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药雾化吸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9216发布日期:2020-06-23 22:3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儿科用药雾化吸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用雾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儿科用药雾化吸入器。



背景技术:

在儿科治疗过程中,患儿由感冒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产生咳嗽较为频繁,为减少吃药打针输液,最大程度的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对患儿感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逐渐使用了医用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不同的疾病,药剂筒内需要加入不同的药液,有时候需要多种药物混合雾化,而现有的雾化器不能有效地将多种药物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甚至会出现轻微沉淀,导致药物雾化出来的药量不稳定,时轻时重,进而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根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国实用新型]cn201721834204.0提出了一种儿科医用雾化器,包括药剂腔,药剂腔的底部设有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下端设有引入管,超声波发生器上端设有引出管,药剂腔上端面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内设有中空管,中空管上端连接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连接有呼吸面罩,中空管下端与引出管连接,药剂腔内设有第一行星架,传动轴与第一行星架中间转动连接,第一行星架圆周转动连接有三个传动轴,传动轴同轴固定有太阳轮,太阳轮外啮合与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的行星轮,行星轮同时外啮合与药剂腔固定连接的齿圈,传动轴和传动轴均转动连接有位于太阳轮下端的第二行星架,传动轴固定有多个扇叶,此种结构虽然解决了药物混合均匀的问题,但是,在药剂腔内布置齿轮和星轮轮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不利于清洗,维护,而且,现在儿科用药,普遍为易于混溶的药物,无需长时间的搅拌,故而其实用性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用药雾化吸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雾化筒缺少混药功能和具有混药功能的雾化筒,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不便,实用性差的问题,而提出的儿科用药雾化吸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儿科用药雾化吸入器,包括药剂筒和传动轴,所述药剂筒的顶部旋合连接有封盖,所述药剂筒的内表壁呈锥形状,且小端位于底部,所述传动轴的底部贯穿封盖并固定设置由混药锥形套,所述混药锥形套的底部设置有封板,且位于封板上开设有增阻孔,所述锥形套的外表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过水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锥形套的锥度大于药剂筒内表壁的锥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位于所述药剂筒内的锥形状为一个可拆卸连接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内设有和混药锥形套配合使用的锥形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药剂筒的内表壁且靠近底部焊接有和定位套底部配合使用的环形托板,所述混药锥形套的在定位套内下移后其底部伸出定位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套的内表壁还焊接有螺旋状的导向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动轴的顶部焊接有按压板,且位于按压板和封盖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药剂筒内套设有定位套,定位套内为锥形状,传动轴的底部设置有和药剂筒配合的混药锥形套,混药锥形套底部设有封板,封板上开设有增阻孔,混药锥形套的外表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过水孔,混药锥形套在定位套内向下滑动时,药剂筒内的药液受压从过水孔和增阻孔向中心位置喷出,起到喷射混料的作用,整体机构简单,混药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中,药剂筒顶部旋合有和传动轴贯穿并呈滑动配合的封盖,定位套通过药剂筒内的环形托板定位,同时混药锥形套和定位套锥形结构对接,由此旋开封盖后,方便将定位套和整个混药锥形套取出,便于清洁,维护。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剂筒和传动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药剂筒;11、封盖;12、环形托板;2、传动轴;21、混药锥形套;211、封板;2111、增阻孔;22、过水孔;23、按压板;3、定位套;31、导向板;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儿科用药雾化吸入器,包括药剂筒1和传动轴2,混药锥形套药剂筒1的顶部旋合连接有封盖11,混药锥形套药剂筒1的内表壁呈锥形状,且小端位于底部,混药锥形套传动轴2的底部贯穿封盖11并固定设置由混药锥形套21,混药锥形套混药锥形套21的底部设置有封板211,且位于封板211上开设有增阻孔2111,增阻孔2111呈均匀分布,减缓药液进入混药锥形套21内的速度,混药锥形套混药锥形套21的外表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过水孔22,由此便于药液从过水孔22进入混药锥形套21内。

具体的,如图1所示,混药锥形套锥形套21的锥度大于药剂筒1内表壁的锥度,避免出现水吸锁紧的现象。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位于混药锥形套药剂筒1内的锥形状为一个可拆卸连接的定位套3,混药锥形套定位套3内设有和混药锥形套21配合使用的锥形面,定位套3和药剂筒1分体配合,方便加工,制作。

具体的,如图1所示,混药锥形套药剂筒1的内表壁且靠近底部焊接有和定位套3底部配合使用的环形托板12,混药锥形套混药锥形套21的在定位套3内下移后其底部伸出定位套3,由此,混药时,可覆盖整个药剂筒1。

具体的,如图3所示,混药锥形套定位套3的内表壁还焊接有螺旋状的导向板31,混药锥形套21外表壁挤压药液时,药液在导向板31的导向下旋转,进一步提高混药效果。

具体的,如图1所示,混药锥形套传动轴2的顶部焊接有按压板23,且位于按压板23和封盖1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套设在传动轴2上。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药剂筒1内放入多种药物,手动按压按压板23,复位弹簧4压缩,传动轴2带动混药锥形套21下移,其外表壁和底部挤压水体,药水分别通过增阻孔2111和过水孔22进入混药锥形套21内,具有集中喷射搅拌的功效,松开按压板23,复位弹簧4复位,混药锥形套21上移,将其内的药液排出,为了提高混药的想要过,可多次按压按压板23即可,当需要维护时,手动旋开封盖11,可直接将混药锥形套21和定位套3取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