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爪型手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2835发布日期:2020-03-27 19:5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爪型手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爪型手治疗器。



背景技术:

爪形手是尺神经损伤时,大部分手内收肌麻痹,造成握力减弱,持物不稳,动作不灵活等,其典型表现为手指的精细动作消失。此外,尺神经损伤后屈腕力弱,无名指、小指末节不能屈,小指不能外展。伤侧手川呈现拇指外展,小指内收,肌肉萎缩以骨间肌和拇内收肌最明显,其次为小鱼际肌,因骨间肌萎缩导致骨间凹陷,手指分开形成特殊的“爪形手”畸形。

针对上述患者,一般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然而部分患者需在术后或者术前进行手部的畸形矫正,以恢复手部指关节功能、

然而传统的矫正方法一般是依靠医护人员的人工护理指接弯曲、活动部分手指关节进行矫正治疗或依赖绷带等器具支撑指关节进行矫正治疗,然而上述矫正治疗的方法存在治疗效果较差,且在治疗过程中,稍有不慎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而且,部分患者还存在对绷带过敏的现象,若依然依赖传统绷带进行矫正治疗,则直接对患者造成新的病理伤害,引起患者的心理排斥感。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爪型手治疗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爪型手治疗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依赖传统方法对患者指关节畸形进行矫正,存在治疗效果差、对患者造成其他身体伤害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爪型手治疗器,包括用于对患者手掌部进行调节固定的固定组件、用于支撑患者指关节的支撑组件和用于对患者指关节进行畸形矫正的矫正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用于对手掌部进行支撑的支撑板、设置于支撑板一侧的束紧带和设置于支撑板表面一侧用于对束紧带进行调节锁紧的卡扣机构;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邻间隔设置于支撑板表面用于对大拇指、食指及中指进行套接的第一束紧套和设置于支撑板表面用于对无名指及小拇指进行套接的第二束紧套,所述第一束紧套为顶部与底部开口的中空套体,所述第二束紧套包括设置于支撑板表面的主套体、收缩带和用于对手指末关节进行套接的附套体,用于对小拇指进行套接的所述主套体为活动设置于支撑板的表面,所述主套体和附套体皆为顶部与底部开口的中空套体,所述收缩带设置于主套体的顶部且经附套体的端部开口贯穿至附套体的中空内部并延伸至附套体的外部,所述收缩带通过调节机构可调节主套体和附套体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收缩带表面的魔术贴、设置于附套体后端的基座和魔术贴刺,所述基座为顶部和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魔术贴刺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基座内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矫正组件包括设置于主套体与附套体一侧的指扣板、设置于用于对小拇指进行套接的所述附套体一侧的勒紧带和设置于勒紧带上与勒紧带固定连接的搅棒。

进一步,用于对小拇指进行套接的所述附套体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旋转后搅棒进行卡接的凹槽块。

进一步,所述卡扣机构包括通过铰链设置于支撑板表面用于对束紧带进行压合的压板、开设于束紧带表面的通孔和设置于压板的一侧与通孔可进行贯穿卡合的卡钉尺。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表面与压板相邻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之间间隔可供转动后的压板进行放置,所述压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弹性限位键,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弹性限位键相卡合的限位孔,所述压板转动至两个隔板之间对束紧带进行压合锁紧且第一弹性限位键与限位孔相卡合构成压板的固定。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附套体之间用于对两个附套体进行拼接连接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构成两个附套体相连接可同时对两个手指末关节进行畸形矫正。

进一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通过铰链设置在一个所述附套体一侧的活动板、设置于另一个所述附套体一侧的两个限位板、设置于活动板两侧的第二弹性限位键和开设于限位板表面与第二弹性限位键相卡合的限位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爪型手治疗器,通过主套体、收缩带、附套体、搅棒、勒紧带和指扣板的配合使用,当患者将五指分别插入第一束紧套和第二束紧套后,患者可独自进行操作也可在由他人的帮助下,选择性的对小拇指或无名指进行畸形矫正,此时仅需将食指和中指分别按扣至指扣板,大拇指作为支撑点对主套体和附套体之间的收缩带进行支撑,此时双指对指扣板施加压力,指关节便在主套体和附套体上做反复收缩的弯曲运动,则可治疗手指末关节不能弯曲的问题,此外当患者需对小拇指不能外展进行畸形矫正时,可根据患者患病的实际情况以及身体承受能力情况,转动搅棒,搅棒则可带动勒紧带进行收缩,以达到对小拇指向外弯曲的伸张勒紧力,以便于对小拇指畸形无法外展进行矫正,本申请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利用医护人员人为对患者手指关节进行矫正,则更具安全性与可靠性,可避免出现因医护人员手法熟练度较差而影响矫正治疗效果的问题,另一方面相比较传统绷带对患者进行支撑矫正治疗,则可避免因绷带的结构简单而无调节缓冲性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更不会出现患者对绷带过敏的现象。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立体示意图。

图中:1、固定组件;101、束紧带;102、支撑板;2、卡扣机构;201、卡钉尺;202、压板;3、支撑组件;301、第一束紧套;4、第二束紧套;401、主套体;402、收缩带;403、附套体;5、矫正组件;501、搅棒;502、勒紧带;503、指扣板;6、隔板;7、连接机构;701、第二弹性限位键;702、活动板;703、限位板;8、调节机构;801、魔术贴刺;802、魔术贴;803、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爪型手治疗器,包括用于对患者手掌部进行调节固定的固定组件1、用于支撑患者指关节的支撑组件3和用于对患者指关节进行畸形矫正的矫正组件5;

