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组合物和中药散剂及中药煎服剂及其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8628发布日期:2018-06-02 02:5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一种中药散剂、一种中药煎服剂、该中药煎服剂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以及去皮的新鲜芦荟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1200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约200mg经肠道分解代谢,2/3约400mg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痛风依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原发性痛风缺乏病因治疗,不能根治。现有的治疗痛风的手段包括: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服用降尿酸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抑制尿酸生成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促尿酸排泄药(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

现有的治疗痛风的药物普遍存在肝肾损害的副作用,因此需要开发新的疗效高且副作用小的治疗痛风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该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痛风或缓解痛风症状,并且毒副作用较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分别独立存放的散剂、煎服剂和贴剂;其中,所述散剂的有效成分含有黄柏、苍术和鱼螵;相对于80-100克的黄柏,苍术的含量为80-100克,鱼螵的含量为80-100克;所述煎服剂的有效成分含有生石膏、石见穿、芒硝、车前草、白鲜皮、干姜、姜黄、蛇床子、桂枝、百部、大黄、土茯苓、银花藤、防己和黄柏;相对于27-33克的生石膏,石见穿的含量为27-33克,芒硝的含量为14-16克,车前草的含量为14-16克,白鲜皮的含量为27-33克,干姜的含量为4-6克,姜黄的含量为11-13克,蛇床子的含量为5-7克,桂枝的含量为4-6克,百部的含量为22-26克,大黄的含量为5-7克,土茯苓的含量为23-27克,银花藤的含量为13-17克,防己的含量为11-13克,黄柏的含量为9-11克;所述贴剂为去皮的新鲜芦荟。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散剂,其中,所述中药散剂的有效成分含有黄柏、苍术和鱼螵;相对于80-100克的黄柏,苍术的含量为80-100克,鱼螵的含量为80-100克。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煎服剂,其中,所述中药煎服剂的有效成分含有生石膏、石见穿、芒硝、车前草、白鲜皮、干姜、姜黄、蛇床子、桂枝、百部、大黄、土茯苓、银花藤、防己和黄柏;相对于27-33克的生石膏,石见穿的含量为27-33克,芒硝的含量为14-16克,车前草的含量为14-16克,白鲜皮的含量为27-33克,干姜的含量为4-6克,姜黄的含量为11-13克,蛇床子的含量为5-7克,桂枝的含量为4-6克,百部的含量为22-26克,大黄的含量为5-7克,土茯苓的含量为23-27克,银花藤的含量为13-17克,防己的含量为11-13克,黄柏的含量为9-11克;优选地,所述煎服剂中,相对于30克的生石膏,石见穿的含量为30克,芒硝的含量为15克,车前草的含量为15克,白鲜皮的含量为30克,干姜的含量为5克,姜黄的含量为12克,蛇床子的含量为6克,桂枝的含量为5克,百部的含量为24克,大黄的含量为6克,土茯苓的含量为25克,银花藤的含量为15克,防己的含量为12克,黄柏的含量为10克。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中药煎服剂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去皮的新鲜芦荟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中药散剂、中药煎服剂和外贴芦荟片的配合使用,对于治疗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早期、中期、晚期痛风均可达到治愈的效果。本发明的药物能够使得大多数病人能够在10-30日内治愈,对于关节畸形的患者,能够在30-100日内治愈。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分别独立存放的散剂、煎服剂和贴剂;其中,所述散剂的有效成分含有黄柏、苍术和鱼螵;相对于80-100克的黄柏,苍术的含量为80-100克,鱼螵的含量为80-100克;所述煎服剂的有效成分含有生石膏、石见穿、芒硝、车前草、白鲜皮、干姜、姜黄、蛇床子、桂枝、百部、大黄、土茯苓、银花藤、防己和黄柏;相对于27-33克的生石膏,石见穿的含量为27-33克,芒硝的含量为14-16克,车前草的含量为14-16克,白鲜皮的含量为27-33克,干姜的含量为4-6克,姜黄的含量为11-13克,蛇床子的含量为5-7克,桂枝的含量为4-6克,百部的含量为22-26克,大黄的含量为5-7克,土茯苓的含量为23-27克,银花藤的含量为13-17克,防己的含量为11-13克,黄柏的含量为9-11克;所述贴剂为去皮的新鲜芦荟。

