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3899发布日期:2019-08-03 16:2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指征为:1.颈椎病出现明显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损害,经系统的保守治疗无效者;2.原有颈椎病患者,在外伤或其他原因作用下症状突然加重者;3.伴有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4.颈椎病患者出现颈椎某一节段明显不稳,颈痛明显,经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即使无四肢的感觉、运动障碍,亦应考虑手术治疗,以终止可以预见的病情发展。

颈椎间盘显微切除术有后侧和前侧两种入路。以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及融合术为例,手术步骤为:1.切口;2.椎体和椎间盘前方的暴露;3.定位;4.撑开椎体、复位;5.摘除椎间盘;6.取骨和植骨;7.钢板固定;8.缝合切口。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总结发现,因植骨融合器本身是大于椎间盘高度的,以保证与相邻椎体形成挤压,促进成骨,但同时会导致上、下椎体被撑开,如果有多个椎间盘被切除,则导致多个节段撑开过多,造成颈椎失去自然高度,引起脖子疼痛的手术并发症。目前未见关于该技术问题的报道和解决办法。

经检索,专利文献CN205286618U,公告日2016.06.08,公开了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和固定装置;所述融合器本体设有贯通上、下面的植骨空腔,且融合器本体垂直投影的外轮廓呈拱形。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前路固定板和锁紧螺钉,所述前路固定板与融合器本体以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前路固定板的左端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两侧设有与其直径相同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水平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互补;所述锁紧螺钉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间隙配合。优点在于:可以获得更坚强的局部生物力学稳定性,有效恢复与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显著提高融合率。专利文献CN103099662A,公开日2013.05.15,公开了一种颈椎前路单边固定系统,用于将植入椎间隙的含自体骨或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固定在与其相邻的下位椎体上来治疗颈椎小关节交锁;所述颈椎前路单边固定系统构成如下:前路固定板、骨螺钉、椎间融合器螺钉;其中:椎间融合器螺钉用于将植入椎间隙的含自体骨或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和前路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骨螺钉布置在前路固定板和椎体之间且将二者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骨螺钉有2个。优点在于:能够更好地治疗颈椎小关节交锁,使颈椎恢复正常生理曲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专利文献CN207400791U,公告日2018.05.25,公开了一种颈椎前路钢板,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上设置有融合窗口和多个固定孔,且多个所述固定孔均匀对称分布在所述钢板本体上。优点在于:上述颈椎前路钢板,螺钉通过固定孔将该颈椎前路钢板固定在颈椎上;在钢板本体上设置融合窗口,通过宽大的植骨块融合窗口,手术操作者可清晰的直视椎体终板,便于确认植骨块和钢板的位置。

但目前未见能够避免颈椎间盘切除术造成颈椎失去自然高度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颈椎间盘切除及融合术。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所述的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包括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融合器;所述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设有板体,所述的板体上设有融合窗口、锁紧件和与螺钉配合的螺钉固定孔,所述的融合窗口的大小容许所述融合器通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融合窗口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3-8mm,融合窗口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2.1-18mm。

更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融合窗口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4-8mm,融合窗口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4-18mm。

更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融合窗口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6-8mm,融合窗口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6-18mm。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的锁紧件用于锁定融合器。

更优选的方案是,使用状态下,所述的融合器的前表面被锁紧件压制住。

作为其中一个优选例,所述锁紧件包括前旋转板、后旋转板和转轴,所述的前旋转板位于板体的前侧,用于锁定螺钉,所述的后旋转板位于板体的后侧,使用状态下所述的后旋转板锁定在融合器的前表面。

一种更优选的例子是,所述的后旋转板为倒圆角长方形,锁定融合器时的长度方向与垂直轴方向一致。

另一更优选的例子是,所述的后旋转板由两个位置相对的扇形片状的压板组成,两个压板的连接处中点在转轴的中心轴线上,锁定融合器时两个压板的中分线与垂直轴的方向一致。

作为其中另一优选例,所述的融合器的前表面与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的前表面齐平,所述的锁紧件包括旋转板和转轴,旋转锁紧件可完成融合窗口的启闭,控制融合器的锁定状态。

