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给与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23198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液体给与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体给与器。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已知有无菌地填充药液并能够给与该药液的预灌封注射器。
[0003]预灌封注射器包括:注射器外筒,具有供药液排出的口部;针管,设置在注射器外筒的口部,并在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垫圈,能够在注射器外筒内滑动;药液,填充在由注射器外筒和垫圈包围而成的空间中;以及柱塞,与垫圈的基端侧连结,朝向前端方向推压该垫圈而使药液从口部排出。在使用预灌封注射器来给与药液时,将针管穿刺至生物体上,并在该穿刺状态下推压操作柱塞。由此,药液由于垫圈而从口部排出,因此,能够经由针管向生物体给与该药液。
[0004]然而,由于使用者能够在任意的定时推压操作预灌封注射器的柱塞,有可能在用针管穿刺生物体以前错误地推压操作柱塞。在该情况下,有时药液会从针管非本意地漏出,与漏出的量对应地,药液不足而难以向生物体给与足够量的药液。
[0005]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来自针管的药液非本意的漏出,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液体给与器,其包括通过利用结合元件阻止柱塞的移动从而阻止该柱塞的推压操作的机构。根据该液体给与器,当用大于规定阈值的力推压操作柱塞时,所述结合元件向前端方向移动而与注射器外筒内的规定部位接触,由此,解除由结合元件阻止了柱塞的移动的状态,成为能够进行柱塞的推压操作的状态。
[0006]然而,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液体给与器中,由于通过结合元件轴向移动而解除由该结合元件阻止了柱塞的移动的状态,所以有可能尽管还不想使柱塞移动,结合元件由于柱塞的推压操作而向前端方向移动,且不能保持由结合元件阻止了柱塞的移动的状态。
[0007]在先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876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操作部件错误地工作的液体给与器。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3]这样的目的通过下述(I)?(12)的本发明来达成。
[0014](I) 一种液体给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构造体,所述内侧构造体包括筒体、针管以及垫圈,所述筒体在前端部具有底部,在基端部具有开口部,且在内部能够填充液体,所述针管安装在该筒体的前端部,在前端具有锐利的针尖,且基端能够与所述筒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并能够沿着所述筒体的轴向滑动;
[0015]操作部件,所述操作部件具有推压所述垫圈的推压件,并进行将该推压件相对于所述筒体朝向前端方向推压而使该推压件移动的推压操作;
[0016]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具有设置在所述内侧构造体和所述操作部件中的一方的第I卡合部和设置在另一方的第2卡合部,当所述第I卡合部与所述第2卡合部卡合时,成为阻止所述推压操作的卡合状态,在解除了所述卡合状态时,成为能够进行所述推压操作的解除状态;以及
[0017]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使处于所述卡合状态的所述第I卡合部和所述第2卡合部绕所述内侧构造体的中心轴线相对旋转而形成所述解除状态。
[0018](2)上述(I)记载的液体给与器,所述液体给与器具有旋转阻止部,所述旋转阻止部在所述卡合状态下阻止所述第I卡合部与所述第2卡合部绕所述内侧构造体的中心轴线的相对旋转。
[0019](3)上述⑴或⑵记载的液体给与器,所述推压件具有形成为长条形状的板状部位,
[0020]所述第I卡合部具有所述板状部位的宽度发生变化的至少一个层差部。
[0021](4)上述(I)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液体给与器,所述第2卡合部具有朝向所述筒体的内侧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
[0022](5)上述(4)记载的液体给与器,所述第2卡合部具有倾斜面作为所述旋转部,所述倾斜面设置在所述突出部的前端部,并供所述第I卡合部抵接。
[0023](6)上述(I)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液体给与器,所述筒体具有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在基端部具有开口部,且在内部能够填充液体,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同心地配置在所述内筒的外周侧,且设置成能够绕所述内筒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内筒相对旋转。
[0024](7)上述(6)记载的液体给与器,所述旋转部具有设置在所述第2卡合部上、并供所述第I卡合部抵接的倾斜面,
[0025]所述液体给与器被构成为:通过所述第I卡合部沿着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第2卡合部相对移动,所述外筒绕所述外筒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操作部件相对旋转。
[0026](8)上述(6)或(7)记载的液体给与器,具有能够移动至位置㈧和位置⑶的盖部件,所述位置(A)是所述盖部件覆盖所述针管的至少所述针尖的位置,所述位置(B)是所述盖部件从该位置(A)向基端方向退避而露出所述针尖,并且使液体从该针管排出的位置。
[0027](9)上述(8)记载的液体给与器,所述卡合部构成为:在所述盖部件处于所述位置(A)时,成为所述卡合状态,在所述盖部件移动至所述位置(B)时,所述卡合状态被解除而成为所述解除状态。
[0028](10)上述(8)或(9)记载的液体给与器,所述旋转部具有设置在所述盖部件和所述外筒中的一方的突起和设置在另一方且供所述突起插入的倾斜的第I槽,