优选地,其中,所述散剂中,相对于90克的黄柏,苍术的含量为90克,鱼螵的含量为90克;所述煎服剂中,相对于30克的生石膏,石见穿的含量为30克,芒硝的含量为15克,车前草的含量为15克,白鲜皮的含量为30克,干姜的含量为5克,姜黄的含量为12克,蛇床子的含量为6克,桂枝的含量为5克,百部的含量为24克,大黄的含量为6克,土茯苓的含量为25克,银花藤的含量为15克,防己的含量为12克,黄柏的含量为10克。

其中,所述散剂可以为能够直接口服的药剂,所述散剂的制备可以为将各个成分研面混匀即可;所述煎服剂可以为能够在煎煮后口服的药剂,煎煮的方法可以为常规的中药煎药的方法,并没有特殊要求;所述贴剂可以为能够外贴于患处的药剂。

其中,本发明利用散剂、煎服剂和外贴芦荟片的配合使用,对于治疗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早期、中期、晚期痛风均可达到治愈的效果。本公开的所述散剂的日用量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发生改变,例如可以每日服用3-8克(优选6克),连续服用10-100天。本公开的所述煎服剂的日用量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发生改变,例如可以每日将200-300克(优选240克)的所述煎服剂剪煮后口服,连续服用10-100天。去皮的新鲜芦荟可以切片为3-8mm的薄片,大小可以与患者的患处相适宜。

其中,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

鱼螵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小黄鱼或鲟科动物中华鲟、鳇鱼等的干燥鱼鳔。

其中,生石膏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又称二水石膏、水石膏或软石膏,单斜晶系,晶体为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纤维状,白色或灰、红、褐色,玻璃或丝绢光泽,密度2.3g/cm3。石见穿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华鼠尾草(Salvia chinensis Benth.),以全草入药。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车前草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全草。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茎。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百部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jblia(Miq.)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BL)Miq)或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的干燥块根。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银花藤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茎枝。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

其中,芦荟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斑纹芦荟(Aloe vera L.var.chinensis(Haw.)Berger.)或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

为了使得所述散剂能够具有更好的口感而便于服用,优选地,其中,所述散剂还含有辅料,所述辅料包括蜂蜜和水,相对于6克的散剂的有效成分,蜂蜜的含量为27-33克,更优选为30克,水的含量为50-70克,更优选为60克。

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

根据如上所述的用途,可以将所述散剂、所述煎服剂和所述贴剂分别制备为中成药之后配合使用。

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中药散剂,其中,所述中药散剂的有效成分含有黄柏、苍术和鱼螵;相对于80-100克的黄柏,苍术的含量为80-100克,鱼螵的含量为80-100克。

优选地,所述散剂中,相对于90克的黄柏,苍术的含量为90克,鱼螵的含量为90克。

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中药散剂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

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煎服剂,其中,所述中药煎服剂的有效成分含有生石膏、石见穿、芒硝、车前草、白鲜皮、干姜、姜黄、蛇床子、桂枝、百部、大黄、土茯苓、银花藤、防己和黄柏;相对于27-33克的生石膏,石见穿的含量为27-33克,芒硝的含量为14-16克,车前草的含量为14-16克,白鲜皮的含量为27-33克,干姜的含量为4-6克,姜黄的含量为11-13克,蛇床子的含量为5-7克,桂枝的含量为4-6克,百部的含量为22-26克,大黄的含量为5-7克,土茯苓的含量为23-27克,银花藤的含量为13-17克,防己的含量为11-13克,黄柏的含量为9-11克。

优选地,所述煎服剂中,相对于30克的生石膏,石见穿的含量为30克,芒硝的含量为15克,车前草的含量为15克,白鲜皮的含量为30克,干姜的含量为5克,姜黄的含量为12克,蛇床子的含量为6克,桂枝的含量为5克,百部的含量为24克,大黄的含量为6克,土茯苓的含量为25克,银花藤的含量为15克,防己的含量为12克,黄柏的含量为10克。

