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超分子复合物及其在制备口腔护理产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1794发布日期:2018-10-12 20:4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分子复合物,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超分子复合物及其在制备口腔护理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口腔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微生态系统,为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现代研究表明,发现龋齿、牙周病、牙龈炎、口腔溃疡等常见口腔疾病的发生都与口腔有害细菌的滋生繁殖有关。因此,维持口腔中微生物群体的平衡,防止有害细菌在口腔中大量繁殖对维持口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于口腔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使用广谱化学杀菌剂、抗生素等方法对口腔内有害微生物的进行控制,虽然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长期使用可引起口腔及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或引发其它疾病。因此,寻找天然、安全强效的口腔抑菌剂,将其应用于口腔护理用品中,仍然是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主要思路,也是未来口腔护理产品研发的主要趋势。

环糊精(cyclodextrins,cd)是一种在结构上具有疏水的空腔和亲水的表面的环状糖,与传统药物载体材料相比其分子内部空腔可以与多种客分子形成包合物,改善客分子的水溶性和稳定性等。又因其毒副作用小、生物相容性好和生物降解性好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制剂或健康产品领域,基于cd构筑的超分子自组装体系得到广泛研究,这为难溶性药物或活性物质的新剂型或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松萝酸为淡黄色结晶,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g/100ml):水<0.01,丙酮0.77,醋酸乙酯0.88,乙醇0.02,糖醛7.32,糖醇1.21(25℃),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杀虫、肿瘤新生血管抑制、抗辐射等方面活性。松萝属等许多地衣类植物都含有抗菌物质,其中松萝酸的抗菌作用尤为突出。松萝酸为ctfa认可的化妆品助剂,是一种广谱的抗菌素,对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抑菌浓度为1-5μg/ml,至50μg/ml可完全抑制细菌的生长。松萝酸对多种皮肤疾病如烧伤、感染、银屑病等都有疗效。在化妆品中可用作高效防腐剂。对引起口腔疾病、龋齿的主要细菌链球菌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用于止血,抗菌,消炎,伤口愈合,除牙斑,增强人体免疫力,对预防龋齿、口腔溃疡病有较好的疗效。但松萝酸为难溶性药物,在制剂及其健康产品的研究及开发中,松萝酸仅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某些溶剂毒性较大,且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ua制剂及健康产品的开发,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针对松萝酸水溶解性不佳的问题,vesnanikolic′(人名)等采用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hp-β-环糊精包封松萝酸,发现通过分子包封可以改善松萝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松萝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溶解度为0.3mg/cm3,hp-β-环糊精包合物的溶解度为4.2mg/cm3,而未形成包合物的松萝酸溶解度为0.06mg/cm3。并发表在2013年的《包封及大环化合物杂志》(vesnanikolic′、mihajlostankovic′、ljubisanikolic′·gorannikolic′、snezˇanailic′-stojanovic′、mirjanapopsavin、sasˇazlatkovic′、tatjanakundakovi.journalofinclusionphenomenaandmacrocyclicchemistry.(2013)76:173–182.)上。但是上述的包封处理仅适用于口服直接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此基础上对cd的系列衍生物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璜丁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对松萝酸的增溶作用及松萝酸-cd-超分子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处方配比做了系统的研究,发现松萝酸-璜丁基--cd-超分子复合物(ua-sbe-β-cd)的药物增溶量最大。

本发明提供的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超分子复合物,为璜丁基-β-环糊精包封松萝酸制成的超分子复合物。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超分子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有3种,具体为如下:

方法一:

第一步,分别取一定量磺丁基-β-环糊精于容器中,加入ph值缓冲液搅拌至溶解;

第二步,另取一定量的松萝酸,搅拌溶解于丙酮,将磺丁基-β-环糊精水溶液缓缓加入松萝酸丙酮溶液中,恒温60℃搅拌一定时间,挥去丙酮;

第三步,冷却至室温,放入冰箱冷藏24h,冷冻干燥,干燥物用乙酸乙酯冲洗3次,挥去乙酸乙酯,减压真空干燥,即得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超分子复合物。

方法二:

第一步,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磺丁基-β-环糊精置于50ml的研磨罐中,加入15ml的蒸馏水后超声;

第二步称取适量松萝酸原料药置于上述研磨罐中超声数分钟;

第三步,待药物充分分散后,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锆(zro2)研磨珠,安装机器,调节机器转速并运行球磨机,每2h停机15min,研磨一定时间后停机,静置一段时间;

