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优异控释功能的负载抗癌药物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7664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优异控释功能的负载抗癌药物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等许多疾病的治疗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而聚合物纳米微粒,容易实现多功能性集成,在作为药物载体的同时,又可以进行表面修饰和各种功能化改性,可同时实现多种功能集合于一身的纳米微粒。且由于聚合物纳米粒子尺寸小,能穿过组织间隙并被细胞吸收,可通过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和血脑屏障,因此在药物输送方面具有其它体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引起了研究者的浓厚兴趣。且聚合物药物载体技术成为药物控制释放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将给恶性肿瘤等许多疾病的治疗带来变革。

聚合物纳米微粒通过表面修饰和各种功能化改性,实现多种功能集合于一身的同时,考虑如何使聚合物微粒负载不同功能的药物、及如何获得较高包封率成为研究的重要技术难点;与此同时,负载药物聚合物微粒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也成为必须关注的严峻问题,同时考虑负载药物的释放时间的延长也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且还必须考虑聚合物微粒尺寸小且均匀性,使其能穿过组织间隙并被细胞吸收;所以解决聚合物纳米微粒具有较高包埋抗癌药物的同时并实现其控制药物的释放时间在研究中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控释功能的负载抗癌药物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制备方法。本发明先将抗癌药物甘露聚糖肽溶解于去离子水,后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活化药物,形成含有抗癌药物的水相;随后将上述水相包埋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有机相混合溶剂中形成w/o初乳,随后包埋于牛血清白蛋白和明胶的水相得到w/o/w复乳液体系,得到具有优异控释效果的聚合物纳米粒子。该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微粒将在后期有望实现延长药物释放,增加聚合物微粒的稳定性,有望于癌细胞治疗;同时该方法不会在后期的实验过程中对细胞产生显著影响,不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实验操作过程简单、无毒、无害、绿色环保。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优异控释功能的负载抗癌药物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制备方法,以g、mg和ml计,包括以下步骤:

1)将抗癌药甘露聚糖肽溶解于40-60ml去离子水中,得到浓度为3.0-4.0wt%的甘露聚糖肽水相溶液,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随后密封保存。

2)将1.0-1.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在40-50℃水浴中反应2-3h,随后密封保存。

3)将3.0-5.0g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溶解在30-60ml的二氯甲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配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油相溶液,随后密封保存。

4)将作为分散剂的牛血清白蛋白溶于水中,形成浓度为5-7wt%的水溶液,并在搅拌作用下,加入3.0-5.0g明胶,随后超声处理,得到牛血清白蛋白-明胶水溶液,密封保存。

5)将14-16ml步骤2)所得的溶液加入到30-35ml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油相溶液中,进行超声乳化处理,制得w/o初乳。

6)将5)所得初乳立即转移到45-48ml牛血清白蛋白-明胶水溶液中,超声处理。

7)将6)所得溶液超声乳化后将1-3ml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加入其中,随后进行超声乳化处理,制得w/o/w复乳液。

8)将所述复乳液逐滴加入到80-100ml水中,搅拌、陈化处理,待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后,使用冷冻高速离心机离心处理,收集微粒。

9)用去离子水将8)所得微粒洗涤以除去残留的分散剂,冻干保存,最终制得具有优异控释功能的负载抗癌药物的聚合物纳米粒子。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混合溶剂中二氯甲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1:1:1。

作为优选,步骤4)中,超声时间为4-6min。

作为优选,步骤2)至步骤4)中配制的各溶液在使用前,置于1-5℃的环境中预冷。

作为优选,步骤5)中,使用超声乳化仪超声处理1-2min,功率为500-600w。

作为优选,步骤6)中,超声时间为1-2min。

作为优选,步骤7)中,使用超声乳化仪超声处理1-2min,功率为500-600w。

作为优选,步骤8)中,陈化时间为30-60min,离心速率为12000-16000r/m,离心时间为5-10min。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步骤1)中,通过将抗癌药甘露聚糖肽溶解于去离子水得到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增强其在后期的包封率以及稳定性。

2、在步骤2)中,通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抗癌药甘露聚糖肽表面进行活化,有利于聚合物微粒的形成,形成有机相。

3、在步骤3)中,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溶于水,形成控释系统,基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大分子链上同时具有亲水性的酰氨基和疏水性的异丙基,使得线型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水溶液以及交联后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都呈现出温度敏感特性;从而通过温度的变化来控制药物的释放。

4、在步骤3)中,通过加入一定量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提高终产物聚合物微粒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

5、在步骤4)中,将明胶加入到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充分增强合成聚合物微粒的生物相容性,并提高聚合物微粒的稳定性。

6、在步骤2)、3)、4)中,将制备的溶液都置于1-5℃的环境中预冷,避免了对后续实验的影响,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7、在步骤5)中,将甘露聚糖肽水相溶液包埋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药物控释体系中,得到尺寸相对较小的初乳,有利于后续所得聚合物微粒和细胞相互作用。