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中药煎服剂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

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去皮的新鲜芦荟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去皮的新鲜芦荟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时,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贴剂。

其中,所述散剂中,黄柏、苍术和鱼螵均为君药。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苍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鱼螵甘,平,归肝,肾,肺经,能养阴益精。

三者合用,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健脾,祛风湿,补肝,肾而滋阴润燥。

其中,所述煎服剂中,生石膏、石见穿、芒硝、车前草、白鲜皮、百部、大黄、土茯苓、银花藤、防己和黄柏为君药。

生石膏坠头疼而解烦渴,清热泻火除烦,收湿敛疮,可清解气分实热。

大黄,主要取其活血破淤,消淤之热之结,涤荡肠胃,有推陈致新之功效,在临床上多用于关节红肿热痛之实热症,与生石膏配伍,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清气,一凉血,相得益彰。

芒硝,此药能荡肠胃,涤三焦、祛除湿热,凡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者,均可用,凡服用后,大便泻浠,日频3-6次,则疗效理想。

百部,此药可用于痨嗽,劳热,驱蚘除螨,灭虱消疥疮等,用治痛风,有消肿解毒之效。

白鲜皮,本药用于痛风之关节肿痛,主疗“湿痒死肌”不可曲伸,“起止步行”,湿痹死肌其意就是痹症引起的,肌肉萎缩引起的废而不用,关节变形,屈伸功能丧失等。

石见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除痈肿结聚。

车前草,利水通淋,清肝、肺、排毒;银花藤,甘寒清热而不伤胃,疏散风热,凉血排毒。

土茯苓,解毒利关节,除湿;防己,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利水。

干姜,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姜黄,破血行气,通经络,止疼痛,祛风疗痹。

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寒温带下、湿痹腰痛等。

桂枝散寒解毒,温通经脉,促阳化气,促进出汗,利尿,多用于寒湿痹痛,有很好的止痛通经络的作用。

所述煎服剂全方用于临床,可清鲜气分实热,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燥湿排毒利水、破血行气,利关节,泻下排酸的功效,纵观全方,可以达到寒、湿、毒、风之并祛的良好疗效。

所述贴剂为去皮的新鲜芦荟,芦荟外用辅助内服药物(包括所述散剂和所述煎服剂),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的中药材均通过商购获得。

制备实施例1

本制备实施例用于说明散剂的制备和服用方式。

将中药材黄柏90克、苍术90克和鱼螵90克研面混匀;分装小包,每包6克,可以命名为痛风散。

服用时,可以取1小包(6克)吞服,也可以取一小包(6克)与30克蜂蜜和60克水搅拌均匀后服用,每天1次1小包(6克)。

制备实施例2

本制备实施例用于说明煎服剂的制备和服用方式。

首先,将待煎药混合均匀,该待煎药中,生石膏的含量为30克,石见穿的含量为30克,芒硝的含量为15克,车前草的含量为15克,白鲜皮的含量为30克,干姜的含量为5克,姜黄的含量为12克,蛇床子的含量为6克,桂枝的含量为5克,百部的含量为24克,大黄的含量为6克,土茯苓的含量为25克,银花藤的含量为15克,防己的含量为12克,黄柏的含量为10克。该待煎药可以命名为痛风康复汤。然后,将待煎药按照常规的煎药方法煎二次,合并药汤,得到1剂汤药300mL。

服用时,可以将1剂汤药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制备实施例3

本制备实施例用于说明贴剂的制备和使用方式。

将新鲜的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斑纹芦荟(Aloe vera L.var.chinensis(Haw.)Berger.)或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剥掉外皮,然后切片约5mm厚,外贴肿痛处,一直到干去掉另换,每天一次。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对制备实施例1得到的散剂和制备实施例2的煎服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将制备实施例1得到的散剂加等重量的水悬浮后,对体重18~22g的昆明小鼠进行灌胃;灌胃剂量为每日2次,每次0.5克散剂,每次灌胃体积为每只小鼠1mL。连续7天后,未发现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处死动物后,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均未发现异常病变,小鼠体重在给药前后无显著差异。

