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胃癌前期病变(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颗粒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371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逆转胃癌前期病变(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颗粒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药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逆转胃癌前期病变(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颗粒剂。
目前治疗重度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肠化的中药制剂,主要有山西省临汾地区胃肠病专科医院院长马连生研制的“胃细胞逆转丸1号”。据称是其用独特的中医配方精制而成,具有阻断或干扰致癌因素、消除致癌性胃内环境,阻断胃内残留致癌物质,使之不发展成癌的功效。(见《家庭医生报》1993年11月29日第2版),但其缺乏辩证施治的针对性。
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在研究“山莨菪碱的钙拮抗作用”(《北京医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165页)时发现,癌细胞的表面附着有一种钙调素,当正常分化过程中的细胞一旦细胞表面附着了钙调素时,细胞就停止分化而成为幼稚细胞(癌细胞),而山莨菪碱具有钙调素拮抗剂作用,能够去除掉细胞表面附着的钙调素,幼稚细胞(癌细胞)表面一旦去除掉了钙调素,细胞又会重新开始正常的分化,分化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就是将癌细胞诱导改造成正常细胞的诱导疗法。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根据上述的思路,适用具有上述钙调素拮抗剂的诱导分化作用的,含有山莨菪碱的草药三分三为君药,提供一种具有诱导疗法功效,可逆转、消除胃癌前期病变(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作用的颗粒剂胃药。
本发明的逆转胃癌前期病变(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颗粒剂配方如下(按重量份)
三分三10-12闹羊花根10-12水蛭5-6檀香8-9砂仁10-12丹参28-32白英50-60白花蛇舌草50-60蒲黄16-20五灵脂16-20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是将上述配方中的水蛭、檀香、白花蛇舌草、蒲黄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2.5小时,第二次1.5-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再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3.0-4.0(80℃热测)的稠膏,备用;将三分三、闹羊花根、砂仁、丹参、白英加浓度为50%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再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3.0-4.0(80℃热测)的稠膏,合并两次稠膏,在稠膏中加入糖粉、糊精,混合均匀,制粒,烘干分装即得。
从《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上查证三分三苦、涩、温;有麻醉镇痛之功效。
闹羊花根辛、温、有毒;有祛风、除湿、解毒之功效。
水蛭咸、苦、平、有毒;入肝、膀胱经;有破血、逐瘀、通经之功效。
檀香辛、温;入脾、胃、肺经;有理气、和胃之功效。
砂仁辛、温;入脾、胃经;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之功效。
丹参苦、微温;入心、肝经;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之功效。
白英甘、苦、寒;有清热、利湿、祛风、解毒之功效。
蒲黄甘、辛、凉;入肝、心经;有凉血止血、活血消瘀之功效。
五灵脂苦、甘、温;入肝、脾经;生用有行气止痛之功效,炒用有止血之功效。
本发明的逆转胃癌前期病变颗粒剂以白花蛇舌草、三分三为君药,以闹羊花根、水蛭、白英为臣药,以丹参、檀香、砂仁、五灵脂、蒲黄为佐药,具有能使胃癌前期病变发生逆转、消失之功效。临床实践证明该颗粒剂治愈率达89.7%。
典型病例×××,男,40岁,1983年在南昌市第一医院作胃镜配合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肠钡餐诊断为重度下垂。经服用本发明的颗粒剂,治疗两个疗程(2个半月为一疗程),临床症状消失,胃镜配合活检病理复查,肠上皮化生消失,已逆转为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钡餐为轻度胃下垂,已随访10年未见复发。
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将水蛭6克、檀香8克、五灵脂20克、白花蛇舌草60克、蒲黄20克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3.0(80℃热测)的稠膏,备用;将三分三12克、闹羊花根12克、砂仁12克、丹参30克、白英60克加浓度为5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3.0(80℃热测)的稠膏;合并两次稠膏,加入糖粉、糊精,混合均匀,制粒,烘干分装即得。
权利要求
一种逆转胃癌前期病变(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颗粒剂,它是由以下配方组成(按重量份)三分三10-12闹羊花根10-12水蛭5-6檀香8-9砂仁10-12丹参28-32白英50-60白花蛇舌草50-60蒲黄16-20五灵脂16-20其制备工艺是将上述配方中的水蛭、檀香、白花蛇舌草、蒲黄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2.5小时,第二次1.5-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再将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3.0-4.0(80℃热测)的稠膏,备用;将三分三、闹羊花根、砂仁、丹参、白英加浓度为50%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再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3.0-4.0(80℃热测)的稠膏;合并两次稠膏,在稠膏中加入糖粉、糊精,混合均匀,制粒,烘干分装即得。
全文摘要
一种逆转胃癌前期病变(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颗粒剂,其配方是(按重量份)三分三10—12、闹羊花根10—12、水蛭5—6、檀香8—9、砂仁10—12、丹参28—32、白英50—60、白花蛇舌草50—60、蒲黄16—20、五灵脂16—20,其制备工艺是将上述药材煎煮,用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浓缩、制粒,烘干分装。该颗粒剂具有能使胃癌前期病变发生逆转、消失之功效,临床证明治愈率达89.7%。
文档编号A61K9/16GK1110593SQ9411747
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21日
发明者孟灵源, 高克成, 李洁, 邹凤娇, 孟若云, 孟若松, 孟若沫 申请人:孟灵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