枣甘温,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以上诸药,燥湿健脾,益气补血,共为佐药。炙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痛,调和诸药,以为使药。本方利水健脾,滋阴补血,且具有固涩收敛,安神益肾之功,故适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的贫血病。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太子参6炙黄芪18炒白术9茯苓9当归6

炒白芍9熟地黄9黄精6玉竹6莲子6

大枣9炙甘草4

所述的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原料按照配比进行称量并混合,然后加水浸泡25分钟,之后煎煮30分钟,过滤去渣即可制成所述的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另外,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能够与常用的药用辅料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糖浆剂、口服液、丸剂和膏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太子参15炙黄芪48炒白术24茯苓24当归15

炒白芍24熟地黄24黄精15玉竹15莲子15

大枣24炙甘草1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太子参12炙黄芪32炒白术17茯苓17当归12

炒白芍17熟地黄17黄精12玉竹12莲子12

大枣17炙甘草8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脾虚血虚所致贫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呈棕色至棕褐色;气淡,味微苦。为了验证该中药复方制剂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人利用上述中药复方制剂对281例患有脾虚血虚型贫血病的患者进行了系统临床观察,其中21-30岁患者73例,31-40岁102例,41-50岁106例,每次用药150ml,每日3次,120天为1个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后共治愈(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细胞比容(hct)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146例,占52.0%;有效(各项化验检查明显改善,主要症状有改善)101例,占35.9%;无效(各项化验检查无变化,主要症状无改善)34例,占12.1%;总有效率为87.9%。经2个疗程治疗后共治愈209例,占74.4%;有效51例,占18.1%;无效21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

同时,本发明人对治疗效果与年龄、治疗效果与疗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表2。

表1: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效果与年龄关系表

将上述表1中的数据用x2检验法进行计算,结果为0.050>p>0.025,由此可以证明服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来治疗脾虚血虚型贫血病,对各年龄组的治疗效果不随年龄而变化。

表2: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效果与疗程关系表

将上述表2中的数据用x2检验法进行计算,结果为p<0.005,由此可以证明服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来治疗脾虚血虚型贫血病,随着治疗的深入,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提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