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化的颈椎椎弓根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010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定制化的颈椎椎弓根导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手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制化的颈椎椎弓根导板。



背景技术:

在治疗脊柱滑脱复位、矫正手术中,椎弓根定位技术是最为可靠的脊柱固定方式。由于椎弓根螺钉能起到三维固定作用,具有力学强度高、固定等优点,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只有钉沿椎弓根的解剖长轴通道置入并达到理想深度,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脊柱椎体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前方与大血管、脏器相邻,椎弓根内侧为椎管,下方为神经根所形成的狭窄空间中,使椎弓根螺钉的置入难度和危险性都相应增大。因此,椎弓根螺钉内定位技术很难在临床普及,如何安全准确确定置入椎弓根螺钉,一直是临床研究十分关注的课题。

目前,椎弓根螺钉进钉常规方法主要包括解剖标志点法、椎板开窗法、x线透视法与计算机导航法。解剖标志点法主要是通过术者经验标定的各解剖点来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进钉角度,然后依靠术者的手感和椎弓根探子对置钉通道的探索来保证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但该方法对医生要求高,精度难以保证。通过椎板开窗法来置入椎弓根螺钉会增加手术时间,导致术中出血量增多;而通过x线透视辅助方法的操作时间较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x线辐射量较大,对其身体损伤较大。计算机导航法近几年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其利用患者实时的椎弓根影像信息来指导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减小了医患双方解除射线的时间,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导航设备价格昂贵,操作较为复杂,术者学习时间较长,临床普及仍然存在问题。

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进步,在医学领域人们尝试将方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利用ct或磁共振(mri)等设备采集人体器官、骨骼、关节等部位的外形数据,重建三维数字化模型,然后利用3d打印方式制造数字教学和手术参考用的模型,常用于帮助制造假肢或进行外科修复。

但是,现有的进钉导向装置存在放置后无固定结构,手术过程中容易相对人体晃动,造成进钉方向的误差,并且导向装置会在与椎弓根螺钉摩擦时产生碎屑,引入人体组织后对人体有害,另外,导向装置不仅贴合性差而且体积较大会导致手术切合面较大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定制化的颈椎椎弓根导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制化的颈椎椎弓根导板,可以与患者颈椎部位实现完全贴合,可引导固定准确进入颈椎相应部位,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定制化的颈椎椎弓根导板通过如下方案实现:一种定制化的颈椎椎弓根导板,组设于枢椎上,其包括与枢椎相应部位完全贴合的主体、由主体相对两端凸伸设置的定位柱以及由主体朝远离枢椎方向凸伸设置的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包括与枢椎的隆突完全贴合的齿突以及与枢椎的椎弓根配合的两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大致呈“八”字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齿突位于所述主体的中部,所述两本体分别位于主体的相对两端,所述两本体通过齿突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具有与枢椎的椎弓根完全贴合的贴合面,所述齿突具有与枢椎的隆突完全贴合的配合面。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设于齿突与位于其同一侧的定位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具有沿其轴向贯穿设置的定位孔,所述主体具有与所述定位柱的定位孔对应设置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设于本体靠近齿突的部位处。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与所述定位柱均位于所述主体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呈弧状设置。

本发明的定制化的颈椎椎弓根导板通过操作人员手持手柄以使其主体与枢椎完全贴合,以实现快速、准确将其定位于枢椎上,并且可通过定位柱的定位孔与主体的通孔与骨钉的配合以将固定精准定位于枢椎上,进而通过固定精准组设钉板或钉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定制化的颈椎椎弓根导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定制化的颈椎椎弓根导板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定制化的颈椎椎弓根导板与颈椎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图3所示定制化的颈椎椎弓根导板与颈椎的主视图。

图5为图3所示定制化的颈椎椎弓根导板与颈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定制化颈椎椎弓根导板100组设于患者枢椎200上,用以引导椎弓根螺钉(未图示)精准进入枢椎200相应部位。所述定制化颈椎椎弓根导板100是根据患者枢椎ct或mri图像数据重建获得的3d模型设计后并通过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的。所述定制化颈椎椎弓根导板100组设于患者枢椎200相应部位上,并可与骨钉(未图示)配合用于在枢椎200相应位置打孔,以便安装钉板或钉棒(未图示)。

所述定制化颈椎椎弓根导板100包括与枢椎200相应部位完全贴合的主体1、由主体1的相对两端凸伸设置的定位柱2以及由主体1朝远离枢椎200方向凸伸设置手柄3。所述主体1大致呈“八”字状设置,其包括与枢椎200的隆突201完全贴合的齿突10以及与枢椎100相应的椎弓根202配合的两本体11。所述本体11呈弧状设置,其具有与枢椎200的椎弓根202完全贴合的贴合面110。所述贴合面110呈不规则状设置。所述两本体11分别位于主体1的相对两端,并与齿突10侧向连接。所述齿突10位于主体1的中部。所述齿突10具有与枢椎200的隆突201完全贴合的配合面101。

所述定位柱2是由主体1的相对两端分别朝远离枢椎200的方向凸伸设置的。所述定位柱2呈中空柱状设置,其具有沿其轴向方向贯穿设置的定位孔20。所述主体1上设有与定位孔20对应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位于主体1的相对两端。所述通孔12分别设于本体11上。所述定位柱2呈倾斜状设于主体1上。所述定位柱2呈纵长状设置。所述定位柱2的定位孔20与所述主体1的通孔12均可供骨钉(未图示)穿过,并使骨钉(未图示)沿着定位柱2的轴向方向进入枢椎200的椎弓根202中,以便将骨钉(未图示)精准组设于枢椎200上,进而通过骨钉(未图示)将用于固定枢椎200的钉棒(未图示)或钉板(未图示)精确组设于枢椎200上。所述定位柱2的定位孔20的延伸方向是根据枢椎200的ct或mri图像重建的3d模型进行手术规划设计获得的。

所述手柄3设于主体1靠近其中部的位置处。所述手柄设于主体1的本体11靠近齿突10的部位处。所述手柄3呈倾斜柱体状设于主体1上,在手术过程中供操作人员手持,以判断定制化颈椎椎弓根导板100是否稳固组设于枢椎200上。所述手柄3设于主体1的齿突10与相应的定位柱2之间。所述手柄3与所述定位柱2均是由主体1朝远离枢椎方向延伸设置的。所述手柄3与所述定位柱2位于主体1的同一侧。

本发明的定制化颈椎椎弓根导板100通过设于主体1上的定位柱2的定位孔20、主体1的通孔12与骨钉(未图示)配合,以将骨钉(未图示)精准地安装在枢椎200上,进而通过骨钉(未图示)将钉棒(未图示)或钉板(未图示)精准地组设于与枢椎200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确,可避免现行钉板(未图示)或钉棒(未图示)通过医生手动放置于枢椎上导致定位不准造成固定不稳或损伤枢椎周围的软组织。并且,本发明的定制化颈椎椎弓根导板100通过主体1的齿突10的配合面101与枢椎200的隆突201完全贴合以及本体11的贴合面110与相应椎弓根202完全贴合,可以快速将定制化颈椎椎弓根导板100定位于枢椎200上,可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综上,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及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