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控制驱血式间歇充气加压下肢术后防血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5952发布日期:2018-10-23 16:0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控制驱血式间歇充气加压下肢术后防血栓系统,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控制血栓形成的常规手段有药物控制与物理干预。物理干预常用的是间歇式充气加压系统,其作用模式是:患者术后在双下肢绑充气囊(单一囊腔,类似于血压表的袖带),由单片机控制的主机装置内的充气泵定时定压向气囊充气放气,起到类似按摩的作用,以期达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但这种间歇式充气加压系统只是简单的物理干预,不符合生物学血流动学原理。原因在于:由于充气加压装置是单一的气囊,故充气加压作用时整个气囊区域受到同时同压力作用的充气加压作用,没有阶梯压力,没有远近先后顺序,不符合静脉血流动力学生物规律。

我们知道血栓形成主要在静脉,而静脉血的回流方向是由远而近的,即从从脚趾流向足、踝、小腿远端、小腿中端、小腿近端达到膝部,并在此过程中接受各部分血流的回流,最后汇入大静脉。传统的间歇式充气加压系统加压时对血液回流的各个路径包括足踝部较小静脉、小腿中部中等静脉、小腿近端较大静脉等同时加压,且压力相等无差别。如果充气压力较小就会出现大量静脉血同时回流,使得回流静脉内压力升高出现“血涌”现象,导致回流静脉短时间内运输血液能力不足,反而使得部分静脉血回流受阻而瘀滞于血管中。相反,当充气压力较大时,则会出现整个气压囊加压区域同时受到压力而导致短时内较小静脉同时受压闭合、静脉血来不及回流而瘀滞于血管中。所以传统的间歇式充气加压系统要发挥作用,压力大小要适中、充气速度要均匀。但因为静脉回流压力大小的要求会因不同部位、不同个人而不能统一,以及静脉血回流速度不好掌握等原因,使得传统的间歇式充气加压系统不能准确操作,导致其在临床应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脑控制驱血式间歇充气加压下肢术后防血栓系统,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采购模拟生物学模式对术后患者的双下肢进行物理干预,使血液由远向近有序、稳定回流,降低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电脑控制驱血式间歇充气加压下肢术后防血栓系统,包括主机装置、连接管道和加压囊装置,主机装置的充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加压囊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囊装置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内设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囊腔,每个囊腔均设有独立的进气通路与连接管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机装置包括电源、单片机、显示调节模块和充气泵;所述电源与单片机、气压感受开关、显示调节模块和充气泵分别连接,以提供工作电源;所述单片机与气压感受开关、充气泵、气压感受开关和显示调节模块分别连接,单片机用于采集气压感受开关信号、控制气压感受开关和充气泵动作、以及将加压囊装置的压力信息输出到显示调节模块;所述气压感受开关的个数与加压囊装置内胆中的囊腔个数相同,气压感受开关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各囊腔的进气通路上,气压感受开关一方面负责感受对应囊腔内的实际压力值并发送给单片机,另一方面用于控制对应囊腔的进气通路的闭合或开放;所述显示调节模块一方面用于显示气压感受开关所感受的实际压力值,另一方面用于设定压力值并发送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将气压感受开关传来的实际压力值与显示调节模块设定的压力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气压感受开关的闭合与开放和充气泵的动作;所述充气泵的充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各囊腔的进气通路连接,充气泵负责充气加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平铺形状为梯形,内胆的小头端作为缠绕在下肢上的起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压囊装置还包括用于包覆所述内胆的外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采用纤维化合物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机装置还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电源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继电器与充气泵连接,继电器受单片机控制,决定充气泵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片机采用可以设定时间、压力值报警范围,在达到报警值时能自动停止充放气的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道采用抗折断、耐氧化、可消毒的医用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以阶梯压力、由远及近、间歇式充气加压,对术后患者的双下肢进行模拟生物学模式的驱血样物理干预,以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其干预的方式更加接近人体自然静脉血回流模式,患者感觉较佳,舒适度更高。

