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流体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8033发布日期:2020-11-20 10:3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电化学流体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化学流体输出装置,尤指一种方便、环保,且安全性高的电化学流体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加湿器,又称水氧机、雾化器,加湿器依据其作动原理可分为蒸发芯式加湿器、热蒸汽加湿器、离心式加湿器及超声波加湿器。其中,超声波加湿器是借由水雾化的特性,利用电子线路产生特定频率的超声波,以对机器内的水分子进行振荡,进而令水分子雾化,再由加湿器中飘出,借此令空气中充满着受雾化之水分子,达到增加空气湿度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的超声波加湿器亦可做不同的应用,只需替换机器中的内容物,即可使雾化至空气中的气体产生不一样的功能。例如将香氛精油滴入加湿器的水中,即可使雾化出的气体产生香气,又或者将加湿器内部的水,更换为具有杀菌功能的消毒水,使雾化后的消毒水散发至空气中,达到对室内空间进行杀菌的功能。

然上述具杀菌功能的加湿器于使用时,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第一,多以补充包的方式对加湿器内的消毒水进行更换,不仅方便性不足,更因消毒水补充包为抛弃式垃圾,导致浪费资源的问题。

第二,将消毒水补充包倒入加湿器的过程中,容易使消毒水溅出,若喷洒至加湿器的电控开关等电子零件上,会导致机器损坏,而若喷洒至皮肤上,则容易造成皮肤上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电解容置空间中的水以形成消毒水,并透过雾化件对消毒水进行振荡,受振荡的消毒水会以雾化的形式由雾化件上飘出,借此以方便、环保且安全性高的方法,来达到对空气杀菌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化学流体输出装置,包括:一容置体,容置体的一侧处具有一开口,容置体内界定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具有一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电极、及至少一位于第一电极侧处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上具有一碳材料层,而开口上连接有一盖体,开口上具有一第一结合部,且盖体上具有一对应结合于该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盖体的一侧处具有一导引件,而盖体的另一侧处具有一雾化件。

借由上述结构,当欲对空气进行杀菌时,先透过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的配合,将盖体由开口上取下,将水由开口倒入容置空间内,再将盖体结合于开口上,借以封闭开口,此时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电极组件会开始对水进行电解,利用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碳材料层的搭配,即可令水受电解并产生高活性氧的电解消毒水,而电解后的消毒水会透过导引件流至雾化件上,此时雾化件会对水进行振荡,使水分子雾化,雾化后之水分子会由雾化件上飘出,并且扩散至空气中,而散布于空气中的消毒水即会对空气达到杀菌的效果。借此,即可透过方便、快速且安全的方法,来对所在的空间进行消毒及杀菌。

另外,盖体侧处的雾化件还可替换为一喷洒件,而盖体另一侧处的导引件替换为一导引管,且导引管连接上述喷洒件。当雾化的消毒水已经布满整个空间,或者使用者无需继续使用时,即可透过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的配合,将具有雾化件的盖体由开口上取下,并且将具有喷洒件的盖体透过第一结合部,结合于开口的第二结合部上,如此,当用户欲对一物体进行消毒时,只需按压上述喷洒件,连接于喷洒件的导引件即会吸取容置空间内的消毒水,而消毒水则会以液体的形式由喷洒件上喷洒而出,进而对受喷洒的物体消毒。

