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58488阅读:18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缝合线为可吸收型缝合线,可用于伤口缝合等。



背景技术:

手术缝合线根据其生物可降解性,分为非吸收缝合线和可吸收缝合线两大类。非吸收缝合线因在体内不降解,术后必须拆除,给患者带来痛苦。可吸收缝合线因在体内可降解成可溶性物质,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理想的可吸收缝合线应具备:(1)可预测的吸收性;(2)无毒性;(3)在组织中保持一定时间的高强度特性,易打结;(4)耐消毒、易灭菌处理。

蚕丝缝合线为可吸收缝合线,在临床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蚕丝由18种氨基酸组成,可为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提供营养,虽然蚕丝缝合线使用前会高温灭菌,但使用过程中,会暴露空气中与细菌接触,引发伤口感染。因此,开发具有抗菌消炎功能的医用蚕丝缝合线对于临床手术及伤口愈合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发明专利cn200810030743.8天蚕丝外科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将天蚕丝置于含有钠盐、表面活性剂、渗透剂的水溶液中浸泡,晾干,上机编织或加捻成所需规格线坯,然后,施加天蚕丝胶、加温定型制得。

中国发明专利cn201511004977.1一种兼具颜色识别和抗菌功能的蚕丝编织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以蚕丝线为原料,天然染料后媒两步法染色,编织得到蚕丝编织线,高稳定型获得编织医用缝合线。

中国发明专利cn201611050689.4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蚕丝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将天然中草药、植物提取液与丝素蛋白复合,制备成抗菌止血的蚕丝缝合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脱胶蚕丝溶解于离子溶液中,室温搅拌,制备成纺丝液。

(2)将步骤(1)纺丝液倒入注射器中,纺丝液从喷丝孔恒速挤出,凝固浴中纺丝成型,获得初生长丝。

(3)将步骤(2)制备的初生长丝依次浸入抗菌消炎药物溶液和交联剂溶液处理,牵伸定型,获得长丝缝合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脱胶蚕丝溶解体系离子溶液为酸/贝壳溶液或酸/盐溶液;酸为甲酸、磷酸等;贝壳为珍珠贝壳、扇贝壳、蛤蜊壳、贻贝壳、牡蛎壳、海螺壳等海洋贝壳中的一种或多种;盐为氯化钙、溴化锂、硝酸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酸/贝壳溶液中贝壳的质量分数为1%-30%;酸/盐溶液中盐的质量分数为0.1%-25%。

上述技术方案中,纺丝液中丝素蛋白质量分数为1%-4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纺丝方法为湿法纺丝;纺丝速度为0.5ml/min-10ml/min。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纺丝凝固浴为水、乙醇、水/乙醇混合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乙醇溶液质量分数为0.1%-10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菌消炎药物为头孢吡肟、头孢丙烯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消炎药物溶液质量分数为1%-2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交联剂为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edc和nhs的质量比为9:1-1:9。

上述技术方案中,抗菌消炎药物溶液和交联剂溶液浸入处理时间为5min-60min,处理温度为10℃-6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纺丝牵伸倍数为1-5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医用缝合线原料来源广,生产加工流程短,成本低,产品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炎症反应,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缩短治疗时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丝素蛋白长丝的sem图

附图2丝素蛋白长丝的力学性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1.将0.5g氯化钙溶解于9.5g甲酸溶液中,室温搅拌0.5h,制备成甲酸/氯化钙离子溶液。

2.取脱胶蚕丝1.0g溶解于甲酸/氯化钙离子溶液中,室温搅拌,制备成纺丝液。

3.将纺丝液倒入10ml注射器内(针头直径采用0.5mm),室温条件下进行湿法纺丝,纺丝速度为0.5ml/min,凝固浴为水溶液,获得初生长丝。

4.将头孢吡肟药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将交联剂edc和nhs按照质量比2:1制备成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

5.20℃条件下,将初生长丝依次浸入头孢吡肟药物溶液和交联剂溶液,分别处理30min,同时进行1倍牵伸定型,获得长丝缝合线。

实施例二

1.将0.5g溴化锂溶解于9.5g甲酸溶液中,室温搅拌0.5h,制备成甲酸/溴化锂离子溶液。

2.取脱胶蚕丝1.0g溶解于甲酸/溴化锂离子溶液中,室温搅拌,制备成纺丝液。

3.将纺丝液倒入10ml注射器内(针头直径采用0.5mm),室温条件下进行湿法纺丝,纺丝速度为1.0ml/min,凝固浴为水溶液,获得初生长丝。

4.将头孢吡肟药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成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将交联剂edc和nhs按照质量比2:1制备成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

5.37℃条件下,将初生长丝依次浸入头孢吡肟药物溶液和交联剂溶液,分别处理30min和20min,同时进行1倍牵伸定型,获得长丝缝合线。

实施例三

1.将0.5g贝壳溶解于9.5g甲酸溶液中,室温搅拌24h,制备成甲酸/贝壳离子溶液。

2.取脱胶蚕丝0.7g溶解于甲酸/贝壳离子溶液中,室温搅拌,制备成纺丝液。

3.将纺丝液倒入10ml注射器内(针头直径采用0.9mm),室温条件下进行湿法纺丝,纺丝速度为1.0ml/min,凝固浴为25%乙醇溶液,获得初生长丝。

4.将头孢丙烯药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将交联剂edc和nhs按照质量比3:1制备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5.37℃条件下,将初生长丝依次浸入头孢丙烯药物溶液和交联剂溶液,分别处理40min和20min,同时进行2倍牵伸定型,获得长丝缝合线。

实施例四

1.将2.0g贝壳溶解于18g磷酸溶液中,室温搅拌24h,制备成磷酸/贝壳离子溶液。

2.取脱胶蚕丝1.5g溶解于磷酸/贝壳离子溶液中,室温搅拌,制备成纺丝液。

3.将纺丝液倒入10ml注射器内(针头直径采用0.5mm),室温条件下进行湿法纺丝,纺丝速度为5ml/min,凝固浴为50%乙醇溶液,获得初生长丝。

4.将头孢丙烯药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将交联剂edc和nhs按照质量比5:3制备成质量分数为8%的溶液。

5.25℃条件下,将初生长丝依次浸入头孢丙烯药物溶液和交联剂溶液,分别处理20min和40min,同时进行2倍牵伸定型,获得长丝缝合线。

从图1和图2为实施实例中医用缝合线丝素蛋白长丝的扫描电镜图和力学性能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长丝粗细均匀,表面较光滑,且有定向排列的纳米原纤形貌。材料应力为41mpa,伸长率为167%,表现出良好的应力应变行为,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