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疗术后康复的按摩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5752发布日期:2018-10-02 18:2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医疗术后康复的按摩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汉语拼音为:yīliáo中文解释:1.医治,2.疾病的治疗。中华医史几千年,而这个字眼是在近几十年才出现,其实这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新生的字眼,之前大多使用治疗。然而医疗也包含保健内容。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体系定位明确,中国的医疗卫生创造了一系列辉煌,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和城镇的医疗服务也在这时全面展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大大增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影响以及“政事一体化”的管理,中国在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问题。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途径。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一般情况下,在手术后病人需要卧床静养,以便能够快速恢复,但是病人在卧床不动时,身上血液难以得到流通,从而导致肌肉逐渐萎缩,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经常性的按摩,保证了肌肉供氧,但是这对医护人员而言,工作强度很大,而目前医疗资源又很紧张,这显然是无法实现每个病人配备一个医护人员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疗术后康复的按摩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医疗术后康复的按摩护理装置,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底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朝上设置,且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上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两端与安装壳体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半齿轮,半齿轮上布置有一半的轮齿,所述半齿轮的后侧啮合有齿条,齿条底端与安装壳体内底部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接;所述齿条上端穿过安装壳体设置,两个齿条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布置有按摩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第一转轴竖直设置,第二转轴水平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安装壳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第二转轴穿过支撑架设置,且第二转轴与支撑架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一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第二转轴与安装壳体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二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板,按摩板上侧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按摩凸起;所述按摩板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导向杆,导向杆正下方的支撑板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凹槽,凹槽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上端与导向杆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按摩凸起呈半球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二转轴带动半齿轮转动,与半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支撑板上升,继而带动按摩装置上升,对人体进行按摩作用;当半齿轮继续转动时,半齿轮会与齿条失去啮合,则齿条会在重力以及复位弹簧拉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当半齿轮继续转动时,半齿轮又与齿条相啮合,由此实现了齿条的上下反复运动,带动按摩装置上下反复运动,实现了对人体的按摩,提高了血液的流通性,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按摩凸起与人体相接触时,对按摩板具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导向杆向下运动,对支撑弹簧进行压缩处理,使得按摩凸起具有一个缓冲功能,从而实现了对患者的保护,降低了患者的伤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按摩效果好和对患者具有保护功能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医疗术后康复的按摩护理装置,包括安装壳体1,所述安装壳体1内底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输出轴朝上设置,且电机5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第一锥齿轮7上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两端与安装壳体1内侧壁转动连接,电机5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转轴6带动第一锥齿轮7转动,第一锥齿轮7带动第二锥齿轮9转动,从而第二锥齿轮9带动第二转轴8转动;

所述第二转轴8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半齿轮11,半齿轮11上布置有一半的轮齿,所述半齿轮11的后侧啮合有齿条2,齿条2底端与安装壳体1内底部通过复位弹簧3相连接;所述齿条2上端穿过安装壳体1设置,两个齿条2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上布置有按摩装置,第二转轴8带动半齿轮11转动,与半齿轮11相啮合的齿条2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支撑板13上升,继而带动按摩装置上升,对人体进行按摩作用;当半齿轮11继续转动时,半齿轮11会与齿条2失去啮合,则齿条2会在重力以及复位弹簧3拉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当半齿轮11继续转动时,半齿轮11又与齿条2相啮合,由此实现了齿条2的上下反复运动,带动按摩装置上下反复运动,实现了对人体的按摩,提高了血液的流通性,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

所述第一转轴6竖直设置,第二转轴8水平设置。

所述安装壳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4,第二转轴8穿过支撑架4设置,且第二转轴8与支撑架4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一轴承10,支撑架4对第二转轴8进行支撑作用。

所述第二转轴8与安装壳体1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二轴承12。

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板17,按摩板17上侧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按摩凸起18;所述按摩板17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导向杆16,导向杆16正下方的支撑板13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凹槽14,凹槽14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15,支撑弹簧15上端与导向杆16底端固定连接,当支撑板13带动按摩装置上升时,按摩凸起18与人体相接触,对人体进行按摩作用;同时,为了降低对人体的冲击力,当按摩凸起18与人体相接触时,对按摩板17具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导向杆16向下运动,对支撑弹簧15进行压缩处理,使得按摩凸起18具有一个缓冲功能,从而实现了对患者的保护,降低了患者的伤害。

所述按摩凸起18呈半球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电机5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转轴6带动第一锥齿轮7转动,第一锥齿轮7带动第二锥齿轮9转动,从而第二锥齿轮9带动第二转轴8转动;第二转轴8带动半齿轮11转动,与半齿轮11相啮合的齿条2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支撑板13上升,继而带动按摩装置上升,对人体进行按摩作用;当半齿轮11继续转动时,半齿轮11会与齿条2失去啮合,则齿条2会在重力以及复位弹簧3拉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当半齿轮11继续转动时,半齿轮11又与齿条2相啮合,由此实现了齿条2的上下反复运动,带动按摩装置上下反复运动,实现了对人体的按摩,提高了血液的流通性,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当支撑板13带动按摩装置上升时,按摩凸起18与人体相接触,对人体进行按摩作用;同时,为了降低对人体的冲击力,当按摩凸起18与人体相接触时,对按摩板17具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导向杆16向下运动,对支撑弹簧15进行压缩处理,使得按摩凸起18具有一个缓冲功能,从而实现了对患者的保护,降低了患者的伤害。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