第四步,将所得混悬液冷冻干燥,干燥物用乙酸乙酯冲洗3次,挥去乙酸乙酯,减压真空干燥,即得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超分子复合物。

方法三:

第一步,取一定量磺丁基-β-环糊精加入ph值缓冲液50ml搅拌至溶解;

第二步,另取一定量的松萝酸,搅拌溶解于丙酮;

第三步,将磺丁基-β-环糊精水溶液缓缓加入松萝酸丙酮溶液中,恒温超声一定时间,减压蒸发挥去丙酮,取出,冷却至室温,放入冰箱冷藏24h;

第四步,抽滤,用纯化水冲洗1次,再用乙酸乙酯冲洗3次,减压真空干燥,即得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超分子复合物。

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超分子复合物可以制备成为漱口水、口腔喷雾剂及口腔护理凝胶等产品。其具体的配方如下:

1、漱口水:配方组成包括抑菌剂、清香剂、甜味剂、溶剂。抑菌剂为活性物质松萝酸(ua)的磺丁基-β-环糊精(ua-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清香剂选择薄荷油、橙皮油、绿茶提取物、蜂胶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选自非离子或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一种,甜味剂选择甜菊苷、木糖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溶剂选择去离子水。配方按重量计: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0.5-5份、薄荷油0.2-1份、甜菊苷0.03-0.2份、橙皮油0.5-1份、蜂胶提取物0.3-4份、绿茶提取物2-5份、木糖醇5-10份、山梨醇5-12份、吐温-800.2-0.5份、磷脂2-5份、去离子水加至100份。制备方法:取配方中的抑菌剂用全处方量3/4的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依次加入清香剂、表面活性剂、甜味剂搅拌溶解,用去离子水加至全配方量,过滤,灭菌,分装成100ml/瓶。

2、口腔喷雾:配方组成包含抑菌剂、保湿剂、清香剂、表面活性剂、甜味剂、防腐剂、缓冲剂和溶剂。抑菌剂为活性物质松萝酸(ua)的磺丁基-β-环糊精超分子复合物;保湿剂为甘油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清香剂选择食用香精中的任一种,表面活性剂选自非离子或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一种,所述甜味剂选择木糖醇或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所述防腐剂为氯化钠或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所述缓冲剂为ph为6.8~7.4的pbs缓冲溶液,溶剂选择去离子水。配方按重量计: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0.5-5份、甘油5-10份、丙二醇2-5份、食用薄荷香精0.2-0.5份、食用桂花香精0.1-0.3份、吐温-800.1-0.5份、月桂醇硫酸酯钠0.5-2份、木糖醇5-8份、山梨糖醇5-12份、氯化钠3-5份、pbs缓冲溶液0.2-0.5份、去离子水加至100份。制备方法:取配方中的抑菌剂用全处方量3/4的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加入称量好的保湿剂、清香剂、表面活性剂、甜味剂、防腐剂、缓冲剂搅拌混合均匀,用去离子水加至全配方量,过滤,灭菌,分装,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口腔喷雾。

3、口腔护理凝胶:配方组成抑菌剂、保湿剂、清香剂、亲水凝胶基质、ph值调节剂、甜味剂和溶剂。抑菌剂为活性物质松萝酸(ua)的磺丁基-β-环糊精超分子复合物;保湿剂为甘油;清香剂为薄荷油,亲水凝胶基质为卡波姆,ph值调节剂为氢氧化钠,甜味剂为山梨醇,溶剂选择去离子水。配方按重量计: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0.5-5份、甘油10-15份、薄荷油0.1-0.3份、卡波姆0.4-0.8份、氢氧化钠0.16-0.32份、山梨醇1-3份、去离子水加至100份。制备方法:取配方中的抑菌剂用全处方量3/4的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加入保湿剂、清香剂、甜味剂搅拌均匀,加入称量好的卡波姆充分溶胀后,再加入氢氧化钠充分搅拌混合,加入去离子水至100重量份,用均质机二次均质,形成粘度适宜的凝胶,真空包装。

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著改善抗菌剂松萝酸溶解性的中间体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超分子复合物,制备方法简单,解决了松萝酸溶解性差的技术问题,同时提供了一种将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超分子复合物进一步制备成口腔护理产品的技术方案,并且口腔护理产品各配方对预防龋齿、口臭口腔溃疡病有较好的疗效。