2)本实用新型具备高值报警、自动停止充放气等功能,使用范围和稳定性功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电脑控制驱血式间歇充气加压下肢术后防血栓系统主要由主机装置、连接管道7和加压囊装置三大部分组成,主机装置的充气口通过连接管道7与加压囊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加压囊装置包括内胆9,所述内胆9内设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囊腔9a,每个囊腔9a均设有独立的进气通路8 与连接管道7相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机装置主要由电源1、单片机2、气压感受开关3、显示调节模块4和充气泵5组成。

所述电源1与单片机2、气压感受开关3、显示调节模块4和充气泵5分别连接,电源1可根据负载要求输出5v、24V等类型电压,以作为单片机2、充气泵5、气压感受开关3等部件的工作电源。

所述单片机2是控制核心部分,单片机2与气压感受开关3、显示调节模块4和充气泵5分别连接,单片机2用于采集气压感受开关3信号、控制气压感受开关3和充气泵5动作、以及将加压囊装置的压力信息输出到显示调节模块4。

所述气压感受开关3的个数与加压囊装置内胆9中的囊腔9a个数相同,气压感受开关3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各囊腔9a的进气通路8上,气压感受开关3一方面负责感受对应囊腔9a内的实际压力值并发送给单片机2,另一方面用于控制对应囊腔9a的进气通路8的闭合或开放。

所述显示调节模块4一方面用于显示气压感受开关3所感受的实际压力值,另一方面用于设定压力值并发送给单片机2;所述单片机2将气压感受开关3传来的实际压力值与显示调节模块4设定的压力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气压感受开关3的闭合与开放和充气泵5的动作。

所述充气泵5是工作核心部件,充气泵5的充气口通过连接管道7与各囊腔9a的进气通路8连接,充气泵5负责充气加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胆9平铺形状为梯形,内胆9的小头端作为缠绕在下肢上的起始端,这样可以更容易实现阶梯压力、由远及近、间歇式充气加压,使人双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生物学模式的模拟更准确。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压囊装置还包括用于包覆内胆9的外套10,所述外套 10可以根据不同客户要求选用不同材料【如纤维化合物】,可制作成一次性使用,也可以制作成可重复消毒、使用的制品。外套10和内胆9具体均可根据病人下肢长度、周径等制成不同规格。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道7责连接加压囊装置与主机装置,连接管道7 优选采用抗折断、耐氧化、可消毒的医用塑料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机装置还包括继电器6,所述继电器6与电源1连接,所述单片机2通过继电器6与充气泵5连接,继电器6受单片机2 控制,决定充气泵5动作。所述单片机2优选采用可以设定时间、压力值报警范围,在达到报警值时能自动停止充放气的单片机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

预先通过主机装置的显示调节模块5设定加压囊装置内胆9中各囊腔9a的压力,如将内胆9从小头端向大头端的各囊腔9a压力分别设定为40mmHg、38 mmHg、36mmHg、34mmHg等。

单片机2先控制与内胆9小头端的第一个囊腔9a对应的气压感受开关3打开,并控制充气泵5对第一个囊腔9a进行充气加压;第一个囊腔9a的实际压力值被与其对应的气压感受开关3感受到并反馈到单片机2,同时在显示调节模块 5上显示,当实际压力值达到设定值【40mmHg】时,单片机2控制对应第一个囊腔9a的气压感受开关3关闭。

下一步单片机2再控制与内胆9小头端的第二个囊腔9a对应的气压感受开关3打开,并控制充气泵5对第二个囊腔9a进行充气加压;当第二个囊腔9a 的内的实际压力值达到设定值【38mmHg】时,单片机2控制对应第二个囊腔 9a的气压感受开关3关闭。如此循环,直到所有囊腔9a全部充气并达到预定气压值。

当所有囊腔9a充气完成后,依据设定时间,单片机2再依次发出指令,使内胆9上的各囊腔9a按由大头端向小头端的顺序依次放气,直到最后一个囊腔 9a放气结束。

单片机2根据设定暂停所有电气元件暂停动作,暂停时间到后再进行下一个充气、放气循环。这样就模拟了人双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生物学模式,由远向近、以适当的阶梯压力遂步将静脉血回流到大静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