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19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针涉及的是一种骨科手术治疗器械,适用于肱骨、股骨、胫骨骨折治疗,具有远端分叉式自锁装置的髓内针。
现有的髓内针远端锁定装置通常采用交锁钉定位,结构欠合理,锁定不牢,拔出困难,有时甚至造成医源性骨折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髓内针远端锁定存在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针,其结构简单,锁定可靠,装拆方便。
一种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针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针结构由针体、调节螺母、针芯、螺栓、封闭螺钉构成,钉体成一定弧度,针体远端(下端)开有对称长腰形孔,并穿透内壁,其断面成斜坡结构,针体尾部设有堵头,使针体尾部内孔变小形成凸台时分叶即改变方向沿针体的斜坡分叉撑开,沿针体下端长腰形孔顶出针体,分叉撑开后的针芯尾部靠弹性支撑到骨内壁而达到自锁的目的。针芯上部装置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用于调节针芯远端的分叉伸出长度,螺栓设置在针体近端,螺栓用于定位后针芯的固定。针体近端设有近端交锁钉孔,使用时装置近端交锁钉通过一定器械予以固定。针体近端(上部)端部装置有封闭螺钉,可防止骨质长入针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针如作自肱骨外科颈至肱骨下端鹰嘴窝上三厘米范围内任何部位类型有肱骨骨折治疗器械,是一种具有远端分叉式自锁装置的肱骨髓内针。该髓内针充分考虑到骨折在生物力学中表现出强大的粘挤压分离和抗旋转能力,髓内针的针芯和针体的置入和取出极为便利。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锁定可靠,装拆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针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针芯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一种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针结构由针体1、调节螺母2、针芯3、螺栓4、封闭螺钉6构成。钉体1成一定弧度,针体远端(下端)开有对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长腰形孔7,穿透内壁,其端面成斜坡结构,针体1尾部设有堵头9,使钉体1尾部内孔变小,形成凸台。针芯3装置在针体1内,针芯尾部成分叶结构8,当针芯3插入针体1,针芯尾部碰到针体内堵头9的凸台时分叶8即沿针体斜坡分叉撑开,沿针体下端(远端)长腰形孔7顶出针体,分叉撑开后的针芯尾部靠弹性支撑到骨内壁达到自锁的目的。上述针体下端(远端)设置的长腰形孔7,堵头9、针芯3尾部分叶结构8以及调节螺母2、螺栓4构成了本实用新型远端分叉式自锁装置。
参照附
图1、2,本实用新型针体1两端成一定弧度,中间成直线,针体远端(下端)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称的长腰形孔7,穿透内壁,其断面成斜坡,针体1尾部设有堵头9具有相应的斜面,将针体尾部内孔变小形成凸台,针体1近端(上部)有内螺纹10,用于旋入螺栓4和封闭螺钉6,螺栓4外螺纹与针体内螺纹10连接,靠螺栓端面抵住针芯3上端部起固定作用。针体1近端(上部)加工有近端交锁钉孔11,用于装置近端交锁钉5以便髓内钉近端定位固定。封闭螺钉6外螺纹与钉体内螺纹10连接起封闭作用,防止骨质长入针体1内部。
参照附
图1、3,本实用新型针芯上部加工有螺纹12与调节螺母2连接起调节作用,针芯尾部(远端)成两分叶8或两个以上分叶结构,分叶端部内侧成圆弧状,插入针体1分叉锁定后的状态为虚线部分。
权利要求1.一种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针,具有针体,其特征是还具有调节螺母、针芯、封闭螺钉,针体远端开有对称长腰形孔,针芯装置在针体内,针芯尾部成分叶结构,针芯上部装置有调节螺母,针体近端端部装置有封闭螺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端带有自锁装置的髓内针,其特征是针体尾部设有堵头,使针体尾部内孔形成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端带自锁装置髓内针,其特征是针体两端成一定弧度,中间成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针,其特征是针体近端有内螺纹用于旋入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针,其特征是针体远端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称的长腰形孔,穿透内壁,其断面成斜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针,其特征是针芯上部有螺纹与调节螺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针,其特征是针芯尾部成两分叶或两个以上分叶结构,分叶端部内侧成圆弧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远端带自锁装置的髓内针涉及的是一种骨科手术治疗器械,适用于肱骨、股骨、胫骨骨折治疗,具有远端分叉式自锁装置髓内针。结构具有针体,其特征是还具有调节螺母、针芯、封闭螺钉,针体远端开有对称长腰形孔,针芯装置在针体内,针芯尾部成分叶结构,针芯上部装置有调节螺母,针体近端端部装置有封闭螺钉。针体尾部设有堵头,使针体尾部孔形成凸台。
文档编号A61B17/68GK2369639SQ9922796
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6日
发明者郑祖根, 周海斌, 王向利, 冯德宏, 蒋谊康 申请人:蒋谊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