固定组件1包括用于对手掌部进行支撑的支撑板102、设置于支撑板102一侧的束紧带101和设置于支撑板102表面一侧用于对束紧带101进行调节锁紧的卡扣机构2,首先患者将畸形手部放置于支撑板102的表面,再将束紧带101和卡扣机构2相调节配合,以达到对不同手型的患者进行手部固定;

支撑组件3包括相邻间隔设置于支撑板102表面用于对大拇指、食指及中指进行套接的第一束紧套301和设置于支撑板表面用于对无名指及小拇指进行套接的第二束紧套4,第一束紧套301为顶部与底部开口的中空套体,第二束紧套4包括设置于支撑板102表面的主套体401、收缩带402和用于对手指末关节进行套接的附套体403,用于对小拇指进行套接的主套体401为活动设置于支撑板102的表面,主套体401和附套体403皆为顶部与底部开口的中空套体,收缩带402设置于主套体401的顶部且经附套体403的端部开口贯穿至附套体403的中空内部并延伸至附套体403的外部,收缩带402通过调节机构8可调节主套体401和附套体403之间的间隔距离,调节机构8包括设置于收缩带402表面的魔术贴802、设置于附套体403后端的基座803和魔术贴刺801,基座803为顶部和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魔术贴刺80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基座803内侧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患者先将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一次插入第一束紧套的内部,并将小拇指与无名指依次插入不同的主套体401和附套体403内部,此处可进一步的参考说明书附图1,接着根据患者的手指实际长度,将收缩带402伸入基座的内部,并将魔术贴刺801和魔术贴802相互粘合,达到调节附套体403和主套体401之间距离的目的,此处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附套体403为套设在收缩带402的外部,而收缩带402与主套体401则为固定连接,此处需要将患者无名指与小拇指的手指末关节放置附套体403的内部,此处需要强调的另一点是,基座803为柔软麻布材质制成,将手指关节分别对应放置于主套体401和附套体403内部,其目的是便于后续的手指关节矫正治疗能够顺利进行;

矫正组件5包括设置于主套体401与附套体403一侧的指扣板503、设置于用于对小拇指进行套接的附套体403一侧的勒紧带502和设置于勒紧带502上与勒紧带502固定连接的搅棒501,当患者将手掌、手指全部限位完毕后,可自行通过另一只手对患病手指畸形矫正也可通过他人的协助进行患病手指的畸形矫正治疗,此处可根据患者患病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对无名指指关节或小拇指指关节进行畸形矫正治疗,将食指和中指贴合至指扣板503处,并将大拇指贴合至主套体401与附套体403之间的收缩带402,此时双指施力,大拇指在此处作为杠杆使用,则可自由轻微的对手指末关节进行弯曲,以达到对患者无名指、小拇指的末关节弯曲矫正治疗,当患者需对小拇指无法向外弯曲畸形矫正时,可转动搅棒501,搅棒501必将带动勒紧带502对主套体401和附套体403进行收缩勒紧,以达到对患者小拇指向外弯曲的矫正勒紧力,此处可进一步的参考说明书附图1。

本发明中:用于对小拇指进行套接的附套体403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旋转后搅棒501进行卡接的凹槽块,根据患者的患病实际情况以及患者身体承受能力,经过反复的试探性转动搅棒后,可将搅棒卡合至凹槽块的凹槽处,以达到对患者小拇指一定时间的持续向外弯曲矫正力。

本发明中:卡扣机构2包括通过铰链设置于支撑板102表面用于对束紧带101进行压合的压板202、开设于束紧带101表面的通孔和设置于压板202的一侧与通孔可进行贯穿卡合的卡钉尺201,患者需根据手型的实际情况,将束紧带101勒紧穿过于压板202底端的一侧,此时转动压板202将卡钉尺201卡合至通孔的内侧,以保证对手部固定于支撑板102的表面,保障患者手指矫正治疗的顺利进行。

本发明中:支撑板102表面与压板202相邻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隔板6,两个隔板6之间间隔可供转动后的压板202进行放置,压板20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弹性限位键,隔板6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弹性限位键相卡合的限位孔,压板202转动至两个隔板6之间对束紧带101进行压合锁紧且第一弹性限位键与限位孔相卡合构成压板202的固定,当压板202转动对束紧带101施加压合力后,可将第一弹性限位键卡合至限位孔的内侧,以避免压板202出现松动的现象,影响患者手指的矫正治疗。

本发明中:还包括设置在两个附套体403之间用于对两个附套体403进行拼接连接的连接机构7,连接机构7构成两个附套体403相连接可同时对两个手指末关节进行畸形矫正,此处可根据患者患病的实际情况,若需对患者无名指以及小拇指同时进行手指末关节弯曲治疗时,可利用连接机构7将两个附套体403予以连接,则可便于对患者两个手指同时进行矫正治疗。

本发明中:连接机构7包括通过铰链设置在一个附套体403一侧的活动板702、设置于另一个附套体403一侧的两个限位板703、设置于活动板702两侧的第二弹性限位键701和开设于限位板703表面与第二弹性限位键701相卡合的限位槽,可将活动板702转动至两个限位板703之间,再将第二弹性限位键701卡合至限位槽处,以达到活动板702与两个限位板703的固定连接,此时则可一次按压相邻同一侧指扣板503,则可同时带动对两个手指末关节进行弯曲矫正治疗,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本申请所提及的弹性限位键在已授权公开的实用新型案件“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cn208281424u)中,已对弹性限位键的结构原理进行公开,故本申请不再对此进行赘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