一种更优选的例子是,所述的旋转板上对称设置有三个缺口,使得旋转锁紧件可完成融合窗口和两个螺钉固定孔的启闭,控制融合器和螺钉的锁定状态。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的融合窗口的左侧和/或右侧内壁设有嵌合槽,所述的融合器设有与所述嵌合槽匹配的嵌合齿,使用状态下,所述的嵌合槽和嵌合齿配合将融合器固定在上和/或下椎体上。

更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嵌合槽为四棱台柱状凹槽。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的融合窗口数量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更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融合窗口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最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融合窗口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作为其中一个优选例,各融合窗口沿着垂直轴方向排列。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的锁紧件用于锁定螺钉。

更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锁紧件沿横轴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螺钉固定孔,所述的锁紧件包括旋转板和转轴,旋转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缺口,旋转板的直径大于横轴方向上相邻两个螺钉固定孔的距离,两个缺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横轴方向上相邻两个螺钉固定孔的距离。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在使用状态下看,所述的板体在冠状面上的投影为长方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弧形。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的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还包括螺钉。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设有板体,所述的板体上设有融合窗口、锁紧件和与螺钉配合的螺钉固定孔,所述的融合窗口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3-8mm,融合窗口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2.1-18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融合窗口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4-8mm,融合窗口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4-18mm。

更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融合窗口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6-8mm,融合窗口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6-18mm。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锁紧件包括前旋转板、后旋转板和转轴,所述的前旋转板位于板体的前侧,用于锁定螺钉,所述的后旋转板位于板体的后侧,用于锁定融合器。

一种更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后旋转板为倒圆角长方形,锁定融合器时的长度方向与垂直轴方向一致。

另一更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后旋转板由两个位置相对的扇形片状的压板组成,两个压板的连接处中点在转轴的中心轴线上,锁定融合器时两个压板的中分线与垂直轴的方向一致。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的融合窗口的左侧和/或右侧的内壁设有嵌合槽。

更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嵌合槽为四棱台柱状凹槽。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的融合窗口数量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更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融合窗口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最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融合窗口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作为其中一个优选例,各融合窗口沿着垂直轴方向排列。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的锁紧件用于锁定螺钉。

更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锁紧件沿横轴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螺钉固定孔,所述的锁紧件包括旋转板和转轴,旋转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缺口,旋转板的直径大于横轴方向上相邻两个螺钉固定孔的距离,两个缺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横轴方向上相邻两个螺钉固定孔的距离。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在使用状态下看,所述的板体在冠状面上的投影为长方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弧形。

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颈椎间盘切除及融合术,包含以下步骤:在摘除椎间盘之后先使用如上任一所述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固定椎体,然后通过融合窗口植入融合器至椎间盘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含以下任一所述步骤:切口;椎体和椎间盘前方的暴露;定位;撑开椎体、复位;缝合切口。

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了颈椎间盘切除术中融合器造成椎间撑开过多引起颈椎失去自然高度,进而引发术后脖子疼痛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即在摘除椎间盘后,先固定椎体再植入融合器,克服了因融合器植入导致的椎体被过度撑开失去自然高度而引发脖子疼痛的缺陷。基于此,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和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器械优点在于:

1、固定板的融合窗口打破常规,设计得足够大,能够容许融合器通过;

2、锁紧件设有后旋转板,后旋转板的后表面正好可以压住融合器的前表面,固定融合器,防止脱出或位移,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融合器左、右两个侧面设有嵌合齿,所述的嵌合齿与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的嵌合槽相匹配,将融合器牢靠地固定在椎间盘位置,并令融合器可分担应力,重建的颈椎系统受力均匀稳定;

4、融合器设计为使用状态下前表面与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的前表面齐平,并通过锁紧件限位,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有助于提高颈椎间盘切除术的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1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实施例2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实施例2的锁紧件结构示意图。上图显示螺钉固定孔处于开启状态;下图显示螺钉固定孔均处于闭合状态,融合窗口处于开启状态。

附图4是实施例3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3的锁紧件结构示意图。上图显示螺钉固定孔处于开启状态;下图显示螺钉固定孔均处于闭合状态,融合窗口处于开启状态。