[0029]所述液体给与器被构成为:通过所述突起沿着所述第I槽相对于所述盖部件相对移动,所述外筒绕所述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盖部件相对旋转,由此,所述外筒绕所述外筒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操作部件相对旋转。
[0030](11)上述⑴至(10)中任一项记载的液体给与器,所述旋转部具有第3施力部件,所述第3施力部件对所述第I卡合部和所述第2卡合部中的一方而向使该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绕所述内侧构造体的中心轴线的旋转方向施力。
[0031](12)上述(11)记载的液体给与器,所述第3施力部件在初始状态下被扭转。
[0032]在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中,优选的是,具有旋转阻止部,在所述卡合状态下,能够进行所述盖部件相对于所述内侧构造体的在该内侧构造体的轴向上的相对移动,并阻止所述第I卡合部和所述第2卡合部绕所述内侧构造体的中心轴线的相对旋转,
[0033]所述旋转阻止部具有与所述第I槽的一方的端部连通并在所述外筒的轴向上延伸的第2槽,
[0034]在所述盖部件处于所述位置(A)时,所述突起插入所述第2槽,由此,阻止了所述外筒相对于所述盖部件绕所述中心轴线相对旋转,由此,阻止了所述外筒相对于所述操作部件相对旋转。
[0035]在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中,优选的是,构成为:当将所述盖部件的前端部与生物体抵接的同时向前端方向推压所述操作部件时,所述盖部件相对于所述操作部件向基端方向相对移动,并且所述外筒相对于所述盖部件在所述轴向上相对移动,此时,所述突起沿着所述第2槽相对于所述盖部件相对移动。
[0036]在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槽具有与所述第I槽的另一方的端部连通并在所述外筒的轴向上延伸的第3槽,由此,构成为在所述液体的排出完成后,所述盖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筒在所述轴向上相对移动。
[0037]在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中,优选的是,在俯视时,所述倾斜面朝向以所述内侧构造体的中心轴线为中心且通过所述倾斜面的圆的切线方向。
[0038]发明的效果
[0039]根据本发明,由于使处于卡合状态的第I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绕内侧构造体的中心轴线相对旋转而成为解除状态,成为该解除状态时的第I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的相对位移的方向与操作部件的推压操作的方向不同,由此,能够防止非本意地成为解除状态,并能够防止在针管的穿刺前或穿刺途中液体从针管非本意地漏出。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的第I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41]图2是图1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纵剖视图。
[0042]图3是图1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筒体的外筒的基端侧部件的立体图。
[0043]图4是图1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筒体的外筒的前端侧部件的立体图。
[0044]图5是图1所示液体给与器的推压件的立体图。
[0045]图6是图1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盖部件的立体图。
[0046]图7是依次表示图1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0047]图8是依次表示图1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纵剖视图。
[0048]图9是依次表示图1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0049]图10是依次表示图1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纵剖视图。
[0050]图11是依次表示图1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0051]图12是依次表示图1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纵剖视图。
[0052]图13是依次表示图1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0053]图14是依次表示图1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纵剖视图。
[0054]图15是依次表示图1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纵剖视图。
[0055]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的第2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
[0056]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的第3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57]图18是图17所示液体给与器的横剖视图。
[0058]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的第3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59]图20是图19所示液体给与器的横剖视图。
[0060]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的第4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
[0061]图22是图21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筒体的外筒的基端侧部件的立体图。
