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在治疗牙周炎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5761发布日期:2018-07-07 06:09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利拉鲁肽的新用途,尤其涉及利拉鲁肽在治疗牙周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牙周炎是由牙周致病菌感染和局部因素刺激所致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牙周附着的丧失,造成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吸收和牙齿不断松动,是导致牙齿缺失的主要病因。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约47.2%的美国人患有各种类型的牙周疾病,65岁以上的人口的发病率更是达到了70.1%;而我们国家的发病率则更高,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数据表明:超过80%的成人均患有各种类型的牙周病变。因此,开展牙周炎的预防治疗至关重要。此外,牙周炎更与糖尿病、心肌梗塞、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等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牙周炎和糖尿病之间的双向相关性,认为牙周炎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轻中度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需长期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水平,常用的降糖药有磺酰脲类、双胍类及噻唑烷二酮类等。假设服用这些降糖药物同样对牙周炎的治疗有帮助,那么就避免了糖尿病牙周炎患者服用多种药物。因此,就需要寻求一种可以治疗牙周炎的降糖药物。

利拉鲁肽作为一种新型降血糖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glp-1)的类似物。利拉鲁肽与glp-1一样除了具有降糖作用,更有着多种胰腺外的生理功能,包括抗炎作用和骨保护作用。利拉鲁肽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炎症指标、降低脂肪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卵清蛋白诱导的气道炎症。同时,研究发现在高糖环境下,利拉鲁肽可增加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而且动物实验表明利拉鲁肽可增加骨钙素和骨保护素的表达,改善糖尿病诱导的骨丧失。lu等人的研究发现利拉鲁肽作用于卵巢切除小鼠,其腰椎和长骨骨小梁体积、厚度、数目均增加,表明利拉鲁肽对非dm骨丧失的保护作用,而且这种骨保护作用并非来自其抗血糖作用。

然而,利拉鲁肽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未有报道。本发明通过体外模拟牙周炎,在细胞层面上探讨利拉鲁肽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利拉鲁肽在治疗牙周炎的新用途,为临床上更合理的使用利拉鲁肽提供更多的实验数据和科学依据。

本发明涉及利拉鲁肽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的功能具有如下(1)至(6)中至少一种:

(1)抑制il-6的表达,促进runx2的表达;

(2)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重建;

(3)促进牙槽骨的重建;

(4)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增殖;

(5)促进人牙周膜细胞迁移;

(6)治疗牙周炎。

优选地,所述牙周炎为慢性牙周炎和/或糖尿病性牙周炎。

优选地,所述产品为药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产品,其活性成分为利拉鲁肽;所述产品的功能具有如下(1)至(6)中至少一种:

(1)抑制il-6的表达,促进runx2的表达;

(2)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重建;

(3)促进牙槽骨的重建;

(4)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增殖;

(5)促进人牙周膜细胞迁移;

(6)治疗牙周炎。

优选地,所述牙周炎为慢性牙周炎和/或糖尿病性牙周炎。

优选地,所述产品为药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我们选用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mtt法分析利拉鲁肽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划痕试验分析利拉鲁肽对人牙周膜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选用经典革兰阴性菌e.coli的lps和人牙周膜细胞共培养来模拟牙周炎的发病过程,进而用westernblot分析利拉鲁肽对lps刺激下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il-6)以及成骨因子表达(runx2)的影响。

本发明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试验证实:利拉鲁肽可显著可增加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能力,而且呈剂量依赖性,同时100nmol/l为利拉鲁肽增加人牙周膜细胞增殖能力的最佳药物浓度;利拉鲁肽可显著增强人牙周膜细胞的迁移能力;经典革兰阴性菌e.coli的lps作用于人牙周膜细胞可有效模拟牙周炎的疾病进程,而同时加入利拉鲁肽后,il-6表达则受到抑制,而runx2的表达显著升高。

由于人牙周膜细胞作为牙周组织重建的基础细胞之一,体外分析药物作用后人牙周膜细胞的各种变化,是探讨药物疗效最便捷的方法。牙周炎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炎症病变并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重建,尤其是牙槽骨的重建。利拉鲁肽可显著增加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这是牙周组织再生的前提,同时利拉鲁肽可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而促进其成骨因子的表达。上述结果均表明利拉鲁肽对人牙周炎有潜在的治疗作用,而且利拉鲁肽对糖尿病亦有显著疗效,利拉鲁肽对糖尿病性牙周炎也有更好的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浓度利拉鲁肽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为p<0.05,**为p<0.01。

图2为图2为利拉鲁肽对人牙周膜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其中a为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的划痕愈合速度;b为imageproplus分析量化计算各组的平均愈合距离。**为p<0.01。

