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2514发布日期:2018-07-31 18:00阅读:8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抽血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医疗检验人员抽取血液时,采用套装的抽血针头和负压试管,分别是独立的产品,由不同厂家提供。使用时,先将抽血针头插入患者静脉抽血,再取出负压采血管,将注血针头插入负压采血管中进行血液收集。然而现有的抽血器使用时需要用软管末端刺穿盖子,使血液流入管内,会有污染。

申请号为201320796711.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抽血装置,包括抽血针头,注血针头,连接抽血针头和注血针头之间的导管,以及检验用试管,其抽血针头的针座设置有柔性固定翼;柔性固定翼,由层叠的柔性翼身,医用粘胶层和覆盖在医用胶层面的不粘性隔离纸层构成;未使用时,粘附在抽血针头座侧壁;使用时,抽血针头座的柔性固定翼向双侧展开,与患部肌肤的弧度相匹配贴合。注血针头的针座设置有刚性固定翅;连接抽血针头和注血针头之间的导管上设置有微型流量控制器。该装置使抽血针头方便地贴合在患部肌肤上,杜绝了抽血针头移动的可能,然而不能避免软管末端刺穿盖子,使血液流入管内,产生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抽血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血装置,包括软管、送血针和试管,所述送血针连接在所述软管的末端,所述试管上设有胶塞;所述抽血装置还包括送血针防护装置,所述送血针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弹簧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胶塞上;所述外壳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外壳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送血针上,下端套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送血针穿过外壳并伸入进所述连接座内,所述弹簧套在所述送血针上;所述送血针的外部还套有杀菌套,所述杀菌套位于所述送血针与所述弹簧之间。

优选地,所述胶塞上设连接槽,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嵌入在所述连接槽内。

优选地,所述杀菌套由杀菌布制成。

优选地,所述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簧的外部还套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顶部连接在所述外壳上,底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

优选地,所述防尘罩由塑料膜制成。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抽血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设置送血针防护装置保护送血针,送血针的外部套有杀菌套,使用时通过向下按下外壳,送血针刺穿杀菌套,表面送血针的尖端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软管

2 送血针

3 试管

31 胶塞

32 外管

33 内管

331 支撑部

332 固定部

333 固定槽

334 滤孔

335 血清滤网

34 防尘圈

4 送血针防护装置

41 外壳

42 弹簧

43 连接座

44 杀菌套

45 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血装置,包括软管1、送血针2和试管3,所述送血针2连接在所述软管1的末端,所述软管1的始端还连接有抽血针,抽血针将血液从人体中抽出,送入所述软管1中,并经所述送血针2输出进所述试管3内。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试管3上设有胶塞31,防止进入的血液污染。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抽血装置还包括送血针防护装置4,所述送血针防护装置4用于固定所述送血针2,并且防止所述送血针2被污染。所述送血针防护装置4包括外壳41、弹簧42和连接座43,所述连接座43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胶塞31上,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胶塞31上设连接槽311,所述连接座43的底部嵌入在所述连接槽311内。所述外壳41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外壳41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送血针2上,下端套接在所述连接座43上,所述送血针2穿过外壳41并伸入进所述连接座43内,所述弹簧42套在所述送血针2上,所述弹簧42的顶部连接在所述外壳41上,所述弹簧42的底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43上;所述送血针2的外部还套有杀菌套44,所述杀菌套44位于所述送血针2与所述弹簧42之间。抽血时,用力按压外壳41,弹簧42被压缩,所述送血针2的尖端刺穿所述杀菌套44,穿过所述胶塞31,进入所述试管内部,抽血完毕时,将送血针2取出,所述弹簧42在张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此时送血针2收回至杀菌套44的内部,防止刮伤使用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弹簧42的张力需合理设计,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会导致抽血时,送血针2从胶塞31中脱出,过小则导致抽血结束后,送血针2不会恢复原状。

如图1至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杀菌套44由柔性的杀菌布制成。优选地,所述弹簧42的外部还套有防尘罩45,所述防尘罩45的顶部连接在所述外壳41上,底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43上。优选地,所述防尘罩45由塑料膜制成。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试管3包括外管32和内管33,所述胶塞31塞在所述内管33的顶部,所述内管33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支撑部331,所述支撑部331的外端向下延伸形成固定部332,所述固定部332和所述内管33的管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固定槽333,所述内管33置入所述外管32内,并且所述外管32的顶部嵌入在所述固定槽333内,所述外管32和所述内管的固定部332之间设有防尘圈34。所述内管33的下部呈圆锥结构,并且底部呈半球形,由于尖刺形的内管33底部难以加工,并且容易损坏,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半球形。所述内管33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滤孔334,所述内管33内还设有血清滤网335,所述血清滤网335一般采用半固态的医用凝胶,有效地将血清留住,滤走血细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