透过上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的配合,即可令具有雾化件的盖体及具有喷洒件的盖体相互替换,当需要对空气杀菌时,使用具有雾化件的盖体,而当需要对物体进行消毒时,则使用具有喷洒件的盖体,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流体输出结构具有不同的方式,并且能够轻易进行替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补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开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喷雾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充电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导接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扣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遥控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喷雾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更换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其中:容置体、1、1a、1b、1d、1f,第二电极、22、22a、22e,开口、11、11a、11d,碳材料层、221、221a、221e,第一结合部、111、111d,盖体、3、3c、3d、3e,容置空间、12、12a、12e,导引件、31、31a、31d,电控件、13,雾化件、32、32b、32c、32d,第一电控件、131,电性导通件、321、321c,第二电控件、132、132b,调控装置、322c,第三电控件、133b,第二结合部、33、33d,遮盖件、14,喷洒件、34d、34e、34f,功能键、15、15b,导引管、35d、35e,雾量控制键、151b、151c,供电组件、4、4a,定时键、152b、152c,电路组件、5、5b、5c、5f,显示部、16、16b、16f,电源、6、6c,雾量显示部、161b、161c,上盖件、7a,定时显示部、162b、162c,卡合部、71a,卡合件、17a,抽换组件、8a、8e,导接部、18a,导接件、81a,电极组件、2、2a,导引穿孔、82a、82e,第一电极、2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2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电化学流体输出装置,包括:一容置体1、一开口11、一容置空间12、一电极组件2、一盖体3、一导引件31、及一雾化件32,其中,开口11设于容置体1的一侧处,该开口11为入水口,且开口11上具有一第一结合部111,而容置空间12界定于容置体1内,电极组件2设于容置空间12内,且电极组件2包括至少一第一电极21、及至少一设于第一电极21侧处的第二电极22,另外,第二电极22上还具有一碳材料层221,透过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及碳材料层221的相互配合,即可对水进行电解,并产生高活性氧的电解消毒水。

上述盖体3连接于开口11,且盖体3上具有一对应结合于第一结合部111的第二结合部33,而导引件31设于盖体3靠近电极组件2的一侧处,意即所述导引件31位于容置空间12内,雾化件32则设于盖体3的另一侧处。第一结合部111与第二结合部33系为了表示盖体3可由开口11上卸下,以对连接于盖体3的导引件31或雾化件32进行汰换,本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111与第二结合部33分别以外螺纹及内螺纹为例,但不予以设限,而导引件31为一吸水棉,雾化件32为一振荡器。

同时,容置体1内具有一供电组件4,而容置体1上具有至少一电控件13、一遮盖件14及至少一功能键15,供电组件4电性连接上述电极组件2、电控件13及功能键15,而遮盖件14位置对应于电控件13,借以遮蔽电控件13达到保护的效果。另外,雾化件32上具有一电性导通件321,本实施例的供电组件4为一电池,电性导通件321为一插座,而功能键15为一电解开关,供控制电极组件2的启闭。另外,电控件13还包括一第一电控件131及一第二电控件132,第一电控件131为一充电插座,而第二电控件132为一总电源开关。

此外,容置体1内还具有一电性连接上述供电组件4的电路组件5,而容置体1上具有至少一电性连接电路组件5的显示部16,上述电路组件5为电路板,且显示部16为发光二极管,本实施例的显示部16以一电量显示灯及一保养显示灯为例,借以在电量不足或内部零件需要更换时,达到警示作用。

借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即可透过安全、环保且安全性高的方法,对所在空间进行消毒及杀菌,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8所示,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使用者欲对空气进行消毒时,需先利用第一结合部111与第二结合部33的结构配合,将盖体3由容置体1的开口11上取下,接着把水由开口11倒入容置空间12中,待至容置空间12的水量足够时,将盖体3重新结合于开口11上,借以封闭开口11,以防止容置空间12的水由开口11中溅出,此时按下上述电控件13中的第二电控件132,而电性连接于第二电控件132的供电组件4则会传送讯号至电路组件5上,并且使电性连接于电路组件5之显示部16亮起,以告知使用者电源已启动。

待显示部16亮起后,按下功能键15,电极组件2即会开始作动,上述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系分别电性连接供电组件4上的正极与负极,且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2皆与容置空间12内的水接触,因此与供电组件4电性连接的电极组件2即会开始对容置空间12中的水进行电解,而第二电极22上之碳材料层221系供提升电极组件2的电解效益,亦能减少电极组件2结垢等问题,同时还能使水转变为具有高活性氧之消毒水,上述高活性氧系为超氧化物阴离子、氢氧自由基、过氧化氢、或单重态氧其中之一。

