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测试模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1202发布日期:2019-03-19 21:3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测试模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放疗剂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测试模体。



背景技术:

当前,放射治疗仍然是人们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新型放射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其中以调强放射治疗为主的新型放射治疗技术应用特别广泛,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更快速的发展。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质量控制把关工作也越发显得异常重要。

GB15213-2016国家标准里面明确要求“医用电子加速器随机架旋转的变化关系需要质量控制检测”,具体涉及到以下检测指标:1、加速器机架旋转的角度是否准确(即加速器旋转一个角度,测试是否是这个角度);2、加速器机架旋转时候出束的剂量是否准确(即加速器旋转一个角度后,出束照射剂量是否与预设的剂量结果一致);3、加速器旋转不同角度后,照射野前后是否一致(加速器机头很重,旋转角度前后的照射野的大小可能会发生变化,测量旋转角度前后两次或者几次的照射野是否一致)。

虽然我国放射治疗新技术的引进和发展非常快,短短几年内已经在一些大型医疗机构投入使用,但是其存在工作负荷大,医疗机构不容易做到质量控制检测很到位的情况。

因此,在国内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出台后,为了更好地促进医用加速器的健康发展,借鉴已有的国际出版物和技术文件,研究其质量控制的剂量验证方法,设计出合适的质量控制模体,显得异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测试模体,以研发出适用于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测试的剂量验证模体,为医用加速器的质量控制检测标准建立提供一种工具和手段。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测试模体,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模体;所述模体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所述第一模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第二模体沿所述第一模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嵌设于所述第一模体内,且所述第二模体与所述第一模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模体沿中心轴线设置有用于测量辐射剂量的剂量计;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模体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模体搁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弧形凹槽处。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底块以及连接件;所述底块的顶面设置有用于搁置所述模体的所述弧形凹槽,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底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两根连接杆,且所述两根连接杆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两个底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两个底块分别设置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块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模体沿中心轴线设置有剂量计安装孔;所述剂量计插设于所述剂量计安装孔内。

进一步,所述剂量计安装孔内插设有插盒;所述插盒设置有与所述剂量计相匹配的插孔,所述剂量计置于所述插盒内。

进一步,所述剂量计为电离式辐射剂量计或胶片剂量计。

进一步,所述胶片剂量计包括用于放置胶片的内盒以及置于所述内盒内的胶片。

进一步,所述第一模体沿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有用于嵌设所述第二模体的嵌设孔;所述第二模体和所述嵌设孔的形状为相互匹配的正棱柱。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面的四个角均设置有调节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测试模体,即可以验证肿瘤患者对应靶区的吸收剂量,进而与患者的治疗计划设计的吸收剂量进行拟合比较,得出偏差率,以保障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和健康安全;又可以用于测量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至不同角度的照射野的对称性和均整度以及旋转前后照射野变化的测量;还能实现对剂量测量计位置的灵活调整,利于不同角度的放疗剂量的测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的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测试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所述的插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的侧视图;

图5是实施例2中所述的胶片剂量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所述的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测试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第一模体101,第二模体102,插盒103,电离式辐射剂量计104,底块105,调节脚106,插孔107,连接杆108,内盒109,胶片110,角度刻度线1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测试模体,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模体;所述模体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所述第一模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第二模体沿所述第一模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嵌设于所述第一模体内,且所述第二模体与所述第一模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模体沿中心轴线设置有用于测量辐射剂量的剂量计;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模体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模体搁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弧形凹槽处。

基于上述结构的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测试模体,在第二模体镶嵌在第一模体内部时,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柱状的模体,从而使得其表面到中心的位置和距离保持一致,即表面到剂量计的位置和距离保持一致;同时,也可将第一模体与第二模体拆成两块,并将拆开后里面的第二模体可以单独使用。

因此,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测试模体,即可以验证肿瘤患者对应靶区的吸收剂量,进而与患者的治疗计划设计的吸收剂量进行拟合比较,得出偏差率,以保障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和健康安全;又可以用于测量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至不同角度的照射野的对称性和均整度以及旋转前后照射野变化的测量;还能实现对剂量测量计位置的灵活调整,利于不同角度的放疗剂量的测量。

具体地,所述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底块以及连接件;所述底块的顶面设置有用于搁置所述模体的所述弧形凹槽,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底块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两根连接杆,且所述两根连接杆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两个底块连接。优选地,所述两个底块分别设置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块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两个底座的拆卸/组装。

所述第一模体沿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有用于嵌设所述第二模体的嵌设孔;所述第二模体和所述嵌设孔的形状为相互匹配的正八棱柱,从而在第二模体嵌设于嵌设内后可以防止第二模体与第一模体的相对转动,保证测量效果,减小模体测量误差。

本实施例中,所述剂量计为电离式辐射剂量计;所述第二模体沿中心轴线设置有剂量计安装孔;所述剂量计安装孔内插设有插盒;所述插盒设置有与所述剂量计相匹配的插孔,所述剂量计置于所述插盒内。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的数量包括但不局限于两根,其还可以选用一根、三根或多根;但是,为了保证两个底块的固定效果以及结构简单话和节约成本,连接杆的数量优选为两根。同时,连接件包括但不局限于连接杆,其还可以选用连接板等其他结构的连接件,从而实现两个底块的相对固定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体和所述嵌设孔的形状包括但不局限于仅为相互匹配的正八棱柱;其形状还可以正三棱柱或六棱柱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架旋转测试模体,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模体;所述模体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所述第一模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第二模体沿所述第一模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嵌设于所述第一模体内,且所述第二模体与所述第一模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模体沿中心轴线设置有用于测量辐射剂量的剂量计;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模体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模体搁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弧形凹槽处。

具体地,所述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底块以及连接件;所述底块的顶面设置有用于搁置所述模体的所述弧形凹槽,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底块连接;优选地,弧形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劣弧形。所述连接件包括两根连接杆,且所述两根连接杆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两个底块连接。优选地,所述两个底块分别设置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块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两个底座的拆卸/组装。

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剂量计为胶片剂量计,所述胶片剂量计包括用于放置胶片的内盒以及置于所述内盒内的胶片。所述第二模体沿中心轴线设置有剂量计安装孔;所述内盒插设于所述剂量计安装孔内,所述胶片置于所述内盒内。所述第一模体沿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有用于嵌设所述第二模体的嵌设孔;所述第二模体和所述嵌设孔的形状为相互匹配的正八棱柱。

同时,模体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标识,从而便于模体的定位;如图6所示,模体的端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线,其包括竖直设置和水平设置呈十字形的基准角度刻度线以及用于多条指示偏转角度的偏转角度刻度线,且基准角度刻度线和偏转角度刻度线均过模体端面的中心点。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均采用聚苯乙烯材料制成,其密度为1.04g/cm3是很好的人体组织替代材料;所述底座的底面的四个角均设置有调节脚,从而通过调节脚便于调节底座的高低和水平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