附图说明

图1:ua与α-cd的相溶解度曲线(25℃);

图2:ua与β-cd的相溶解度曲线(25℃);

图3:ua与γ-cd的相溶解度曲线(25℃);

图4:ua与hp-β-cd的相溶解度曲线(25℃);

图5:ua与sbe-β-cd的相溶解度曲线(25℃);

图6:ua与α-cd的相溶解度曲线(37℃);

图7:ua与β-cd的相溶解度曲线(37℃);

图8:ua与γ-cd的相溶解度曲线(37℃);

图9:ua与hp-β-cd的相溶解度曲线(37℃);

图10:ua与sbe-β-cd的相溶解度曲线(37℃);

图11ua-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系统sem图;

图12ua-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系统sem图;

图13ua-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系统ir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不同环糊精衍生物对松萝酸的增溶作用的考察

松萝酸在β-cd及其环糊精衍生物中的相溶解度的研究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α-cd溶液(0、0.625、1.25、2.5、5、7.5、10、12.5%,w/v)、β-cd溶液(0、0.25、0.5、0.75、1.0、1.25、1.5、1.75%,w/v)、γ-cd溶液(0、1.25、2.5、5、10、15、20、25%,w/v)、hp-β-cd溶液(0、2.5、5、10、20、30、40、50%,w/v)和sbe-β-cd溶液(0、2.5、5、10、20、30、40、50%,w/v)。移取上述溶液5ml分别置于10ml离心塑料管中,并将过量的松萝酸原料药(每份50mg)分别加入到上述介质中,混匀。分别放入恒温震荡水浴摇床中于25℃和37℃两种温度下振摇72h。取出样品,8000rpm离心30min,吸取上清液稀释至一定倍数,0.45u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按hplc法于285nm处测定峰面积值,计算其溶解度和增溶系数。溶解度记为s,未加环糊精的介质测得的药物溶解度为s0,增溶系数为s/s0。以各种不同cd及其衍生物的浓度c(mmol·l-1)对ua的溶解度s(mmol·l-1)绘制溶解度曲线。实验结果见(表1至10和图1至10)。结果表明,5种不同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ua均有一定增溶作用,在25℃与37℃下5种不同环糊精对ua的增溶效果依次为sbe-β-cd>hp-β-cd>β-cd>γ-cd>α-cd。

根据增溶数据结果,选择对松萝酸增溶量较大的sbe-β-cd、hp-β-cd、β-cd3种cd及其衍生物进一步进行研究。

表1:25℃下ua在α-cd介质中的溶解度(n=3)

表2:25℃下ua在β-cd介质中的溶解度(n=3)

表3:25℃下ua在γ-cd介质中的溶解度(n=3)

表4:25℃下ua在hp-β-cd介质中的溶解度(n=3)

表5:25℃ua在sbe-β-cd介质中的溶解度(n=3)

表6:37℃下ua在α-cd介质中的溶解度(n=3)

表7:37℃下ua在β-cd介质中的溶解度(n=3)

表8:37℃下ua在γ-cd介质中的溶解度(n=3)

表9:37℃下ua在hp-β-cd介质中的溶解度(n=3)

表10:37℃ua在sbe-β-cd介质中的溶解度(n=3)

实施例2松萝酸不同环糊精衍生物超分子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考察

1、制备方法

1.1逆向混合搅拌法:分别取一定量环糊精衍生物于容器中,加入每号实验中的ph值缓冲液或蒸馏水50ml搅拌至溶解。另取一定量的松萝酸,搅拌溶解于丙酮(30ml)。将环糊精衍生物水溶液缓缓加入松萝酸丙酮溶液中,转速800rpm,恒温60℃搅拌一定时间,挥去丙酮,冷却至室温,放入冰箱冷藏24h,冷冻干燥,干燥物用乙酸乙酯冲洗3次(10ml/次),挥去乙酸乙酯,减压真空干燥,即得松萝酸环糊精衍生物超分子复合物,备用。计算包合物收率和包合率。

1.2研磨法:分别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环糊精衍生物置于50ml的研磨罐中,加入15ml的或蒸馏水后超声,称取适量松萝酸原料药置于上述研磨罐中超声数分钟,待药物充分分散后,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锆(zro2)研磨珠,安装机器,调节机器转速并运行球磨机,每2h停机15min,研磨一定时间后停机,静置一段时间,将所得混悬液冷冻干燥,干燥物用乙酸乙酯冲洗3次(10ml/次),挥去乙酸乙酯,减压真空干燥,即得松萝酸环糊精衍生物超分子复合物,备用。