在容置空间12内的水受电解并成为高活性氧的消毒水后,上述导引件31会将容置空间12内的消毒水由下往上吸,而消毒水会经由导引件31向盖体3的方向流动,并透过雾化件32与导引件31连接的结构,使消毒水流至雾化件32上。接着,将雾化件32上的电性导通件321连接一电源6,获得电流的雾化件32即会产生高频率的振波,并且不断反复振动,将水分子结构打散成雾状粒子,进而使受电解的消毒水转变为雾化的形式,而雾化后的消毒水即会由雾化件32上飘出,并且散布于空气中,达到对空气杀菌、消毒的效果。

当供电组件4的电力不足时,可透过电控件13中的第一电控件131来补充电力,只需将第一电控件131连接电源6,即可将电力传送至供电组件4内,借此在电力消耗殆尽时则不须更换供电组件4,只需透过第一电控件131来补充电力即可。而当使用者无需使用第一电控件131或第二电控件132时,只需将位置对应于电控件13的遮盖件14,移动至遮蔽电控件13的位置处,即能够防止异物入侵第一电控件131中,避免第一电控件131损坏,亦能够保护第二电控件132不会随意被开启或关闭。

借由上述的结构动作,用户将水由开口11倒入容置空间12内,并且开启第二电控件132及功能键15,利用电极组件2对容置空间12中的水进行电解,以产生高活性氧的消毒水,再透过导引件31将受电解的消毒水导入雾化件32上,即可借由雾化件32对受电解的消毒水进行振荡,以产生雾化形式的消毒水,最后再由雾化件32上飘出,使雾化的消毒水散布于空气中,借此即可透过方便、环保且安全性高的方式,对空气进行杀菌及消毒,使空间中的空气更加清新,对人体更为健康。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9至11所示,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本实施例中,容置体1a上具有一上盖件7a,且上盖件7a上具有一卡合部71a,而容置体1a上具有一对应卡合于卡合部71a的卡合件17a,以使上盖件7a转动卡合于容置体1a上,且上述开口11a设于上盖件7a的一侧处,另外,容置空间12a内还具有一抽换组件8a,抽换组件8a上具有一导接件81a,而容置体1a上具有一对应电性结合于导接件81a的导接部18a,此时,第二电极22a设于抽换组件8a上,且导接件81a电性连接上述第二电极22a,而导接部18a则电性连接容置体1a上的供电组件4a,同时,抽换组件8a上还具有一位置对应于导引件31a的导引穿孔82a,供收容上述导引件31a。

借由上述第二电极22a设于抽换组件8a上的结构,当第二电极22a或第二电极22a上的碳材料层221a损坏时,即可透过卡合部71a与卡合件17a的结构,将上盖件7a由容置体1a上分离,再将容置空间12a内的抽换组件8a取出,以更换一组未损坏的抽换组件8a,借此透过更换抽换组件8a的方式,进而更换抽换组件8a上的第二电极22a或碳材料层221a。而将抽换组件8a放入容置空间12a内时,抽换组件8a上的导接件81a会与容置体1a上的导接部18a电性连接,借此使容置体1a上的供电组件4a将电力由导接部18a传输至抽换组件8a的导接件81a上,再由导接件81a传输至第二电极22a与碳材料层221a上,以使电极组件2a顺利运作,透过上述动作,即可在第二电极22a或碳材料层221a损坏时进行更换,因此,即不会因为部分零件损坏而导致无法使用,进而达到替换零部件的效果。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2及13所示,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本实施例的雾化件32b与电路组件5b电性连接,借此即可透过容置体1上的功能键15b对雾化件32b进行操控。而本实施例中,功能键15b以一雾量控制键151b及一定时键152b为例,且显示部16b还包括至少一电性连接雾量控制键151b的雾量显示部161b,及至少一电性连接定时键152b的定时显示部162b,此外,雾量显示部161b的数量以三个为例,并分别代表低雾量、中雾量及高雾量,而定时显示部162b的数量亦以三个为例,并分别代表三十分钟、六十分钟及九十分钟。

