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缝合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5532阅读:1065来源:国知局
医用缝合线夹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缝合线夹。



背景技术:

目前外科手术中缝合离断的血管、胆管、输尿管、神经等组织结构时多采用两点式缝合法。缝合方式为将血管、胆管、输尿管、神经等组织结构的两断端按其生理结构对齐,然后在其中一端的一边穿过一根缝线后,再用该缝线穿过另一端的对应位置,而后用另一根缝线用同样的方式穿过两断端的另一边,然后用两个钳子分别夹持上述两根缝线,并将缝线拉进,后将两钳子在体外固定,运用两钳子自身的重量拉紧缝线。现有技术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因为钳子自身重量不可改变,所以对两缝线的牵张力不可改变,适用范围窄;同时,由于两个钳子的拉力并非为水平方向, 而是斜向上方的,而斜向上方的拉力对手术操作不起作用,反而有可能将组织结构或缝线扯断,安全性差;而且斜向上方的缝线可妨碍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力可调、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的医用缝合线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缝合线夹,包括左、右剪柄,所述左、右剪柄的中部通过铰轴相铰接,在左、右剪柄上部对称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向同侧外部横向折弯的左、右L形夹臂,在所述左、右L形夹臂顶部分别设置有显微牵线夹;在所述显微牵线夹的线夹柄外侧面设置有防滑带;在左、右剪柄下部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弧形锁舌和锁定舌,所述弧形锁舌的圆心与所述铰轴的轴心重合。

所述显微牵线夹的线夹头夹持面为圆弧形,避免了对其他部位造成伤害,安全性高。

在所述显微牵线夹线夹头上套装有柔性套,不仅能够保证足够的夹持力,还能避免缝线被夹断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缝线的拉力仅为水平方向,并且可通过弧形锁舌和锁定舌调节对缝线的拉力,使其达到想要的牵张状态;对缝线的拉力仅为水平方向,避免了竖直方向的拉力,仅对一部分缝线牵拉,降低了组织结构和缝线被扯断的风险;仅对一小部分缝线牵拉,避免了整个手术视野都被牵张缝线占据的情况,不影响手术操作;可调节对缝线的拉力,安全有效,不影响手术操作,故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缝合线夹,包括左、右剪柄1、2,所述左、右剪柄1、2的中部通过铰轴3相铰接,在左、右剪柄1、2上部对称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向同侧外部横向折弯的左、右L形夹臂4、5,在所述左、右L形夹臂4、5顶部分别设置有显微牵线夹6;在所述显微牵线夹6的线夹柄7外侧面设置有防滑带8;在左、右剪柄1、2下部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弧形锁舌9和锁定舌10,所述弧形锁舌9的圆心与所述铰轴3的轴心重合;所述显微牵线夹6的线夹头11夹持面为圆弧形;在所述显微牵线夹6的线夹头11上套装有柔性套12。

将血管、胆管、输尿管、神经等组织结构的两断端按其生理结构对齐,然后在其中一端的一边穿过一根缝线后,再用该缝线穿过另一端的对应位置,而后用另一根缝线用同样的方式穿过两断端的另一边;打开弧形锁舌9和锁定舌10,撑开一个显微牵线夹6夹住其中一根缝线的适当位置并固定,调节另一根缝线的拉力,使组织结构处于合适的张力,同样方法撑开另一个显微牵线夹6夹住另一根缝线的适当位置并固定,将弧形锁舌9和锁定舌10锁上并通过调节弧形锁舌9的位置调节缝线的拉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