1.3超声法:分别取一定量环糊精衍生物于容器中,加入每号实验中的ph值缓冲液或蒸馏水50ml搅拌至溶解。另取一定量的松萝酸,搅拌溶解于丙酮(30ml)。将环糊精衍生物水溶液缓缓加入松萝酸丙酮溶液中,恒温超声一定时间,减压蒸发挥去丙酮,取出,冷却至室温,放入冰箱冷藏24h,抽滤,先用纯化水冲洗1次,再用乙酸乙酯冲洗3次(10ml/次),减压真空干燥,即得松萝酸环糊精衍生物超分子复合物,备用。

2、评价指标:

2.1包合率(y1)

包合率(y1)=(包合物中实际测得含松萝酸量/松萝酸原料加入量)×100%

2.2包合物收率(y2)

包合物收率(y2)=包合物总质量/(cd衍生物加入质量+松萝酸加入质量)×100%

2.3权重(y)

权重(y)=包合率*0.6+包合物收率*0.4

3.正交试验设计

参考文献资料,环糊精类超分子复合物的常用制备方法有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研磨法、逆向混合搅拌法和冷冻干燥法等。本实验根据松萝酸的理化性质,分别采用逆向混合搅拌法、研磨法、超声法3种方法对松萝酸进行包合。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以收率和包合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β-cd、hp-β-cd、sbe-β-cd与ua的摩尔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包合方法四个实验因素,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采用l9(34)表,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因素水平与正交实验安排表见表11,试验结果见表12。

表11:因素水平及实验安排表

表12:正交试验结果表

4.ua/cd超分子复合物制备工艺研究的数据分析

4.1直观分析

比较各因素极差,可知对ua-β-cd而言,对y值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b>c>a。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均值,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2b3c1d2,即:β-cd与ua的摩尔比为1:1,反应溶剂磷酸缓冲盐的ph值为7.4(温度为25℃),研磨时间为60min,制备方法为研磨法;对ua-hp-β-cd而言,对y值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d>b>c。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均值,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3b2c2d2,即:hp-β-cd与ua的摩尔比为2:1,反应溶剂纯化水的ph值为7(温度为25℃),研磨时间为120min,制备方法为研磨法;对ua-sbe-β-cd而言,对y值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d>b>c。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均值,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3b2c2d2,即:sbe-β-cd与ua的摩尔比为2:1,反应溶剂纯化水的ph值为7(温度为25℃),研磨时间为120min,制备方法为研磨法。直观分析数据见表13。

表13:直观分析表

4.2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表明:对ua-β-cd而言,对y值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b>c>a。对ua-hp-β-cd而言,对y值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a>b>c。对ua-sbe-β-cd而言,对y值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d>b>c。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4。

表14:方差分析

*p<0.05

4.验证试验

分别按照ua-β-cd、ua-hp-β-cd、ua-sbe-β-cd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各制备3批样品进行验证,分别精密称取ua-β-cd、ua-hp-β-cd、ua-sbe-β-cd25mg于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超声30min,用0.45um滤膜滤过,取滤液进行hplc分析,得出样品峰面积,计算各ua/cd的包合率及其收率,结果见表15。

表15:工艺验证实验

综上实验结果,分别考察β-cd、hp-β-cd、sbe-β-cd与ua的摩尔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包合方法四个实验因素,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经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最优条件,验证试验表明最佳工艺条件可行。以收率和包合率作为评价指标,可以得出,ua-sbe-β-cd的包合率和收率为3种ua环糊精衍生物超分子复合物中最优,因此确定选择ua-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作为制剂中间体做下一步研究。

5ua-sbe-β-cd的粒径测定

取ua原料、ua-sbe-β-cd样品适量,超声混悬,采用bettersize2000型激光粒度分布仪,介质为水,采用通用模式测定粒径,以中位径d50为准,结果见表16。

表16松萝酸不同环糊精衍生物超分子复合物的粒径测定结果

由以上结果可知,测得松萝酸原料药的粒径在0.420-45.545um之间,中位径为11.037um,但跨度较大,ua-sbe-β-cd粒径在4um之间,中位径为4.588um,跨度较ua粒径减小,说明将ua用环糊精衍生物制备成超分子复合物后,粒径减小并且粒径分布较原料小。