[0062]图23是图21所示液体给与器的推压件的立体图。
[0063]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的第5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64]图25是图24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纵剖视图。
[0065]图26是图24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筒体的外筒的基端侧部件的立体图。
[0066]图27是图24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筒体的外筒的前端侧部件的立体图。
[0067]图28是图24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筒体的外筒的前端侧部件的立体图。
[0068]图29是图24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盖部件的立体图。
[0069]图30是图24所示液体给与器的推压件的立体图。
[0070]图31是图24所示液体给与器的螺旋弹簧的立体图。
[0071]图32是图24所示液体给与器的操作部件的头部的立体图。
[0072]图33是依次表示图24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0073]图34是依次表示图24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纵剖视图。
[0074]图35是在图34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前端部的另一剖面的剖视图。
[0075]图36是依次表示图24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0076]图37是依次表示图24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纵剖视图。
[0077]图38是依次表示图24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0078]图39是依次表示图24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纵剖视图。
[0079]图40是依次表示图24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0080]图41是依次表示图24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纵剖视图。
[0081]图42是依次表示图24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纵剖视图。
[0082]图43是表示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的第6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83]图44是图43所示液体给与器的侧视图。
[0084]图45是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筒体的外筒的基端侧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85]以下,基于附图所示优选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
[0086]<第I实施方式>
[0087]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体给与器的第I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纵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筒体的外筒的基端侧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筒体的外筒的前端侧部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液体给与器的推压件的立体图。图6是图1所示液体给与器的盖部件的立体图。图7、图9、图11以及图13分别是依次表示图1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侧视图。图8、图10、图12、图14以及图15分别是依次表示图1所示的液体给与器的使用时的工作状态的纵剖视图。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图1?图15中的上侧作为“基端(后端)”或“上(上方)”,将下侧作为“前端”或“下(下方)”,将上下方向作为“轴向”或“长度方向”来进行说明。
[0088]图1、图2、图7?图15所示液体给与器10是向生物体给与(注入)液体时使用的医疗器具。此外,作为液体,根据其使用目的来适当选择,例如能列举出造血剂、疫苗、激素制剂、抗风湿剂、抗癌剂、麻醉剂、血液凝固防止剂等主要被皮下注射的药液。
[0089]液体给与器10包括:内侧构造体(构造体)1、操作部件5、配置在内侧构造体I的外周侧的盖部件6、作为朝向前端方向对盖部件6施力的第I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13以及辅助机构(辅助部)40。
[0090]如图2所示,内侧构造体I包括:由内筒3和外筒4构成的筒体2、由双头针(针管)71和支承部件72构成的穿刺针7、以及设置在内筒3 (筒体2)内且沿着内筒3的轴向可滑动的垫圈8。
[0091]如图2所示,内筒3具有内筒主体31。内筒主体31由具有底部32、从底部32的缘部竖立设置的侧壁33以及开口部的部件,即形成有底筒状的部件构成,所述底部32位于前端部,所述开口部位于基端部。而且,在内筒3的内部可填充液体。另外,在内筒主体31的前端部即底部32的中央部,一体地突出形成有相对于内筒主体31的侧壁33的部位缩径并供液体通过的口部34。液体从该口部34被吸入或排出。
[0092]另外,内筒3具有液密地将内筒主体31的口部34密封的密封部件(密封部)11和从其前端侧固定密封部件11的固定部件12。
[0093]密封部件11由弹性体构成,在其基端面形成有凸部,通过将该凸部与口部34液密地嵌合,将口部34液密地密封。
[0094]固定部件12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