附图6是实施例4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实施例4的融合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实施例4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和融合器装配示意图。

附图9是实施例5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实施例5的融合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实施例6的融合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12是人体测量基准面和基准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发明人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注意观察和总结问题,意识到了颈椎间盘切除术中融合器造成椎间撑开过多引起颈椎失去自然高度,进而引起术后脖子疼痛的技术问题,因此设计了一种新术式:即先行固定板固定椎体,再放入融合器植骨,基于此设计了一种新的固定板和固定融合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00.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

1.板体 2.融合窗口

3.锁紧件 31.旋转板

311.前旋转板 312.后旋转板

3121.压板 32.转轴

33.缺口 4.螺钉固定孔

5.嵌合槽

200.融合器

6.植骨孔 7.锁定齿

8.嵌合齿

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垂直轴”、“纵轴”、“横轴”、“冠状面”、“水平面”、“矢状面”,以及表示方位的术语“前”、“后”、“上”、“下”均是以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状态为视角,根据人体测量基准面和基准轴来定义,具体参见图12。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一)

请参见图1,图1是实施例1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设有板体1、融合窗口2、锁紧件3和螺钉固定孔4。在使用状态下看,所述的板体1在冠状面上的投影为长方形(指其轮廓基本为长方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弧形。所述的板体1设有三个融合窗口2,所述三个融合窗口2沿着垂直轴方向排列,融合窗口2在冠状面上的投影为长方形(指其轮廓基本为长方形),融合窗口2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3-8mm,融合窗口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2.1-18mm。板体1的两端以及相邻两个融合窗口2之间的部位均设有锁紧件3,各锁紧件3的沿横轴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与螺钉配合的螺钉固定孔4。所述锁紧件3铆接在板体1上,包括旋转板31和转轴32,旋转板3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缺口33,旋转板31的直径大于横轴方向上相邻两个螺钉固定孔4的距离,两个缺口33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横轴方向上相邻两个螺钉固定孔4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常规颈椎固定板的融合窗口作用包括:作为植骨窗,填充骨到椎间盘位置;允许椎间盘溢出的血液流出;作为视窗,用于观察融合器、固定板是否正确放置。常规颈椎固定板的融合窗口的大小为: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4-6mm,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0-12mm,相对较小,不允许融合器通过,这是综合考虑上述用途,同时保证固定板能够给予椎体较大和均匀的应力的结果。而本实用新型基于新术式,需要在固定板固定之后再通过融合窗口2放入融合器,故本实用新型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的融合窗口2设计得较大,不同于常规的规格,其大小优选为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3-8mm,融合窗口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2.1-18mm,更优选为,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4-8mm,融合窗口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4-18mm,这种方法,首先用固定板将椎体的高度限定之后再植入融合器,则椎体在固定板的限定作用下,高度并不能增加,则保持了自然高度,进一步可避免术后脖子疼痛的并发症,此外,使得融合器和上、下椎体挤压得更为牢固,促进成骨。

所述板体1的形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可以是其他形状,其中,将板体1设计成使用状态下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弧形,目的是使其与颈椎更好的贴合。板体1的材料可以是临床可用的任意材料,例如不锈钢、钛合金、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等。

所述螺钉固定孔4用于和螺钉配合将固定板固定在椎体上。所述锁紧件3用于锁定在螺钉的钉帽前表面,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螺钉移位,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螺钉固定孔4的位置、数量、形状和结构,以及锁紧件3的位置、数量、形状和结构均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二)

请参见图2,图2是实施例2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设有板体1、融合窗口2、锁紧件3和螺钉固定孔4。从使用状态下看,所述的板体1在冠状面上的投影为长方形(指其轮廓基本为长方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弧形。所述的板体1上设有三个融合窗口2,所述三个融合窗口2沿着垂直轴方向排列,融合窗口2在冠状面上的投影为长方形(指其轮廓基本为长方形),融合窗口2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3-8mm,融合窗口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2.1-18mm。板体1的两端以及相邻两个融合窗口2之间的部位均设有锁紧件3,各锁紧件3的沿横轴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与螺钉配合的螺钉固定孔4。

