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提拉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4627发布日期:2019-02-15 22:31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椎体提拉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椎体提拉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脊椎损伤、滑脱等疾患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将滑移的椎体复位并行椎体融合固定,最终恢复脊柱正常的矢状序列和力线关系。由于脊椎滑脱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病理过程,病变节段在长期异常应力的作用下,局部结构变得紊乱,瘢痕组织增生,椎间隙狭窄,椎间高度丢失甚至融合。但目前常见手术其材只具备椎体提拉或椎体撑开的单一功能,需使用多个工具同时手术,既增加了手术操作复杂性,也降低了手术效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将撑开装置和提拉装置巧妙连接组合,实现撑开装置和提拉装置的一体化使用,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复杂性的椎体提拉撑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椎体提拉撑开装置,包括:

撑开装置,所述撑开装置包括主钢板、导向杆、传动部件、连接部件、套筒和椎弓螺钉,所述主钢板呈“回”形结构,所述导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主钢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传动部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套筒套设所述椎弓螺钉;

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主钢板的第三端的上方和所述第四端的上方;

提拉装置,所述提拉装置包括铰接连接的钳臂、握持部、夹持部和限位装置,所述握持部设置在所述钳臂的第二端,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钳臂的第一端,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钳臂的内侧;

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钳臂的铰接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与所述提拉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进行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撑开装置还包括:

第一辅助钢板,所述第一辅助钢板设置在所述主钢板的第三端;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辅助钢板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主钢板进行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撑开装置还包括:

第二辅助钢板,所述第二辅助钢板设置在所述主钢板的第四端;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辅助钢板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主钢板进行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助钢板和所述第二辅助钢板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支架和复数个凹槽,所述支架与所述主钢板连接,复数个凹槽按一定间距沿所述支架21的轴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提拉装置还包括:

凸起,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表面光滑的半圆球或表面凹凸不平的半圆球或表面光滑的圆锥体或表面凹凸不平的圆锥体。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为限位齿条。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设置有防滑螺纹。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先将两根位于套筒内的椎弓螺钉分别固定在至少间隔一个节段椎体的两个椎体上,利用述第一辅助钢板和述第二辅助钢板将椎体旁侧的气管、食管以及其他组织推开,通过调节套设于导向杆的传动部件,将两根椎弓螺钉分别相上下两侧移动从而撑开以扩大椎体之间的间隙;然后将提拉装置从主钢板“回”形结构的中空部分深入,并利用夹持部抓住待提拉椎体的两侧,然后将位于两钳臂上的限位装置进行啮合,以用于固定。将提拉装置向上提拉,待提拉至一定高度后,将提拉装置挂入适当高度的凹槽中,即可完成椎体撑开提拉操作。该椎体提拉撑开装置将撑开装置和提拉装置巧妙连接组合,实现了撑开装置和提拉装置的一体化使用,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了手术复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提拉装置3与第一连接装置2主视结构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撑开装置1与第二连接装置4前视结构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撑开装置1与第二连接装置4侧视结构的示意简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撑开装置1与第二连接装置4俯视结构的示意简图;

其中:1-撑开装置;11-主钢板;12-导向杆;13-传动部件;14-连接部件;15-套筒;16-椎弓螺钉;17-第一辅助钢板;171-第一固定件;18-第二辅助钢板;1711-第二固定件;2-第一连接装置;21-支架;22-凹槽;3-提拉装置;31-钳臂;32-握持部;33-夹持部;34-限位装置;35-凸起;4-第二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椎体提拉撑开装置,包括:

撑开装置1,所述撑开装置1包括主钢板11、导向杆12、传动部件13、连接部件14、套筒15和椎弓螺钉16,所述主钢板11呈“回”形结构,所述导向杆12对称设置在所述主钢板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传动部件13套设在所述导向杆12,所述传动部件13与所述连接部件14连接,所述连接部件14与所述套筒15连接,所述套筒套15设所述椎弓螺钉16;

第一连接装置2,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对称设置在所述主钢板11的第三端的上方和所述第四端的上方;

提拉装置3,所述提拉装置3包括铰接连接的钳臂31、握持部32、夹持部33和限位装置34,所述握持部32设置在所述钳臂31的第二端,所述夹持部33设置在所述钳臂31的第一端,所述限位装置34设置在所述钳臂31的内侧;

第二连接装置4,所述第二连接装置4设置在所述钳臂31的铰接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4与所述提拉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装置4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撑开装置1还包括:

第一辅助钢板17,所述第一辅助钢板17设置在所述主钢板11的第三端;

第一固定件171,所述第一辅助钢板17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171与所述主钢板11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撑开装置1还包括:

第二辅助钢板18,所述第二辅助钢板18设置在所述主钢板11的第四端;

第二固定件181,所述第二辅助钢板18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181与所述主钢板11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辅助钢板17和所述第二辅助钢板18呈弧形。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2包括支架21和复数个凹槽22,所述支架21与所述主钢板11连接,复数个凹槽22按一定间距沿所述支架21的轴向设置。

所述凹槽22呈弧形。

所述提拉装置3还包括:

凸起35,所述凸起35设置在所述夹持部33的内侧。

所述凸起35为表面光滑的半圆球或表面凹凸不平的半圆球或表面光滑的圆锥体或表面凹凸不平的圆锥体。

所述限位装置34为限位齿条。

所述握持部32设置有防滑螺纹。

本发明一种椎体提拉撑开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使用本发明一种椎体提拉撑开装置时,先将两根位于套筒15内的椎弓螺钉16分别固定在至少间隔一个节段椎体的两个椎体上,利用述第一辅助钢板17和述第二辅助钢板18将椎体旁侧的气管、食管以及其他组织推开,通过调节套设于导向杆12的传动部件13,将两根椎弓螺钉16分别相上下两侧移动从而撑开以扩大椎体之间的间隙;然后将提拉装置3从主钢板11“回”形结构的中空部分深入,并利用夹持部33抓住待提拉椎体的两侧,然后将位于两钳臂31上的限位装置34进行啮合,以用于固定。将提拉装置3向上提拉,待提拉至一定高度后,将提拉装置3挂入适当高度的凹槽22中,即可完成椎体撑开提拉操作。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