图3为利拉鲁肽对lps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和成骨因子表达的影响;其中a为westernblot检测il-6的表达;b为imagej分析量化il-6表达的变化;c为westernblot检测runx2的表达;d为imagej分析量化runx2表达的变化。*为p<0.05,**为p<0.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下述利拉鲁肽购买自诺和诺德制药公司。

下述所用人牙周膜细胞为原代培养获得,并用免疫组化进行了鉴定,其抗波形丝蛋白阳性、抗角形蛋白阴性。

下述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利拉鲁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生长

将利拉鲁肽浓度梯度分为6组,依次设置为:0nmol/l、25nmol/l、50nmol/l、75nmol/l、100nmol/l、125nmol/l,每组设6个复孔。取第4代人牙周膜细胞经胰酶消化后,以3×103/孔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100μl,培养24h后,更换液体,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利拉鲁肽的α-mem培养基(含10%fbs)继续培养。24h后每孔加入20μlmtt(5g/l),孵箱中培养4h,吸去培养液,每孔加150μldmso,放置摇床充分混匀15min,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570nm处测定每孔吸光度值(a570),取各组平均值,以a570值反应活细胞数目。细胞增殖率=(实验组a570-对照组a570)/对照组a570。

其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为不同浓度利拉鲁肽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由图1可知,利拉鲁肽可显著可增加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能力,而且呈剂量依赖性,同时100nmol/l为利拉鲁肽增加人牙周膜细胞增殖能力的最佳药物浓度。

实施例2利拉鲁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迁移。

将生长良好的第4代人牙周膜细胞胰酶消化后,接种于6孔板,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利拉鲁肽组,待细胞生长至80-90%,进行实验。使用200μl枪头制作划痕,然后按照分组分别加入不含fbs的培养液,24h换液一次,继续培养24h后,于显微镜下观测各组划痕距离的变化。用image-proplus6.0软件分析划痕的愈合距离。

其结果如图2所示,图2为图2为利拉鲁肽对人牙周膜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由图2可知,利拉鲁肽可显著增强人牙周膜细胞的迁移能力。

实施例3利拉鲁肽抑制il-6的表达,而促进runx2的表达。

取第4代人牙周膜细胞经胰酶消化后,接种于100mm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将实验分为三组:对照组、lps组和lps+利拉鲁肽联合组。待细胞长至80%后,分别加入不同药物;其中lps组中lps的浓度为10μg/ml,lps+利拉鲁肽联合组中lps的浓度为10μg/ml,lps+利拉鲁肽联合组中利拉鲁肽的浓度为100nmol/l。继续培养24h,离心收集细胞,提取全蛋白,加入含pmsf的裂解液,冰上裂解,离心后取上清,并按照bca蛋白定量试剂盒说明操作测定所提蛋白的浓度,测定蛋白含量后,计算含50mg蛋白溶液的体积即为上样量,适量蛋白加入缓冲液置于ep管,95℃煮沸5min变性,-80℃保存。配制所需工作液、15%分离胶和5%积层胶。加足够量电泳缓冲液上样,160v电压80min跑至底端,切胶,12v电压1h转至pvdf膜上,分别加il-6、β-actin抗体,4℃孵育过夜,tbst洗涤10min×3次,之后分别加入二抗,室温孵育2h,再次tbst洗涤10min×3次,ecl凝胶成像系统曝光显色。

用上述同样方法对runx2进行检测,其培养液更换为成骨诱导液。

本实施例中lps为经典革兰阴性菌e.coli的脂多糖。

其结果如图3所示,图3为利拉鲁肽对lps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和成骨因子表达的影响。由图3可知:lps作用于人牙周膜细胞,可以显著增加il-6的表达,抑制runx2的表达,这表明lps与人牙周膜细胞共培养可有效模拟牙周炎的疾病进程,而同时加入利拉鲁肽后,il-6表达则受到抑制,而runx2的表达显著升高。

综上所述,人牙周膜细胞作为牙周组织重建的基础细胞之一,体外分析药物作用后人牙周膜细胞的各种变化,是探讨药物疗效最便捷的方法。牙周炎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炎症病变并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重建,尤其是牙槽骨的重建。利拉鲁肽可显著增加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这是牙周组织再生的前提,同时利拉鲁肽可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而促进其成骨因子的表达。上述结果均表明利拉鲁肽对人牙周炎有潜在的治疗作用,而且利拉鲁肽对糖尿病亦有显著疗效,利拉鲁肽对糖尿病性牙周炎也有更好的疗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