借此,当使用者需要调整雾量时,只需按压雾量控制键151b,相互对应的雾量显示部161b即会亮起,以告知使用者目前雾化件32b的振荡频率,进而令用户得以将雾量调整至适当的范围。同理,当使用者需设定运行的时间时,只需按压定时键152b,相互对应之定时显示部162b即会亮起,借此即可透过定时键152b来控制内部电力所持续的时间。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电控件还包括一第三电控件133b,第三电控件133b为一遥控器,而上述第二电控件132b、雾量控制键151b、定时键152b、雾量显示部161b及定时显示部162b皆可设于第三电控件133b上,借此,即可以远程的方式进行操控,无论是控制开关、调整雾量、亦或是设定运行时间等,皆可依靠第三电控件133b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整。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4所示,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三较佳实施例为大同小异,本实施例中,电性导通件321c电性连接上述电源6c,且电性导通件321c上还具有一调控装置322c,而上述雾量控制键151c、定时键152c、雾量显示部161c及定时显示部162c设于电性导通件321c的调控装置322c上。

因此,本实施例的盖体3c上的雾化件32c并未如第三较佳实施例般,与电路组件5c电性连接,而是透过电性导通件321c连接电源6c,以将电流导通至调控装置322c内,进而令使用者得以借由调控装置322c上的雾量控制键151c及定时键152c,对雾化件32c进行控制。另外,调控装置322c亦可与上述遥控器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仅为了说明雾量控制键151c、定时键152c、雾量显示部161c或定时显示部162c,皆可设于不同的位置处,并不予以设限,借以达到不同的使用效果。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5所示,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雾化件32d替换为一喷洒件34d,且第二结合部33d上的导引件31d替换为一导引管35d,而喷洒件34d连接于上述导引管35d,且本实施例的喷洒件34d为一按压式喷洒件34d。

透过上述第一结合部111d与第二结合部33d的结构配合,盖体3d即可轻易由开口11d上组装及拆卸,因此,当盖体3d上的雾化件32d替换为其余组件时,并不会因此影响容置体1d中之结构动作,而当用户无须再对空气进行杀菌,或用户需要对一物体进行清洗消毒时,即可将具有雾化件32d的盖体3d由开口11d上取下,并且将具有喷洒件34d的盖体3d与开口11d结合,此时,只需按压上述喷洒件34d,导引管35d内的气体会受到挤压而由导引管35d中排出,此时导引管35d内的气体压力会小于导引管35d外的气体压力,因此,大气压力会迫使导引管35d内的水位上升,而使受电解的消毒水以液体的形式由喷洒件34d上排出。

依靠第一结合部111d与第二结合部33d的结构来更换盖体3d,进而更换盖体3d上的输出结构,即可令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当使用者需要对空气进行净化,对空气消毒杀菌时,就将具有雾化件32d之盖体3d结合于开口11d上,而当用户需要对物体进行消毒时,则将具有喷洒件34d的盖体3d结合于开口11d上,借此,即可以简易的更换方式,令本实用新型达到不同的流体输出方式。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6所示,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将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雾化件替换为上述喷洒件34e,且替换的结构方式比照上述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仅为了证明,上述抽换组件8e亦能够与具有喷洒件34e的盖体3e进行结合,因抽换组件8e中的导引穿孔82e,同样能够收容盖体3e上的导引管35e,而盖体3e上的雾化件与喷洒件34e并不位于容置空间12e内,因此不影响容置空间12e内的结构,同理可证,亦不影响设于容置空间12e中的抽换组件8e。

而透过上述抽换组件8e与喷洒件34e的结构配合,即可令本实施例除了具有喷洒消毒水的功能外,还能够对抽换组件8e上的第二电极22e,或第二电极22e上的碳材料层221e进行更换,借此,即可同时保有上述当电极损坏时得以进行汰换的优点,以及以液体形式将消毒水由喷洒件34e中排出,并对物体进行消毒的优点。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7所示,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本实施例的喷洒件34f为一自动感应式喷洒件34f,且显示部16f为一感应灯。当使用者将手靠近容置体1f时,显示部16f即会侦测并传送讯号至电路组件5f上,而电路组件5f再将讯号传送至喷洒件34f上,以使受电解的消毒水由喷洒件34f上喷洒而出,进而以感应的方式对手部进行消毒。本实施例仅为了证明喷洒件34f不设限其喷洒方式,借此即可以不同形式的喷洒结构,来应对不同的实施场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