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用手术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7062发布日期:2019-03-13 23:5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产科用手术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妇产科用手术钳。



背景技术: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手术钳用于夹持、止血、缝扎辅助用具,是妇产科常用的手术器械,可以根据手术部位,选择大小不同的型号,用于钳夹组织,如剖宫产时钳夹子宫切口,子宫切除钳夹阴道断端,肌瘤剥除时钳夹切缘等。

在做妇产科手术时,有时需要用手术钳固定组织,因为现有的手术钳需要操作者来控制手术钳的开合,不方便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用手术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妇产科用手术钳,包括后端筒体、过渡筒体、工作套管、退拉轴和钳臂安装板,所述后端筒体通过过渡筒体连接有工作套管,后端筒体、过渡筒体和工作套管的截面均为矩形,且后端筒体、过渡筒体和工作套管的所有棱边均为圆弧过渡,所述后端筒体、过渡筒体和工作套管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内腔,后端筒体、过渡筒体和工作套管的内腔横截面均为正方形,后端筒体、过渡筒体和工作套管的侧壁厚度一致;所述后端筒体底部设有活动把手和固定把手,固定把手顶部与后端筒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后端筒体底部开设有供活动把手穿过和做前后往复运动的活动把手通槽,活动把手通槽与后端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后端筒体、过渡筒体和工作套管内活动设有退拉轴,退拉轴的横截面为与工作套管的内腔截面适配的正方形,退拉轴的后端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后端与第一挡板抵接,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在退拉轴上,压缩弹簧前端与第二挡板抵接,第二挡板固定连接在过渡筒体的内壁上,且第二挡板上开设有供退拉轴穿过的挡板通孔;所述活动把手顶部与退拉轴后端底部固定连接,且活动把手位于第一挡板后端;所述工作套管前端设有钳臂安装板,钳臂安装板设有两块且分别位于钳臂安装板的左右两端,钳臂安装板后端与工作套管固定连接,且钳臂安装板的厚度为工作套管侧壁厚度的二分之一,钳臂安装板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上钳臂和下钳臂,所述上钳臂包括上齿件、上弧形部和上钳头,上齿件、上弧形部和上钳头一体成型,上齿件上具有圆柱直齿渐开线齿廓,上齿件的圆心处通过销轴与钳臂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下钳臂包括下齿件、下弧形部和下钳头,下齿件、下弧形部和下钳头一体成型,下齿件下具有圆柱直齿渐开线齿廓,上齿件的圆心处通过销轴与钳臂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上齿件和下齿件之间设有齿条,齿条与上齿件和下齿件啮合,齿条后端与退拉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把手上开设有供工作人员手指穿过的手指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上钳头的夹持面上设有上防滑结构,上防滑结构为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上凸起,上凸起与上钳头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下钳头的夹持面上设有下防滑结构,下防滑结构为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下凸起,下凸起与下钳头一体成型,其中上凸起下凸起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套管的内腔顶部设有吸液通道,吸液通道向前延伸至工作套管的前端开口处,工作套管后端顶部设有连接管,连接管延伸至工作套管内部且与工作套管的侧壁密闭连接,连接管与吸液通道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退拉轴顶部开设有与吸液通道适配的U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齿条、上齿件和下齿件的啮合将齿条的直线运动转化为上钳臂和下钳臂的旋转运动,通过推拉退拉轴就可以实现钳头的开闭,由于压缩弹簧、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设置,压缩弹簧向后推动退拉轴,使得上钳臂和下钳臂处于常闭状态,方便伸入,在退拉轴上施加推力,其直线运动通过齿条与上齿件和下齿件的啮合转化为上钳臂和下钳臂的转动,从而使钳口打开,钳口打开夹住组织,松开活动把手,压缩弹簧松开,向后推动第一挡板,带动退拉轴向后运动,上钳臂和下钳臂自动钳住组织。

固定把手上开设有供工作人员手指穿过的手指通槽,方便医生握持,所述上钳头的夹持面上设有上防滑结构,下钳头的夹持面上设有下防滑结构,钳头在抓取组织时,会有抓持力度,夹持更加牢靠;连接管连接软管和注射器或者其他能够产生吸力的装置,即可通过吸液通道吸取手术处的组织液或者血液,方便医生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妇产科用手术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妇产科用手术钳中后端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妇产科用手术钳中退拉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妇产科用手术钳中退拉轴的侧视图;