8、在步骤6)中,将形成的w/o初乳包埋于具有较高生物相容性的牛血清白蛋白、明胶水溶液,从而形成复乳液。

9、在步骤7)中,通过加入失水山梨醇油酸酯乳化剂,从而使得乳化过程缩短,提高聚合物微粒的结合度,实现高效的协同药物控释效果。

10、在发明中,通过制备的聚合物纳米微粒可有望实现高效的药物控释、缓释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从而大大提升对癌细胞的治疗效果。

11、在发明中,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牛血清蛋白、明胶等药品,不影响细胞实验的准确性,从而减轻或避免毒副反应。

1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便于贮存;可以建立一些新的给药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1)将抗癌药甘露聚糖肽溶解于40ml去离子水得到浓度为3.0%甘露聚糖肽水相溶液,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随后密封保存。

2)将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步骤1)所得的溶液,在45℃水浴中反应2h,随后密封保存。

3)将3.0g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溶解在30ml体积比为1:1:1的二氯甲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配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油相溶液,随后密封保存。

4)将作为分散剂的牛血清白蛋白溶于水中,形成浓度为5%的水溶液。并在磁力搅拌作用下,将3.0g明胶加入上述水相,随后超声5min,并密封保存。

上述2)、3)、4)配制的溶液在使用前,置于4℃的冰箱中预冷。以减少在乳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对制备过程的影响。

5)将预冷后的14ml的步骤2)所得的溶液加入到30ml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油相溶液中,使用超声乳化仪超声1min,功率为540w,制得w/o初乳。

6)将5)所得初乳立即转移到45ml牛血清白蛋白-明胶水溶液中,超声1min。

7)将6)所得溶液超声乳化1min后将1ml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加入其中,随后再使用超声乳化仪超声1min,功率为540w,制得w/o/w复乳液。

8)将所述复乳液逐滴加入到80ml水中,磁力搅拌,陈化30min,待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后,使用冷冻高速离心机,在14000r/m的转速下离心5min,收集微粒。

9)用去离子水将8)得到的微粒洗涤2次以除去残留的分散剂,冻干保存,最终获得具有优异控释功能的负载抗癌药物的聚合物纳米粒子。

实施例2:

1)将抗癌药甘露聚糖肽溶解于50ml去离子水得到浓度为3.5%甘露聚糖肽水相溶液,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随后密封保存。

2)将1.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步骤1)所得的溶液,在45℃水浴中反应2h,随后密封保存。

3)将4.0g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溶解在45ml体积比为1:1:1的二氯甲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配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油相溶液,随后密封保存。

4)将作为分散剂的牛血清白蛋白溶于水中,形成浓度为6%的水溶液。并在磁力搅拌作用下,将4.0g明胶加入上述水相,随后超声5min,并密封保存。

上述2)、3)、4)配制的溶液在使用前,置于4℃的冰箱中预冷。以减少在乳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对制备过程的影响。

5)将预冷后的15ml的步骤2)所得的溶液加入到32ml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油相溶液中,使用超声乳化仪超声1min,功率为540w,制得w/o初乳。

6)将5)所得初乳立即转移到46ml牛血清白蛋白-明胶水溶液中,超声1min。

7)将6)所得溶液超声乳化1min后将2ml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加入其中,随后再使用超声乳化仪超声1min,功率为540w,制得w/o/w复乳液。

8)将所述复乳液逐滴加入到90ml水中,磁力搅拌,陈化45min,待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后,使用冷冻高速离心机,在14000r/m的转速下离心8min,收集微粒。

9)用去离子水将8)得到的微粒洗涤2次以除去残留的分散剂,冻干保存,最终获得具有优异控释功能的负载抗癌药物的聚合物纳米粒子。

实施例3:

1)将抗癌药甘露聚糖肽溶解于60ml去离子水得到浓度为4.0%甘露聚糖肽水相溶液,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随后密封保存。

2)将1.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步骤1)所得的溶液,在45℃水浴中反应3h,随后密封保存。

3)将5.0g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溶解在60ml体积比为1:1:1的二氯甲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配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油相溶液,随后密封保存。

4)将作为分散剂的牛血清白蛋白溶于水中,形成浓度为7%的水溶液。并在磁力搅拌作用下,将5.0g明胶加入上述水相,随后超声5min,并密封保存。

上述2)、3)、4)配制的溶液在使用前,置于4℃的冰箱中预冷。以减少在乳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对制备过程的影响。

5)将预冷后的16ml的步骤2)所得的溶液加入到35ml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油相溶液中,使用超声乳化仪超声2min,功率为540w,制得w/o初乳。

6)将5)所得初乳立即转移到48ml牛血清白蛋白-明胶水溶液中,超声1-2min。

7)将6)所得溶液超声乳化2min后将3ml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加入其中,随后再使用超声乳化仪超声2min,功率为540w,制得w/o/w复乳液。

8)将所述复乳液逐滴加入到100ml水中,磁力搅拌,陈化60min,待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后,使用冷冻高速离心机,在14000r/m的转速下离心10min,收集微粒。

9)用去离子水将8)得到的微粒洗涤3次以除去残留的分散剂,冻干保存,最终获得具有优异控释功能的负载抗癌药物的聚合物纳米粒子。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