6松萝酸不同环糊精衍生物超分子复合物的表征

61松萝酸与不同环糊精物理混合物的制备

取松萝酸与璜丁基-β-环糊精,按照优化得到的相应的摩尔比比例进行机械搅拌混匀,得到ua-sbe-β-cd物理混合物备用。

6.2扫描电镜(sem)观察

分别称取松萝酸、sbe-β-cd、物理混合物及ua-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适量,分别分散于盖玻片上,镀金固定于铜版,加速电压为20kv,即得扫描电镜图。松萝酸环糊精衍生物超分子复合物的sem图见图11。由图可知,松萝酸原料、sbe-β-cd、物理混合物及ua-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的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在超分子复合物中环糊精的形状发生明显变化,环糊精sem图呈多孔圆球状,物理混合物中的松萝酸呈柱状结晶,分布在环糊精衍生物表面及四周,与超分子复合物形态不同,说明物理混合物仅为药物与环糊精的简单混合,并没有发生形态学上的变化。而ua-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中,松萝酸与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的分子相互作用,使其形态转呈分枝状或片状的晶体,初步推断松萝酸与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形成了超分子复合物。

6.3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置al2o3坩埚内,放入dsc样品舱。以空白al2o3坩埚作为参比,实验条件为:气氛n2,流速20ml/min,温度范围0-400℃,升温速率:10k/min,坩埚al2o3,起始平衡时间10min,冷却媒介为液氮,记录dsc图谱。结果见图12。

从图12可以看出sbe-β-cd在约50°有吸热宽峰,225-250°有一个双峰偶合成的吸热双峰,在350°前后有一明显连续的放热-吸热过程,来源不明但容易识别。ua在约200°有明显尖锐吸热峰,推测为熔化峰,之后250-275°之间有一放热峰。sbe和ua特征峰无重叠,在ua-sbe-β-cd物理混合物图谱中可以发现sbe-β-cd的50°吸热峰、225-250°吸热双峰、350°放热-吸热过程,以及微小的ua吸热峰,但ua放热峰完全消失。在ua-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中图谱中可以看到sbe的所有特征峰,而ua吸热峰完全消失,在275°左右出现一个放热宽峰,和ua放热峰位置接近,但其宽度远远超过ua放热峰。因此认为ua-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形成。

64红外光谱(ir)扫描

样品研成粉末,kbr压片,扫描范围:400-4000cm-1。结果见图13。

从图13可以看出,ua-sbe-β-cd物理混合物的红外谱图是ua原料和sbe-β-cd红外图谱的简单叠加,由于sbe-β-cd的比例较大,掩盖了药物的一些特征信息,说明ua与sbe-β-cd未发生化学反应,松萝酸与载体之间无化学键生成,但是超分子复合物中sbe-β-cd的-oh伸缩振动峰2850cm-1,向高波数位移到了2950cm-1,这也可以说明sbe-β-cd环境发生了变化引起-oh伸缩振动峰的位移。sbe-β-cd中c-h伸缩振动吸收峰位于2950cm-1由于包合物的形成,峰强变弱,此外松萝酸的ir谱图中1700cm-1附近的的c=o键的伸缩振动峰的峰形、峰位和强度的变小也提示药物形成了超分子复合物。

实施例3ua-sbe-β-cd口腔护理产品的制备

1.漱口水

1)漱口水的配方组成:包括抑菌剂、清香剂、甜味剂、溶剂。抑菌剂为活性物质松萝酸(ua)的磺丁基-β-环糊精(ua-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清香剂选择薄荷油、橙皮油、绿茶提取物、蜂胶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选自非离子或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一种,甜味剂选择甜菊苷、木糖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溶剂选择去离子水。配方如下(按重量计):

2)制备方法:取配方中的抑菌剂用全处方量3/4的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依次加入清香剂、表面活性剂、甜味剂搅拌溶解,用去离子水加至全配方量,过滤,灭菌,分装成100ml/瓶。

2.口腔喷雾

1)口腔喷雾的配方组成:所用辅料包含抑菌剂、保湿剂、清香剂、表面活性剂、甜味剂、防腐剂、缓冲剂和溶剂。抑菌剂为活性物质松萝酸(ua)的磺丁基-β-环糊精(ua-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保湿剂为甘油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清香剂选择食用香精中的任一种,表面活性剂选自非离子或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一种,所述甜味剂优选为木糖醇或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所述防腐剂为氯化