图5为妇产科用手术钳中吸液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妇产科用手术钳中钳臂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妇产科用手术钳中钳臂安装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7,一种妇产科用手术钳,包括后端筒体1、过渡筒体2、工作套管3、退拉轴5和钳臂安装板6。

所述后端筒体1通过过渡筒体2连接有工作套管3,后端筒体1、过渡筒体2和工作套管3的截面均为矩形,且后端筒体1、过渡筒体2和工作套管3的所有棱边均为圆弧过渡,所述后端筒体1、过渡筒体2和工作套管3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内腔,后端筒体1、过渡筒体2和工作套管3的内腔横截面均为正方形,后端筒体1、过渡筒体2和工作套管3的侧壁厚度一致。

所述后端筒体1底部设有活动把手4和固定把手41,固定把手41顶部与后端筒体1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把手41上开设有供工作人员手指穿过的手指通槽42。

所述后端筒体1底部开设有供活动把手4穿过和做前后往复运动的活动把手通槽43,活动把手通槽43与后端筒体1的内腔连通。

所述后端筒体1、过渡筒体2和工作套管3内活动设有退拉轴5,退拉轴5的横截面为与工作套管3的内腔内腔截面适配的正方形,退拉轴5的后端套设有压缩弹簧5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通过实验选取合适参数的压缩弹簧51,压缩弹簧51后端与第一挡板52抵接,第一挡板52固定连接在退拉轴5上,压缩弹簧51前端与第二挡板53抵接,第二挡板53固定连接在过渡筒体2的内壁上,且第二挡板53上开设有供退拉轴5穿过的挡板通孔54。

所述活动把手4顶部与退拉轴5后端底部固定连接,且活动把手4位于第一挡板52后端。

所述工作套管3前端设有钳臂安装板6,钳臂安装板6设有两块且分别位于钳臂安装板6的左右两端,钳臂安装板6后端与工作套管3固定连接,且钳臂安装板6的厚度为工作套管3侧壁厚度的二分之一,钳臂安装板6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上钳臂61和下钳臂62,所述上钳臂61包括上齿件611、上弧形部612和上钳头613,上齿件611、上弧形部612和上钳头613一体成型,上齿件611上具有圆柱直齿渐开线齿廓,上齿件611的圆心处通过销轴与钳臂安装板6转动连接。

所述下钳臂62包括下齿件621、下弧形部622和下钳头623,下齿件621、下弧形部622和下钳头623一体成型,下齿件621下具有圆柱直齿渐开线齿廓,下齿件621的圆心处通过销轴与钳臂安装板6转动连接。

所述上齿件611和下齿件621之间设有齿条63,齿条63与上齿件611和下齿件621啮合,齿条63后端与退拉轴5固定连接。

齿条63与上齿件611和下齿件621的啮合将齿条63的直线运动转化为上钳臂61和下钳臂62的旋转运动,通过推拉退拉轴5就可以实现钳头的开闭,由于压缩弹簧51、第一挡板52与第二挡板53的设置,压缩弹簧51向后推动退拉轴5,使得上钳臂61和下钳臂62处于常闭状态,方便伸入,在退拉轴5上施加推力,其直线运动通过齿条63与上齿件611和下齿件621的啮合转化为上钳臂61和下钳臂62的转动,从而使钳口打开,钳口打开夹住组织,松开活动把手4,压缩弹簧51松开,向后推动第一挡板52,带动退拉轴5向后运动,上钳臂61和下钳臂62钳住组织。

所述上钳头613的夹持面上设有上防滑结构614,上防滑结构614为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上凸起615,上凸起615与上钳头613一体成型,下钳头623的夹持面上设有下防滑结构624,下防滑结构624为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下凸起625,下凸起625与下钳头623一体成型,其中上凸起615下凸起625错位设置,钳头在抓取组织时,会有抓持力度,夹持更加牢靠。

所述工作套管3的内腔顶部设有吸液通道7,吸液通道7向前延伸至工作套管3的前端开口处,工作套管3后端顶部设有连接管71,连接管71延伸至工作套管3内部且与工作套管3的侧壁密闭连接,连接管71与吸液通道7连通设置。

所述退拉轴5顶部开设有与吸液通道7适配的U形槽501。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