(2)将制备实施例2得到的煎服剂浓缩为原体积的十分之一,对体重18~22g的昆明小鼠进行灌胃;灌胃剂量为每日2次,每次灌胃体积为每只小鼠1mL。连续7天后,未发现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处死动物后,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均未发现异常病变,小鼠体重在给药前后无显著差异。

(3)将(1)和(2)混合进行,即对同一只受试小鼠,灌胃散剂后1小时后再灌胃煎服剂浓缩液,总灌胃剂量为每日4次,每次灌胃体积为每只小鼠1mL。连续7天后,未发现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处死动物后,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均未发现异常病变,小鼠体重在给药前后无显著差异。

制备实施例1得到的散剂和制备实施例2的煎服剂大剂量服用基本安全无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制备实施例1得到的散剂和制备实施例2的煎服剂合用对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的药效试验。

将制备实施例1得到的散剂加等重量的水悬浮,得到散剂灌胃剂,将制备实施例2得到的煎服剂浓缩为原体积的十分之一,得到煎服剂灌胃剂。

将昆明小鼠随机分组,包括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使用散剂灌胃剂(每日2次,每次1mL)和煎服剂灌胃剂(每日2次,每次1mL)连续灌胃5天,阳性对照组用别嘌醇(每日2次,每次20mg/kg)连续灌胃5天,空白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天;末日末次给药前1h,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联用氧嗪酸钾(300mg/kg)和次黄嘌呤(60mg/kg)腹腔注射给药,空白组使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2h后检测血尿酸浓度。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表1中,实验组的平均血尿酸浓度UA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1),实验组的平均血尿酸浓度UA较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基本相同,没有显著差异(t检验,P值为0.774)。

实施例3

录入符合诊断标准(ACR痛风诊断标准评分,≥8分可确诊,5~7分可疑诊断,≤4分可排除)的接受随机分配的痛风患者共480例,分为治疗组(40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使用制备实施例1的散剂口服,使用制备实施例2的煎服剂口服,并使用制备实施例3的新鲜芦荟贴剂贴于患处。每日重复,15日为一个疗程。对照组90例,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每日一片(75mg),15日为一疗程。治疗疗程结束后,按照ACR痛风诊断标准进行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表2的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大大提高,且属于排除痛风的情况的病例比例较高。

以下通过多个患者病例说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功效。

病例1:姓名:刘某,性别:女,年龄:52岁,使用前的症状:痛风,趾关节疼痛,体检发现:UA(尿酸)↑611μ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1,脂肪肝。治疗方案为:使用制备实施例1的散剂口服,使用制备实施例2的煎服剂口服,并使用制备实施例3的新鲜芦荟贴剂贴于患处。每日重复。15日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尿酸↓437,继续服药3个疗程后降至正常范围,痛风和疼痛完全消失。使用没有发现有毒副作用,患者肝肾功能检查未见药物毒性反应。

病例2:姓名:赵某,性别:男,年龄:50岁,使用前的症状:痛风。检查发现:UA(尿酸)↑632μmol/L。疗方案为:使用制备实施例1的散剂口服,使用制备实施例2的煎服剂口服,并使用制备实施例3的新鲜芦荟贴剂贴于患处。每日重复。15日为一个疗程。25天后尿酸趋于正常。痛风和疼痛完全消失。使用没有发现有毒副作用,患者肝肾功能检查未见药物毒性反应。

病例3:姓名:高某,性别:女,年龄:33岁,使用前的症状:痛风,出现关节疼痛,睡眠不好。检查出UA(尿酸)↑633μmol/L。疗方案为:使用制备实施例1的散剂口服,使用制备实施例2的煎服剂口服,并使用制备实施例3的新鲜芦荟贴剂贴于患处。每日重复。15日为一个疗程。9个疗程后,尿酸↓至正常范围,并且痛风和疼痛完全消失,睡眠改善。使用没有发现有毒副作用,患者肝肾功能检查未见药物毒性反应。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发明利用中药散剂、中药煎服剂和外贴芦荟片的配合使用,对于治疗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早期、中期、晚期痛风均可达到治愈的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