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医疗器械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4495发布日期:2020-05-06 23:1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科医疗器械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鼻喉科医疗器械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耳鼻咽喉科原名“五官科”,后经历卫生部改革之后正式命名为“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分类主要从耳朵、鼻子、咽喉这几个部位常发生的一些疾病来分,耳鼻咽喉科技术使耳鼻咽喉科跻身业界前列,备受业界人士和患者的垂青,患者源源而来,标杆战略收获累累硕果,已发展成国内具有超高影响力耳鼻咽喉科,被评定为“医疗精品工程”达标科室。

在对耳鼻喉科患者进行治疗时,由于耳鼻喉的管道较窄,医生在使用医疗器械进行检查或治疗时较为不便,因此许多医生都会使用夹持装置夹持医疗器械来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治疗,现今使用的大多数夹持装置往往都只能对医疗器械起到一个夹紧固定的作用,在医生调整检查或治疗部位时便需要转动手臂来调整夹持装置以及医疗器械的位置,而医生在转动手臂时由于手臂神经或肌肉记忆等原因造成手臂抖动,医生需要分散注意力控制手臂抖动,同时还要观测医疗器械的调整位置,增大了医生检查或治疗时的劳动强度,而且将医疗器械取出更换夹紧方位又延长了治疗时间,延长了患者的病痛时长,同时步骤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医疗器械的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医疗器械的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筒、第二固定筒、连接筒和承载板,所述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之间设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内侧设有内齿环,所述调节环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连杆分别与内齿环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内齿环的内侧啮合连接有外齿环,所述外齿环的中部固定穿插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固定筒和连接筒并与承载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另一侧设有夹紧机构,所述承载板的内腔设有自定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v型夹板、滑杆、条形滑孔和定位孔,所述条形滑孔开设有承载板一侧的两边侧,所述滑杆的一端与v型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条形滑孔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孔开设有承载板一侧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自定位组件包括丝杆、两个螺母座和转柄,所述丝杆由两个螺纹杆反向固定连接制成,所述丝杆的两端承载板两侧的内壁转动,两个所述螺母座分别与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承载板的一侧并与转柄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环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贴合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一侧与第二固定筒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筒另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外部套接有耐磨套。

优选的,所述连接筒的另一侧环形开设有卡槽,所述承载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卡板,所述环形卡板与卡槽滑动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有的调节环、内齿环、外齿环和连接杆能够带动承载板转动和承载板一侧设置的夹紧机构转动,从而使医生在调整医疗器械时只需要用拇指转动调节环便可对医疗器械的方位进行调整,省去了医生转动手臂出现的抖动或重新调整对医疗器械夹紧位置的繁琐,降低了医生使用医疗器械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长;

2、通过设有的丝杆、螺母座和转柄能够两个v型夹板同步向定位孔移动,从而实现对医疗器械的自动定心夹紧,提高了医疗器械夹紧位置的准确性和夹紧效率;

3、通过设有的环形卡板和卡槽能够在承载板转动时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提高承载板转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筒;2、第二固定筒;3、连接筒;4、承载板;5、固定块;6、调节环;7、内齿环;8、外齿环;9、连接杆;10、v型夹板;11、条形滑孔;12、丝杆;13、螺母座;14、转柄;15、定位孔;16、挂环;17、耐磨套;18、环形卡板;1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耳鼻喉科医疗器械的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筒1、第二固定筒2、连接筒3和承载板4,第一固定筒1和第二固定筒2之间设有调节环6,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使医生能够通过转动调节环6而带动内齿环7转动,调节环6的内侧设有内齿环7,调节环6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连杆分别与内齿环7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调节环6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贴合设置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块5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筒2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块5能够将第一固定筒1和第二固定筒2连接在一起,同时能够对内齿环7的转动角度起到一个限定的作用,使内齿环7只能进行180°转动,连接筒3的一侧与第二固定筒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内齿环7的内侧啮合连接有外齿环8,利用内齿环7和外齿环8直径的不同来增大对医疗器械调整的精确度,外齿环8的中部固定穿插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固定筒2和连接筒3并与承载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9的转动带动承载板4转动,从而带动医疗器械机械进行转动调整。

而且承载板4的另一侧设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v型夹板10、滑杆、条形滑孔11和定位孔15,条形滑孔11开设有承载板4一侧的两边侧,滑杆的一端与v型夹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滑杆的另一端与条形滑孔11滑动连接,利用滑杆在条形滑孔11内滑动,从而带动两个v型夹板10相向移动,实现对医疗器械的夹持固定,定位孔15开设有承载板4一侧的中部,对医疗器械起到一个定位的作用,提高医疗器械的夹紧效率。

紧接着承载板4的内腔设有自定位组件自定位组件包括丝杆12、两个螺母座13和转柄14,丝杆12由两个螺纹杆反向固定连接制成,使丝杆12外壁两侧的螺纹转向相反,从而使两个与之连接的螺母座13能够实现相向或反向转动,丝杆12的两端承载板4两侧的内壁转动,两个螺母座13分别与丝杆12的两端转动连接,丝杆12的一端贯穿承载板4的一侧并与转柄14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转柄14来带动丝杆12转动,使两个螺母座13同步相向移动,进而通过滑杆带动两个v型夹板10同步相向移动,实现对医疗器械的自定心夹紧。

最后第一固定筒1另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挂环16,便于夹持装置的存放,第一固定筒1的外部套接有耐磨套17,增大手掌与第一固定筒1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医生握紧第一固定筒1,连接筒3的另一侧环形开设有卡槽19,承载板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卡板18,环形卡板18与卡槽19滑动卡接,利用环形卡板18在卡槽19内转动时卡槽19对环形卡板18的限位作用,实现对承载板4的一个限位作用,从而提高承载板4转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医生将医疗器械的一端插入定位孔15内,定位孔15孔径较大,可以容纳各种形状的医疗器械,然后手动转动转柄14,转柄14带动丝杆12转动,丝杆12转动的同时带动两个螺母座13相向移动,两个螺母座13带动滑杆在条形滑孔11内滑动,从而带动两个v型夹板10同步相向移动,对医疗器械的外壁进行卡紧固定,而且由于转柄14与承载板4一侧为过盈配合,从而使转柄14与承载板4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阻力,因此由于医生松开转柄14而出现转柄14回转导致v型夹板10对医疗器械的夹持出现松动;

当医疗器械夹紧后,医生用手握紧第一固定筒1上的耐磨套17,然后将医疗器械伸入患者的患处内进行检查或治疗,当医生需要调整医疗器械的位置时,只需用拇指转动调节环6,调节环6带动内齿环7转动,内齿环7带动外齿环8转动,外齿环8再带动连接杆9转动,连接杆9带动承载板4转动,从而带动夹紧机构转动,实现对医疗器械的调整,在承载板4转动时,环形卡板18在卡槽19内转动,通过卡槽19对环形卡板18的限位,从而对承载板4起到一个限位作用,使承载板4能够平稳的转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