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骨截骨导板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4561阅读:1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肢体骨截骨导板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肢体骨截骨导板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骨科手术中,肢体长骨的病灶切除常需要进行长骨的截骨。截骨的操作是在充分显露肢体骨截骨平面的骨段后,导入线锯进行截骨。截骨完成后将病灶长骨移出术野。

传统的肢体长骨截骨手术应用骨科线锯进行截骨。由于缺乏定位及固定装置,导致手术操作困难,常发生截骨平面误差,并发血管、神经副损伤,手术疗效较差;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缺点:

1.线锯截骨完全靠手动确定截骨平面,导致在截骨过程中线锯固定困难,不能按照术中设定的截骨平面准确截骨。

2.在线锯截骨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器械,容易造成血管、神经副损伤。

3.在截骨完成时,线锯缺乏必要的控制装置,容易造成线锯飞出术野,造成手术操作空间的污染。

4.线锯操作过程中无法准确掌握线锯位置,容易造成手术操作人员的医源性损伤。

5.截骨过程需要操作人员三人,一人操作线锯,一人保护肌肉、血管神经,一人限制线锯移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截骨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骨截骨导板及其使用方法。该肢体骨截骨导板能够提高截骨水平准确率,减少对血管、神经的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截骨导板包括持骨器及线锯截骨导片,其中线锯截骨导片设置于持骨器持骨端的一侧、且位于截骨平面的远端,所述线锯截骨导片的中部为将肢体骨与周围肌肉、神经血管分离并予以保护的阻挡板,该线锯截骨导片的两侧为向远离肢体骨方向倾斜的侧翼,每侧的所述侧翼上均开有确定截骨平面、限制线锯的限位孔;所述持骨器夹持肢体骨截骨区域骨段,线锯由肢体骨的后方置入,线锯两端插入两侧所述侧翼上的限位孔内,在该限位孔的确定的截骨平面对肢体骨截骨;

其中:所述线锯截骨导片的整体、阻挡板及侧翼均为方形;

所述限位孔的长度大于侧翼的长度,即该限位孔的一端位于侧翼的边缘,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阻挡板;

两侧所述侧翼上的限位孔等高、且位于侧翼的中部,并与所述侧翼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侧翼与阻挡板之间的夹角为20°~40°;

所述持骨器包括本体、夹持端a、夹持端b及螺栓,该本体的一端为夹持端a,另一端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夹持端b的一端与夹持端a配合夹持肢体骨,该夹持端b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栓相连,通过旋拧螺栓带动夹持端b沿本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本体上沿长度方向分别开有导向孔a及导向孔b,所述螺栓及夹持端b上分别设有导向块a和导向块b,该导向块a及导向块b分别由导向孔a、导向孔b中穿出。

本发明肢体骨截骨导板的使用方法为:

在截骨前显露肢体骨截骨区域骨段,将所述持骨器夹持肢体骨,并固定在截骨平面的远端,通过所述线锯截骨导片上的限位孔确定截骨平面;于所述肢体骨的后方置入线锯,依据线锯截骨导片确定的截骨平面将线锯两端引入两侧所述侧翼上的限位孔中,线锯进行截骨操作,所述线锯截骨导片将肢体骨与周围肌肉、神经血管分离并予以保护,在截骨结束时,由于线锯截骨导片的限制,线锯完成截骨时保留于所述限位孔内;完成截骨后,撤除所述截骨导板。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的截骨导板可以根据不同部位的长骨进行准确固定,充分保证截骨平面的准确性,使截骨平面完全按照术中手术计划实现。

2.本发明的截骨导板的线锯截骨导片的侧翼可以保护周围的肌肉、血管神经,将肌肉、血管神经阻挡于线锯截骨操作范围以外,有效避免发生副损伤。

3.本发明的截骨导板的线锯截骨导片设计了阻挡板,可以防止在截骨结束时线锯飞出术野,避免线锯污染手术操作空间。

4.本发明的截骨导板的线锯截骨导片上的限位孔可以防止线锯在操作过程中对手术操作者造成的医源性损伤。

5.应用本发明的截骨导板进行肢体骨截骨,可单人完成手术操作,节省人力。

6.本发明截骨导板使用起来简单、方便,确定截骨平面准确,保证了手术的安全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肢体骨截骨导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肢体骨截骨导板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线锯截骨导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线锯截骨导片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其中:1为持骨器,2为线锯截骨导片,3为限位孔,4为阻挡板,5为侧翼,6为夹持端a,7为夹持端b,8为本体,9为螺栓,10为导向孔a,11为导向孔b,12为导向块a,13为导向块b,14为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截骨导板包括持骨器1及线锯截骨导片2,其中线锯截骨导片2与持骨器1可为一体结构,该线锯截骨导片2设置于持骨器1持骨端的一侧、且位于截骨平面的远端。

如图3~5所示,线锯截骨导片2为方形,中部为将肢体骨与周围肌肉、神经血管分离并予以保护的阻挡板4,该阻挡板4的一侧为与持骨器1成为一体的部位;线锯截骨导片2的两侧为向远离肢体骨方向倾斜的侧翼5,每侧的侧翼5上均开有确凿截骨平面、限制线锯的限位孔3。阻挡板4及侧翼5均为方形,两侧侧翼5上的限位孔3等高、且位于侧翼5的中部,并与侧翼5的长度方向平行。限位孔3的长度大于侧翼5的长度,即限位孔3的一端位于侧翼5的边缘,另一端延伸至阻挡板4。侧翼5与阻挡板4之间的夹角为20°~40°。本实施例的线锯截骨导片2为矩形,宽度为3cm,长度为5.5cm;阻挡板4的长度为1.5cm,每侧侧翼5的长度均为2cm,每侧侧翼5与阻挡板4之间的倾角均为30°。侧翼5上的限位孔3位于线锯截骨导片2宽度方向的中部,宽为0.2cm,长度为2.25cm。

如图1、图2所示,持骨器1包括本体8、夹持端a6、夹持端b7及螺栓9,该本体8的一端为夹持端a6,另一端与螺栓9螺纹连接,夹持端b7的一端与夹持端a6配合夹持肢体骨,该夹持端b7的另一端与螺栓9相连,通过旋拧螺栓9带动夹持端b7沿本体8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在移动到设定位置后,通过定位螺栓14固定。夹持端a6与夹持端b7均为弧形,与夹持端a6一起夹持肢体骨。本体8上沿长度方向分别开有导向孔a10及导向孔b11,螺栓9及夹持端b7上分别设有导向块a12和导向块b13,该导向块a12及导向块b13分别由导向孔a10、导向孔b11中穿出,在夹持端b7和螺栓9的移动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本发明截骨导板的使用方法为:

骨科手术中,肢体长骨的病灶切除需要进行长骨的截骨。在截骨前充分显露肢体骨截骨区域骨段,将持骨器1夹持肢体骨,并固定在截骨平面的远端,通过线锯截骨导片2上的限位孔3确定截骨平面。利用止血钳的引导,于肢体骨的后方置入线锯,依据线锯截骨导片2确定的截骨平面将线锯两端引入两侧侧翼5上的限位孔3中,线锯进行截骨操作,线锯截骨导片2将肢体骨与周围肌肉、神经血管分离并予以保护。线锯进行截骨操作,在截骨结束时,由于线锯截骨导片2的限制,线锯完成截骨时保留于限位孔3内,可防止线锯飞出术野。在截骨成功后,撤除截骨导板,完成操作。

本发明的截骨导板可以克服传统截骨的缺点,提高截骨水平准确率,减少对血管、神经的损伤;线锯截骨导片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