请参见图3,图3是实施例2的锁紧件结构示意图。所述锁紧件3铆接在板体1上,包括前旋转板311、后旋转板312和转轴32,前旋转板311位于板体1的前侧,后旋转板312位于板体1的后侧。前旋转板31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缺口33,前旋转板311的直径大于横轴方向上相邻两个螺钉固定孔4的距离,两个缺口33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横轴方向上相邻两个螺钉固定孔4的距离。后旋转板312为倒圆角长方形,锁定融合器时的长度方向与垂直轴方向一致。

常规融合器植入椎间盘位置后,融合器的前表面不会超出椎体表面。本实施例中,锁紧件3的后侧还设有后旋转板312,通过旋转锁紧件3,所述的后旋转板312的后表面正好可以压制住融合器的前表面,固定融合器,防止脱出或位移,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三)

请参见图4,图4是实施例3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设有板体1、融合窗口2、锁紧件3和螺钉固定孔4。从使用状态下看,所述的板体1在冠状面上的投影为长方形(指其轮廓基本为长方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弧形。所述的板体1上设有三个融合窗口2,所述三个融合窗口2沿着垂直轴方向排列,融合窗口2在冠状面上的投影为长方形(指其轮廓基本为长方形),融合窗口2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3-8mm,融合窗口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2.1-18mm。板体1的两端以及相邻两个融合窗口2之间的部位均设有锁紧件3,各锁紧件3的沿横轴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与螺钉配合的螺钉固定孔4。

请参见图5,图5是实施例3的锁紧件结构示意图。所述锁紧件3包括前旋转板311、后旋转板312和转轴32,锁紧件3铆接在板体1上,前旋转板311位于板体1的前侧,后旋转板312位于板体1的后侧。前旋转板31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缺口33,前旋转板311的直径大于横轴方向上相邻两个螺钉固定孔4的距离,两个缺口33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横轴方向上相邻两个螺钉固定孔4的距离。后旋转板312由两个位置相对的扇形片状的压板3121组成,两个压板3121的连接位置的中点在转轴32的中心轴线上,锁定融合器时两个压板3121的中分线与垂直轴的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后旋转板312与融合器接触面积更大,限制融合器位移的效果更突出。

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的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一)

本实施例的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包括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融合器200。

请参见图6,图6是实施例4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设有板体1、融合窗口2、锁紧件3和螺钉固定孔4。从使用状态下看,所述的板体1在冠状面上的投影为长方形(指其轮廓基本为长方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弧形。所述的板体1上设有三个融合窗口2,所述三个融合窗口2沿着垂直轴方向排列,融合窗口2在冠状面上的投影为长方形(指其轮廓基本为长方形),融合窗口2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3-8mm,融合窗口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2.1-18mm。融合窗口2的左、右两侧壁各设有嵌合槽5,所述的嵌合槽5为四棱台柱状凹槽。板体1的两端以及相邻两个融合窗口2之间的部位均设有锁紧件3,各锁紧件3沿横轴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与螺钉配合的螺钉固定孔4,所述锁紧件3包括旋转板31和转轴32,铆接在板体1上,旋转板3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缺口33,旋转板31的直径大于横轴方向上相邻两个螺钉固定孔4的距离,两个缺口33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横轴方向上相邻两个螺钉固定孔4的距离。

请参见图7,图7是实施例4的融合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融合器200设有植骨孔6,融合器200与上、下椎体接触的面均设有锁定齿7,融合器200左、右两个面各设有嵌合齿8,所述嵌合齿8为四棱台柱状凸块,嵌合齿8与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的嵌合槽5相匹配(参见图8)。

应用本实施例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及融合术的方法为:

1.切口;

2.椎体和椎间盘前方的暴露;

3.定位;

4.撑开椎体、复位;

5.摘除椎间盘;

6.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的固定:将板体1按照颈椎生理曲度放置,拧入螺钉固定,然后旋转锁紧件3,使旋转板31的后表面压制住螺钉钉帽的前表面;

7.植入融合器:在融合器200的植骨孔6中放入骨块,然后将融合器200植入椎间盘位置,植入后,所述的融合器200的嵌合齿8嵌入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的嵌合槽5内。