2)制备方法:取配方中的抑菌剂用全处方量3/4的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加入称量好的保湿剂、清香剂、表面活性剂、甜味剂、防腐剂、缓冲剂搅拌混合均匀,用去离子水加至全配方量,过滤,灭菌,分装,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口腔喷雾。

3.口腔护理凝胶

1)口腔护理凝胶的配方组成:所用辅料包含抑菌剂、保湿剂、清香剂、亲水凝胶基质、ph值调节剂、甜味剂和溶剂。抑菌剂为活性物质松萝酸(ua)的磺丁基-β-环糊精(ua-sbe-β-cd)超分子复合物;保湿剂为甘油;清香剂为薄荷油,亲水凝胶基质为卡波姆,ph值调节剂为氢氧化钠,甜味剂为山梨醇,溶剂选择去离子水。配方如下(按重量计):

2)制备方法:取配方中的抑菌剂用全处方量3/4的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后,加入保湿剂、清香剂、甜味剂搅拌均匀,加入称量好的卡波姆充分溶胀后,再加入氢氧化钠充分搅拌混合,加入去离子水至100重量份,用均质机二次均质,形成粘度适宜的凝胶,真空包装。

实施例4ua-sbe-β-cd体外抗菌实验的研究

1、药品、试剂及实验菌株

松萝酸原料(ua)、松萝酸-磺丁基-β-环糊精(ua-sbe-β-cd)、蛋白胨、酵母膏、氯化钠、琼脂等。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天然药化实验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天然药化实验室)。

2.实验方法

2.1lb液态培养基的制备

a、称取蛋白胨1g,酵母膏0.5g,氯化钠1g,置于可加热铁锅中。

b、加入90ml的纯化水,加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c、待煮沸后滴加1mol/lnaoh调节ph值至7.0。

d、加入纯化水将培养基定容至1000ml。

e、分装于500ml锥形瓶,每瓶250ml液体,121℃高温高压灭菌30min,4℃保存备用。

2.2lb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f、称取蛋白胨10g,酵母膏5g,氯化钠10g,琼脂17g置于可加热铁锅中。

g、加入700ml的纯化水,加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h、待煮沸后滴加1mol/lnaoh调节ph值至7.0。

i、加入纯化水将培养基定容至1000ml。

j、分装于500ml锥形瓶,每瓶250ml液体,121℃高温高压灭菌30min,4℃保存备用。

2.3菌株的活化

a、取出保存的金葡菌259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于37℃培养箱解冻。

b、吸取少量菌液于所倒好的培养基上,将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烧红并在培养皿上划线,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

2.4菌悬液的制备

挑取一定量的菌落于装有lb液体培养基的锥形中,100rmp振荡培养24h后,用lb培养液将菌悬液进行10倍稀释,即得10-1,10-2,……10-7不同浓度菌液,涂板,倒置生化培养箱中培养,通过平板涂布计数测得菌悬液终浓度为2.4~2.5×106cfu/ml)

2.5体外抗菌菌实验

2.5.1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

(1)药敏板的制备

取无菌96孔板,横排编号1-12号,在每个孔中加入lb培养基100μl,1号孔作为培养基空白对照;2号孔加入药液100μl后用移液枪充分吹打使药液与培养基充分混匀,然后吸取100ull加入3号孔用移液枪充分吹打使其充分混匀,重复此操作至10号孔,吸取100ul弃去。第2-9号孔每孔药物浓度分别为220、110、55、27.5、13.75、6.875、3.4375、1.7188μg/ml,第10号孔为生长对照;第11号孔为阳性对照,第12号孔加入100μl空白辅料液。

(2)接种和培养

在96孔板2-12号中加入100μl的供试菌悬液。每种菌株做一行复孔,平行操作一次。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用万古霉素做阳性药物药敏板于37℃培养。

3、试验结果

2.6mic值测定及结果

mic值为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细菌生长完全被抑制时的抗菌药物浓度。当1号空白对照试管无菌生长(培养基清晰透亮),10号生长对照试管菌生长良好(培养基明显混浊),11号阳性对照试管无菌生长(培养基清晰透亮),12号空白辅料试管菌生长良好(培养基明显混浊)说明结果具有可信性。若试管中液体变混浊,说明有菌生长,用“+”表示;试管中液体清晰透亮,说明无菌生长,用“-”表示。结果见表17、表18。

表17:ua及其ua-sbe-β-cd的mic(μg/ml)试验结果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18:ua及其ua-sbe-β-cd对各种菌的mic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