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0194发布日期:2021-03-30 19:5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本部分向读者介绍可能与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相关的背景技术,相信能够向读者提供有用的背景信息,从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理解,本部分的说明是用于上述目的,而并非构成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产品的质量、使用性能和舒适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系列的代步工具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成为人们得力的交通工具。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尤为突出,以及特殊残障群体的发展带来老年健康产业及特殊群体产业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如何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健康产业从业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加上,目前现有的代步工具多数不能自动移动,使用时需要看护人员推动,然而,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子女在家照顾老人及患者的时间越来越少,老人及残疾人很难独自使用轮椅,会造成很多使用上的不方便。

例如人们对汽车各种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自动驾驶汽车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它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现有的电动轮椅等尚不能达到自动驾驶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可以稳定支撑坐卧区域承载乘客。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包括:主支撑框架和设置在主支撑框架下方的驱动轮和转向轮;

所述主支撑框架上方设置有单人坐卧区域;

所述主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容置设备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主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层和第二框架层;

所述第一框架层与所述第二框架层之间设置有支撑立柱。

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层围成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框架层围成的面积;

所述第一框架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层上方;

所述单人坐卧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层上方。

可选地,还包括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的扶手框架;

所述扶手框架为两个,两个所述扶手框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框架两侧;

所述扶手框架包括扶手底梁和扶手上梁,所述扶手底梁与所述扶手上梁之间采用扶手连接立柱固接;

所述扶手底梁与所述主支撑框架固接。

可选地,还包括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后部的靠背框架;

所述靠背框架包括第一靠背立柱和第二靠背立柱,所述第一靠背立柱和所述第二靠背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靠背连接横梁和第二靠背横梁;

所述第一靠背横梁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的顶部;

所述第一靠背立柱和所述第二靠背立柱的底部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上。

可选地,还包括行李框架,所述行李框架围成行李存放区域;

所述行李框架的一端固接在所述靠背框架的后部。

可选地,还包括安全梁;所述安全梁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的后部。

可选地,还包括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固接在所述安全梁上。

可选地,还包括脚踏框架,所述脚踏框架倾斜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框架的前部;

所述脚踏框架包括第一脚踏横梁和第二脚踏横梁,所述第一脚踏横梁与所述第二脚踏横梁之间通过倾斜的脚踏连接柱固接在所述柱支撑框架上:

所述脚踏框架上还设置有脚踏支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机器人,包括外壳和上述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所述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还包括机器人主体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杆机构与所述驱动轮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通过稳定的支撑结构可以有效支撑坐卧区域承载乘客,通过两套驱动装置,两组动力单独控制,实现前进后退和转向。本使用新型实施例符合人体工程学,动力电池位置与驱动电机配重,既保证驱动轮有足够的抓地力由保证整车架的稳定性,内部空间充足,易于装配检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主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安全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脚踏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包括:主支撑框架1和设置在主支撑框架下方的驱动轮2和转向轮3;所述主支撑框架上1方设置有单人坐卧区域10;所述主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容置设备的空间12。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展开详细的说明。

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所述主支撑框架1包括第一框架层11和第二框架层21;所述第一框架层11与所述第二框架层之间设置有支撑立柱13。所述第一框架层11围成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框架层21围成的面积;所述第一框架层11置在所述第二框架层21上方;所述单人坐卧区域10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层21上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在底部的第二框架层21安装驱动轮2和转向轮3,并且将第一框架层11承载的重量通过支撑立柱13传递至底部的第二框架层21上,并且进一步分散到驱动轮2和转向轮3上,使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更为稳固。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还包括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1的扶手框架4;所述扶手框架4为两个,两个所述扶手框架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框架1两侧;所述扶手光框架4包括扶手底梁41和扶手上梁42,所述扶手底梁41与所述扶手上梁42之间采用扶手连接立柱43固接;所述扶手底梁41与所述主支撑框架1固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通过扶手框架4起支撑扶手的作用,为乘客提供手的摆放位置。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还包括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后部的靠背框架5;所述靠背框架5包括第一靠背立柱51和第二靠背立柱52,所述第一靠背立柱51和所述第二靠背立柱52之间设置有靠背第一靠背连接横梁53和第二靠背横梁54;所述第一靠背横梁53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5的顶部;所述第一靠背立柱51和所述第二靠背立柱53的底部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1上。还包括行李框架6,所述行李框架6围成行李存放区域60;所述行李框架6的一端固接在所述靠背框架5的后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通过靠背框架5向前为乘客提供靠背支撑,向后为乘客提供行李放置支撑,可以安装行李舱室,顶部支撑外壳安装。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还包括安全梁7;所述安全梁7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1的后部,还包括电池仓70,所述电池仓70固接在所述安全梁7上。通过在主支撑框架1的后部设置安全梁7和电池仓70,在电池仓70安装电池后,可以将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重心往后移,有效平衡了载人后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重心分布,使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运行稳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通过所述安全梁7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1的后部,主支撑框架1的后部设置安全梁7和电池仓70既保证驱动轮有足够的抓地力又能保证车架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还包括脚踏框架8,所述脚踏框架8倾斜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框架1的前部;所述脚踏框架8包括第一脚踏横梁81和第二脚踏横梁82,所述第一脚踏横梁81与所述第二脚踏横梁82之间通过倾斜的脚踏连接柱83固接在所述柱支撑框架1上:所述脚踏框架8上还设置有脚踏支架8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通过所述脚踏框架8为乘客提供脚的摆放,提乘坐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体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优越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机器人,包括外壳和上述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所述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还包括机器人主体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杆机构与所述驱动轮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机器人的所述后驱部分包括驱动轮2、驱动电机、驱动轴、键,所述驱动轮2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固定,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键与所述驱动电机间配合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于电机安装角铁,所述电机安装角铁固定设于所述主支撑框架1的后下端下侧。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键将扭矩输出到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将扭矩输出到所述驱动轮2上即可完成驱动;所述前转部分包括万向轮3总成一对,可360°随动转向,其上有轴承及轴承套管,轴承套管固定设于所述所主支撑框架1的前下端的交接处前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通过稳定的支撑结构可以有效支撑坐卧区域承载乘客,通过两套驱动装置,两组动力单独控制,实现前进后退和转向。本使用新型实施例符合人体工程学,动力电池位置与驱动电机配重,既保证驱动轮有足够的抓地力由保证整车架的稳定性,内部空间充足,易于装配检修。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或者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呈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或矛盾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方面,也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的实施例,也不局限于这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的任意组合和/或置换。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单独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方面和/或实施例或者与一个或更多其他方面和/或其实施例结合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