8.缝合切口。

本实施例中,一方面,如前所述,基于新术式,首先用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将椎体的高度限定之后再植入融合器200,则椎体在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的限定作用下,高度并不能增加,因此保持了自然高度,可避免术后脖子疼痛的并发症,并使得融合器200和上、下椎体挤压得更为牢固,促进成骨;另一方面,所述的融合器200纵轴方向上的长度较大,通过左、右两侧壁上的嵌合齿8与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的嵌合槽5匹配,将融合器200牢靠地固定在椎间盘位置,并令融合器200可分担椎体上来自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的应力。

所述的融合器200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矩形或梭形等。

实施例5本实用新型的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二)

本实施例的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包括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融合器200和螺钉。

请参见图9,图9是实施例5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设有板体1、融合窗口2、锁紧件3和螺钉固定孔4。从使用状态下看,所述的板体1在冠状面上的投影为长方形(指其轮廓基本为长方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弧形。所述的板体1上设有三个融合窗口2,所述三个融合窗口2沿着垂直轴方向排列,融合窗口2在冠状面上的投影为长方形(指其轮廓基本为长方形),融合窗口2上、下两侧壁沿垂直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3-8mm,融合窗口左、右两侧壁沿横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12.1-18mm。融合窗口2的左、右两侧壁各设有嵌合槽5,所述的嵌合槽5为四棱台柱状凹槽。板体1的两端以及相邻两个融合窗口2之间的部位均设有锁紧件3,各锁紧件3沿横轴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与螺钉配合的螺钉固定孔4。所述的锁紧件3位于融合窗口2和两个螺钉固定孔4连接区域的中央位置,锁紧件3铆接在板体1上,包括旋转板31和转轴32,旋转板31上对称设置有三个缺口33,使得旋转锁紧件3可完成融合窗口2和两个螺钉固定孔4的启闭。

请参见图10,图10是实施例5的融合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融合器200设有植骨孔6,融合器200与上、下椎体接触的面均设有锁定齿7,融合器200左、右两个面各设有嵌合齿8,所述嵌合齿8为四棱台柱状凸块,嵌合齿8与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的嵌合槽5相匹配。

应用本实施例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及融合术的方法为:

1.切口;

2.椎体和椎间盘前方的暴露;

3.定位;

4.撑开椎体、复位;

5.摘除椎间盘;

6.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的固定:将板体1按照颈椎生理曲度放置,拧入螺钉固定;

7.植入融合器:在融合器200的植骨孔6中放入骨块,然后将融合器200植入椎间盘位置,植入后,所述的融合器200的嵌合齿8嵌入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的嵌合槽5内,同时融合器200的前表面与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的前表面齐平,然后旋转锁紧件3,使旋转板31的后表面压制住对应的融合器200的前表面和两个螺钉钉帽的前表面。

8.缝合切口。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融合器200设计为使用状态下前表面与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的前表面齐平的样式,进而通过锁紧件3限位,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该种实施方式下,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给予融合器200的应力也被椎体所分散,整个重建的颈椎系统受力均匀稳定。

实施例6本实用新型的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三)

本实施例的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包括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融合器200和螺钉。

所述的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100如实施例3所述。

请参见图11,图11是实施例6的融合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融合器200设有植骨孔6,融合器200与上、下椎体接触的面均设有锁定齿7。

应用本实施例颈椎自然高度前路固定融合系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及融合术的方法为:

1.切口;

2.椎体和椎间盘前方的暴露;

3.定位;

4.撑开椎体、复位;

5.摘除椎间盘;

6.颈椎自然高度固定板的固定:将板体1按照颈椎生理曲度放置,拧入螺钉固定;

7.植入融合器:在融合器200的植骨孔6中放入骨块,然后将融合器200植入椎间盘位置,植入后,旋转锁紧件3,使后旋转板312压制住对应的融合器200的前表面,同时前旋转板311压制住相应两个螺钉钉帽的前表面。

8.缝合切口。

本实施例中,融合器200的前表面被后旋转板312压制住,防止了融合器发生位移,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